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8051單片機》----2.3場效應晶體管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迷人的8051單片機》一書中的第2章,第2.3節,作者高顯生,更多章節內容可以訪問雲棲社區“華章計算機”公眾號查看。
2.3 場效應晶體管
晶體管是依靠輸入電流變化來控製輸出電流的器件,但理想的放大器是不應該損耗信號源的輸出電流的,所以在一個由晶體管構成的放大電路中,因為有基極電流的存在,不可避免地會對輸入信號帶來損耗。與晶體管不同的是,場效應晶體管(FET)是一種用電壓來控製電流的器件,具有很高的輸入阻抗,且溫度穩定性好、噪聲低。按照結構的不同,場效應晶體管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 結型場效應晶體管(JFET)
N型溝道結型場效應晶體管
P型溝道結型場效應晶體管
2. 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MOSFET)
增強型MOS場效應晶體管(N溝道、P溝道)
耗盡型MOS場效應晶體管(N溝道、P溝道)
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在實際應用中多見增強型MOS管,N型溝道的簡稱為“NMOS”,P型溝道的簡稱為“PMOS”,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的外觀如圖2-13所示。
2.3.1 結型場效應晶體管
結型場效應晶體管(JFET)按照製作的工藝不同可分為N型溝道和P型溝道兩種,在電路圖中的表示符號如圖2-14所示。
結型場效應晶體管的內部結構如圖2-15所示。我們先以N型溝道結型場效應晶體管為例,在N型矽棒兩端引出漏極D和源極S兩個電極,又在矽棒的兩側各做一個P區,形成兩個PN結。在P區分別引出電極並將其連接起來,成為柵極G,這樣就構成了N型溝道的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同樣,P型溝道場效應晶體管則是在P型矽棒兩側各做一個N區,就製成了P型溝道結型場效應晶體管。
無論是N型溝道還是P型溝道場效應晶體管,從漏極至源極的電流均受加在柵極和源極PN結上的反向電壓的控製,反向電壓越高,兩個柵極邊上的耗盡層就越厚,溝道的麵積就越小,流過漏極和源極之間的電流就越小。通過改變柵極和源極之間的電壓,就能控製漏極和源極之間的電流。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和晶體管相比有輸入阻抗高等優點,但也有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柵源極間的電阻雖然可達10MΩ以上,但在某些場合仍嫌不夠高。
2)在高溫下,PN結的反向電流增大,柵源極間的電阻會顯著下降。
3)柵源極間的PN結加正向電壓時,將出現較大的柵極電流。
2.3.2 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MOS管)
正因為結型場效應晶體管有上述缺點,使用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是由金屬、氧化物和半導體組成的,所以又稱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簡稱MOSFET或MOS管)。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分為增強型和耗盡型兩種。在柵極和源極之間不加電壓的情況下,漏極和源極之間斷開的稱為增強型場效應晶體管,導通的稱為耗盡型場效應晶體管。無論增強型還是耗盡型,都分為N型溝道和P型溝道兩種。
1.增強型MOS管
增強型MOS管在電路中的表示符號如圖2-16所示,其內部結構如圖2-17所示。
N溝道增強型MOS管是用一塊P型矽片作為襯底,在它上麵做兩個相隔的N型區,作為源極S和漏極D,另外在矽片表麵覆蓋一層二氧化矽絕緣層,在絕緣層上覆蓋金屬鋁並引出電極作為柵極G。同理,P溝道增強型MOS管是在N型矽上做兩個P型區而成。由於增強型MOS管的柵極與其他電極絕緣,所以稱為絕緣柵MOS管。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這種MOS管的輸入阻抗非常高。
接下來我們需要分析一下增強型MOS管的原理。當柵極上無電壓時,在源極與漏極之間總存在一個反向的PN結,所以不會有電流流過,此時MOS管處於截止狀態;當有一個電壓施加在MOS管柵極上時,由於電場的作用,此時在半導體中會出現一個導電溝道,使源極和漏極導通,改變柵極電壓,就可以控製源極和漏極之間的電流。
2. 耗盡型MOS管
耗盡型MOS管在電路中的表示符號如圖2-18所示,其內部結構如圖2-19所示。
耗盡型MOS管的內部結構和增強型MOS管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製造管子時在源極和漏極之間預先埋設了導電溝道,所以在無柵極電壓的情況下,管子的源極和漏極之間是導通的。當在柵極上施加反向電壓時,產生的耗盡層會夾斷導電溝道,從而控製源極與漏極之間的電流。
最後更新:2017-05-23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