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妹妹”9歲撐起一個家
在重慶巫溪縣為雅安地震中犧牲的戰士李堂東,送上報社募集的20萬元善款。
采訪結束後,又碰到了一個9歲撐起整個家的“微笑妹妹”。
五月的大巴山,雲霧繚繞,降水豐盈,宛若仙境。
陳德純、陳禮燕父女家住重慶市巫溪縣城廂鎮漁度村。
父親今年57歲,身患重症肺結核兩年,喪失勞動力;女兒9歲,1歲時母親離家出走,至今未歸。
不幸的遭遇,將眼前的美景生生拽回現實。
@賈代騰飛 圖

1歲時,陳禮燕的母親離家出走;6歲時,她的父親罹患重症肺結核,臥病在床。今年她9歲,已經獨自照顧父親整三年,勇敢撐起一個家。與眾不同的是,她的臉上總帶著明快的微笑,衝淡了生活的陰霾。
陳德純在48歲近天命之年得了一女,取名禮燕,希望她知禮,又能像燕子一樣自由飛翔。“小燕子”1歲零2個月時,母親離家出走。陳德純既當爹又當娘,靠下苦力養活女兒。然而,2010年4月,他被查出患有重症肺結核,從此一病不起。
為了不讓女兒吃苦,陳德純想把她過繼給弟弟,但卻遭到女兒的反對,“我哪兒都不去,我要照顧爸爸。”由於長期與父親一起生活,燕燕也有感染肺結核的危險。目前,X光片顯示,燕燕沒有出現病灶,但醫生說結核杆菌潛伏期很長,燕燕需要長期觀察。
陳禮燕的父親文化水平低,不會寫字。寫得一手漂亮字兒的燕燕,理所當然成了父親的代言人,需要簽名的時候,都是她代筆。
現在燕燕就讀於重慶市巫溪縣城廂鎮明德小學,念二年級。她成績好,字寫得漂亮,小朋友們都愛跟她玩。
國家“免費午餐”補貼3元,學生們自己交2元,明德小學150多名學生中午集體在學校就餐。當天有三菜一湯,豆腐、南瓜、粉絲炒肉和豆芽湯。燕燕說,中午在學校吃得很香。
大山裏的天氣變化快,下午放學時,嘩啦啦大雨傾盆。燕燕和同學一起撐傘回家,從學校到家需要步行20多分鍾。
回到家,燕燕把被雨水打濕的頭發梳理好。懂事的她,早早地學會了生活的本領。她有一份自製的作息時間表:天亮就起床,給爸爸做早飯,然後上學。下午回家先做作業,然後再挑水、砍柴做晚飯。
家附近有一眼很小的山泉,一天隻能淌出兩桶左右的水。她每天早晚各去挑一次,兩隻小桶裝滿水,足有30多斤重。
這個小房間本來打算作為廚房用,但磚堆起來後,沒有瓦,隻好臨時改成了雞圈。家裏原來的土坯房已經垮了,政府資助燕燕家兩萬元,建了一間小平房。
燕燕搬出桌子在屋外寫作業,這樣可以節省電費。父親坐在椅子上,不停咳嗽。他們家原先住的土房已經塌了,政府出資2萬元給他們建了一座小平房。全部生活來源僅靠每月120元的低保。
燕燕喂了四隻小雞,她都取了名字,“光屁股”“鸞坨”“小雞仔”“大雞仔”。當她做家務時,小雞們會圍在周圍覓食。
燕燕做了簡單的晚飯,一人五顆小土豆。先用油炒一下,然後加水炕熟,再放點鹽。家裏的糧食、衣物,都是親戚朋友送的。為了節省開支,燕燕跟著二叔學會了種菜。家裏僅有的一塊兒臘肉,燕燕舍不得吃,堅持留給父親補身體。
燕燕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是爸爸的身體快點好起來;第二個是考上大學,和爸爸一起到山外的世界去看看。她說:“隻要爸爸還活著一天,我就永遠不會離開他。”
從她家看出去,可以俯瞰縣城,但燕燕從來沒有出去過。“山的那邊還是山,穿過那麼厚的雲霧,又會是啥子樣子呢?”

