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鼓勵著程序員砥礪前行?--獻給迷茫的程序員
不知道各位猿猿們有沒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驅動你殫精竭慮地寫代碼、改BUG的動力來源是什麼?不管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相信每一位忠於事業的程序員內心都有著某種力量,正是這種驅動力在不斷鼓勵著自己在代碼的路上愈行愈遠。

大多數人會想到兩種驅動力。
一種是生存本能帶來的驅動力,即生物性驅動力。比如每天要吃飯、睡覺、上廁所;長大了要戀愛、結婚等。這種驅動力保證我們能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是一種原始的驅動力。
另一種是獎勵或者懲罰帶來的驅動力,即外在動機。比如老板承諾工作幹的好有獎金,我們就努力幹活。如果上班遲到會罰款,我們會早起等。這種驅動力會改變人的行為,使其多做鼓勵的事情,少做禁止的事情。

如果隻依靠這兩種驅動力,那麼你的人生會變得精彩嗎?很難。為什麼那?第一種驅動力隻解決了你的生存問題;而第二種驅動力則約束了你的行為。你不想上班,但不得不上班。一旦你做某件事情獲得了獎勵,你就會對獎勵上癮。而當你認為你得到的獎勵與你的付出不成正比時,你的行為就會鬆懈下來。
那麼除了這兩種驅動力,還有沒有第三種驅動力那?答案是有。那就是內在動機,即完成某件事情帶來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比如你打LOL,完成了5殺,那感覺嗨翻天了。還有你去跑步,第一次不間斷跑了10公裏,完成後的感覺肯定會非常奇妙。你修複了一個存在已久的軟件故障,那麼今天就會感覺很充實。這種沒有人主動給你獎勵或懲罰的事情你卻幹的津津有味。為了練好LOL中的大局觀,你研習了數千盤比賽錄像。為了能夠跑的更遠,你查閱了很多跑步相關的教程、書籍。為了修複你遇到的bug,你不惜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來搜集相關資料。

第三種驅動力,內在動力,其實就是自主性。當你做些不是工作範疇之內的事情時,你反而離成功更近。再拿編程來說,很多大牛在上班時間外,會寫一些博客,參加一些社區聚會,翻譯或者寫書。做這些事情都是靠內在動力驅動的。所以他們成了大牛,而按部就班的程序員依然是普通的程序員。當你自發想做一些事情時,你無疑已經領先了很多人一大步,因為他們都在原地踏步。

如果你能駕馭這第三種驅動力,那麼恭喜你,你的人生會一直前進。關鍵在於,如何駕馭這第三種驅動力那?你首先要問你自己一個問題,“我真的喜歡編程嗎?我能確定我當程序員不僅是為了養家煳口,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嗎?” 這一點非常重要,它決定了你是否能利用第三種驅動力來促使你成長。如果你答案是為了養家煳口,那麼很可能你成為不了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並且在這條路上你越走越疲倦;如果你的答案是真心喜歡編程,那也很可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除非你每天都在主動的學習和進步。

程序員更需要第三種驅動力來維持程序生涯,我們要從枯燥無味的代碼中找到成功的快感,這個成功也許僅僅是一次調試成功給你帶來的心跳,程序員裏有這樣一句話:不長痔瘡的程序員不是好程序員,坐不住意味著你不適合這行,所以程序員更應該關注健康,全民運動是當下談論最多的話題,為此我買了個華為手環,每天為了完成裏麵的數字而堅持運動,隻跟自己比,看看每天齊刷刷的數字,找到內心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就是這種驅動力讓我在工作中保持自我驅動,完成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驅動你做一件事情的動力來源是什麼?第一種驅動力是養家煳口,第二種驅動力是獎勵懲罰,第三種驅動力是內在動機,也就是你的興趣愛好加上自主性,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堅持到底勇不言棄的精神!希望大家多多發揮自己的第三種驅動力,隻有這樣你的程序員之路才能走的更深更遠!
最後更新:2017-06-06 14: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