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自學
前兩天看到一個文章,題名為《所有的程序員都是自學成才》。當時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隻是覺得自己也確實是基本上靠自學來掌握新的知識的。但是今天在公車上沒事好好想了一想,想明白了,原來對於程序員來說,隻能自學才能成才。
這個道理似乎有點奇怪,因為我們從小都是由老師教授新知識的。我自己也實驗過,掌握同樣的高中課本上的知識,自己自學的速度通常比老師講授的速度要慢一倍的時間。即一個知識點,如果你自己要看2小時的書才能理解的話,有好的老師給你講解的話,隻需要一個小時就夠了。所以,我一直希望在學習各種東西的時候都能去聽一些課程,因為我認為這樣節省了我學習的時間。
但是這個道理在程序員這一行行不通,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2點:
計算機編程相關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同時,國內的IT類資料的翻譯質量相當差,原創的優秀書籍也很少。所以,我們通常需要靠閱讀英文才能掌握最新的資料。
計算機編程知識需要較多的專業知識積累和實踐。
如果一個培訓機構有一個老師,他強到能夠通過自己做一些項目來積累很多專業知識和實踐,並且不斷地從國外資料上學習最新的技術。那麼這個人在企業裏麵會比在國內的培訓機構更有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間。國內的培訓機構因為受眾麵的原因,基本上還是培養那種沒有自學能力,隻能做低級技術活的代碼民工,所以對老師的技術要求不會那麼高,自然也不會給出很誘人的薪水。但是企業就不一樣了,企業需要不停地利用新技術來增強自己的產品競爭力,所以對於IT企業來說,產品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給優秀的人能夠開出很高的薪水。
所以,我們不能期望從IT類培訓機構中學習到最新的技術,一切隻能通過我們自學。當然,自學之後在同行之間相互交流,對於我們的技術成長也是很有用的。
所以,各位同行,別想有人能夠教你,一切還是靠自己吧。
最後更新:2017-04-03 21: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