陳德純在48歲近天命之年得了一女,取名禮燕,希望她知禮,又能像燕子一樣自由飛翔。“小燕子”1歲零2個月時,母親離家出走。陳德純既當爹又當娘,靠下苦力養活女兒。然而,2010年4月,他被查出患有重症肺結核,從此一病不起。

為了不讓女兒吃苦,陳德純想把她過繼給弟弟,但卻遭到女兒的反對,“我哪兒都不去,我要照顧爸爸。”由於長期與父親一起生活,燕燕也有感染肺結核的危險。目前,X光片顯示,燕燕沒有出現病灶,但醫生說結核杆菌潛伏期很長,燕燕需要長期觀察。

陳禮燕的父親文化水平低,不會寫字。寫得一手漂亮字兒的燕燕,理所當然成了父親的代言人,需要簽名的時候,都是她代筆。

現在燕燕就讀於重慶市巫溪縣城廂鎮明德小學,念二年級。她成績好,字寫得漂亮,小朋友們都愛跟她玩。

國家“免費午餐”補貼3元,學生們自己交2元,明德小學150多名學生中午集體在學校就餐。當天有三菜一湯,豆腐、南瓜、粉絲炒肉和豆芽湯。燕燕說,中午在學校吃得很香。

大山裏的天氣變化快,下午放學時,嘩啦啦大雨傾盆。燕燕和同學一起撐傘回家,從學校到家需要步行20多分鍾。

回到家,燕燕把被雨水打濕的頭發梳理好。懂事的她,早早地學會了生活的本領。她有一份自製的作息時間表:天亮就起床,給爸爸做早飯,然後上學。下午回家先做作業,然後再挑水、砍柴做晚飯。


家附近有一眼很小的山泉,一天隻能淌出兩桶左右的水。她每天早晚各去挑一次,兩隻小桶裝滿水,足有30多斤重。

這個小房間本來打算作為廚房用,但磚堆起來後,沒有瓦,隻好臨時改成了雞圈。家裏原來的土坯房已經垮了,政府資助燕燕家兩萬元,建了一間小平房。

燕燕搬出桌子在屋外寫作業,這樣可以節省電費。父親坐在椅子上,不停咳嗽。他們家原先住的土房已經塌了,政府出資2萬元給他們建了一座小平房。全部生活來源僅靠每月120元的低保。

燕燕喂了四隻小雞,她都取了名字,“光屁股”“鸞坨”“小雞仔”“大雞仔”。當她做家務時,小雞們會圍在周圍覓食。

燕燕做了簡單的晚飯,一人五顆小土豆。先用油炒一下,然後加水炕熟,再放點鹽。家裏的糧食、衣物,都是親戚朋友送的。為了節省開支,燕燕跟著二叔學會了種菜。家裏僅有的一塊兒臘肉,燕燕舍不得吃,堅持留給父親補身體。


燕燕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是爸爸的身體快點好起來;第二個是考上大學,和爸爸一起到山外的世界去看看。她說:“隻要爸爸還活著一天,我就永遠不會離開他。”

從她家看出去,可以俯瞰縣城,但燕燕從來沒有出去過。“山的那邊還是山,穿過那麼厚的雲霧,又會是啥子樣子呢?”
臨走時,我送了燕燕一塊防水電子表,以前她基本都是看天色猜時間。
燕燕羞澀地說,她想要台電視,因為父親得病後,說話很費力,家裏總是冷冷清清的,有個電視多點兒人說話。
我答應了燕燕的要求,感謝騰迅《活著》欄目采用這組圖,我會用這筆稿費給燕燕買台電視。
願笑容永遠掛在她的臉上。
最後更新:2017-04-03 1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