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概念醫療體驗酷斃:無人駕駛醫療車帶著設備上門服務
新式概念醫療體驗酷斃:無人駕駛醫療車帶著設備上門服務!需要去醫院的原因隻有一個,需要卻去不成的原因就太多了:工作忙請假難,家裏小孩要照看,掛號排隊費時費力……多種因素結合起來,很多時候人們不到不得已,都不願放下這些去看醫生做檢查,由此耽擱病情的例子不鮮見。
位於西雅圖的設計公司 Artefact 想出個點子:一輛搭載醫療設備的無人駕駛小車 Aim。
Aim 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醫療項目,包括了全方麵的健康監控和醫療方案,甚至還規劃了一個 AI 醫生助手——這些在新型概念醫療中其實並不新鮮。
比較有趣的,是其中這個無人駕駛醫療車。這個形似電話亭的小車,可提供 BMI(體重指數)測量儀、血壓計、聲學聽診器等基本的診斷設備。
環繞車內壁的液晶屏和攝像頭,為病人和遠程醫生之間建立了交流渠道。車輛搭載的軟件係統,會自動識別、收集並分析病人的身體醫療數據,在必要時傳送給遠程在線的真人醫生,或是 AI 醫生助理。
同時,這輛小車也是一個移動藥房。對於那些需要補充處方藥的病人,可以免去掛號排隊開藥繳費這樣的麻煩事。對於一些簡單、早期的健康問題,車載 AI 將為病人提供覆蓋範圍較廣的藥物選擇。
這輛醫療小車並不是為真正意義上的疾病診斷準備,而是針對基本體檢、開藥、早期診斷、健康谘詢等較輕量的醫療需求。而這些需求如果放到擁擠的大醫院,一整天的忙碌和奔波怕是免不了的。
人食五穀雜糧難免頭疼腦熱,如果隻需某個工作日的午休時間,在停在樓下的小車裏即可獲得這些簡單的醫療資源,對很多上班族,或是因其他原因不方便就醫的人們,將會是一個不小的便利。
Artefact 的工業設計師 Ben Collette 表示,“整個項目有挑戰性的一點是,用基於現有的或是一兩年後的技術創造出如此體驗。我們沒有發明任何東西,你看到的所有技術都已經過或即將經過臨床驗證。”
當然,即便是拋開 AI 醫生這樣讓人雲裏霧裏的新技術,Aim 醫療車所需的無人駕駛技術目前也有待成熟。類似於 “Uber 叫大夫” 的場景離現實還有一定距離。
但話又說回來,醫療車所需的自動駕駛不需要很強的機動性和速度,在規劃得當的情況下也不需要行駛多遠的距離,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要求要低於通勤用途的無人車。
Artefact 設計室並沒有把 Aim 變成現實的打算,但其創意總監 Matthew Jordan 認為,Aim 項目向人們傳達了健康醫療的未來圖景,“這個市場上存在對更好醫療體驗的強烈需求。”
最後更新:2017-06-27 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