技術人員談管理之需求管理
1.需求定義
IEEE軟件工程詞匯表中將軟件的需求定義為:
- 用戶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標所需的條件或能力
- 係統或係統部件要滿足合同、標準、規範或其他正式規定文檔所需要具備的條件或能力
- 一種反應上麵兩點所描述的條件或能力的文檔說明
PMBOK第四版中把需求定義為:根據合同、標準、規格或其他正式的強製性文件,某個係統、產品、服務、成果或部件必須達到的條件或具備的能力。
2.需求管理重要性
實施立項開始,需求就成了所有項目經理的心頭之痛。客戶花錢購買了我們軟件,理所當然地認為軟件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甚至代替管理;加上銷售過度承諾、客戶應用經驗的增加和對軟件的了解程度加深等,都有可能使客戶對軟件的需求不斷變化。如果不能有效管理這些需求,就很容易導致項目失去控製,客戶購買的一輛QQ,也許最後你不得不為他打造一輛勞斯萊斯。
3.如何管理?blog.mypm.net
一、需求無法控製,隻能進行管理
需求無法控製,隻能進行管理,正如吃飯一樣,餓了就得吃,不吃難受。為了把需求管理在一定的範圍內,首先,實施顧問必須充分了解銷售階段是否有過度承諾(包括文字或簽約)。其次,我們在製定實施方案時就要與客戶項目負責人確認實施範圍、目標、項目風險及本次實施工作的重點。項目管理者聯盟文章
二、了解需求產生的原因
總結大部分項目,提出的需求所產生的原因往往集中在以下幾方麵:
1、調研產生的需求;
2、對軟件操作不熟悉,總覺得需要快捷方式或快捷鍵;轉自目管理者
3、操作模式同之前的軟件有較大的區別,這種情況尤其是此前使用過軟件或習慣了EXCEL靈活模式的人;
4、業務流程還未理順,尤其是部門之間的銜接還不順暢,這時候抱怨產生的需求;項目管理者聯盟
5、相關的基礎數據不完善,甚至有錯誤的地方;
6、出於部門利益的考慮,某個人或部門的想法,沒有考慮全局;
7、客戶方人員或項目負責人變更引起;
8、企業高層比較理想化的思維;
9、隨著對軟件深入了解,對軟件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需求收集
收集需求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 與項目幹係人一對一訪談,這種方法很有效,但是成本很高,而且很花時間。
2. 焦點小組會議
3. 問卷調查法
4. 觀察法
5. 原型法
四、需求分析
1、需求調研和業務流程整理完成後,實施顧問手裏就會有一大堆的新需求。這時,最忌諱的就是哪個最簡單的,就先實現哪一個。而應該是那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就要先實現它,以達到很好的短期效果。
2、針對實施過程中產生的臨時需求,需要灌輸"先固化、再優化"的思想。
3、對於應用層麵的,主要加強培訓,並對提出者要給予鼓勵和表揚,說明將在後續的工作或軟件版本中給予響應或解決。
4、對於關心部門利益的,可提交客戶方項目負責人或多部門同時開會討論解決,很多時候這種效果很明顯。
5、對於影響了企業全局工作或影響實施效果的需求,經過判斷,應和客戶管理層進行溝通。
6、隨著客戶應用層麵的提升,客戶提出的需求必須明確可以提供解決方案,但不在本次實施範圍。
五、需求需要溝通並確認
客戶提供出了眾多的需求,均需充分了解客戶需要的是一個解決方案還是真正的功能需求。提前和客戶方項目負責人及提出人一起,對需求的認識達成一致;確認需求時要避免與一般業務人員交談,因為一般業務人員可能僅僅考慮軟件的實際操作或習慣問題,應該與企業的管理層溝通,了解他們需求背後實際的管理要求,從而分清客戶需要的是一個解決方案還是軟件的功能需求;確認後雙方書麵簽字確認。我們實施顧問經常忽略的一點是需要解決未和客戶確認,這非常重要,問題解決一定要確認,看處理情況可以高調宣布。
六、不要滿足所有需求
對項目幹係人提出的新的需求不要立即答應,要經過項目評審委員會審核批準後才能滿足,審核不批準就拒絕該需求。
七、承諾必須兌現
如果同客戶確認了需求並明確了解決方案和實現時間,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兌現,不能如期兌現的,也需提前和客戶溝通,切忌到兌現時間沒完成才去和客戶談,一次還好,多了直接影響客戶對實施顧問的信任度。項目經理圈子
最後更新:2017-04-02 16: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