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二季度亏损4.03亿元 促销大幅抬升成本
618大促后,京东的交易总额、营收现新高,费用和成本大幅上涨,盈利承压。金融业务剥离完成交割,京东物流订单增速不及成本增速
财新记者 王琼慧
京东(NASDAQ:JD)在8月14日美股盘前发布了截至2017年6月30日第二季度财报,在有传统主场大促618,京东的交易总额、营收都达到新高,但与此同时费用和成本也大幅上涨,给盈利带来压力,录得4.03亿元的运营亏损。京东盘前一度跌超3%至45.5美元。
财报显示,上个季度,京东剥离了京东金融业务,在第二季度中,剔除京东金融后,京东净收入(持续经营业务)为9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6%;持续经营业务的净亏损达到2.87亿元。这也意味着,京东金融的亏损超过2亿元。
报告期内,京东的主营业务费用超过806亿元,同比增长约44%。京东称这主要由于网上直营业务的增长、流量费用的增长、以及提供给第三方和供货商的物流费用上涨。此外,市场费用同比上涨63%至41亿元,物流费用和行政费用均同比增长39%至64亿元和15亿元。相比之下,上个季度京东以GAAP计扭亏,主要是由于市场费用大幅减少。
第二季度,京东的交易总额(GMV)2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根据京东此前公布的618业绩,有1199亿元是在6月1日开始的18天中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非电业务增长迅速。财报显示,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非3C和家电品类)的交易总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5%,占总交易额比例上升至51%,达到1196亿元。京东称这得益于京东的女性消费者显着增加并日益活跃。
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583亿,同比增长37%。
此外,第三方平台卖家销售为982亿元,同比增长50%,占整体GMV的42%。自2014年起,京东第三方卖家业务就维持在40%左右的比例。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共有大约13万个签约商家。
第三方平台卖家销售额与非电业务的增长是长期观察京东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以自营和带电业务起家的京东,长期以来其客户画像为一二线城市的中年男性,在电商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吸引女性用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成为京东电商业务发展必须解决的难点。
这也涉及京东的核心优势壁垒物流服务,能否在独立之后承接足够的外部业务,支撑自身盈利。从京东物流集团来看,“什么时候上市不重要,以什么姿态、以什么成绩单上很关键。”7月份,京东物流CEO王振辉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参见《财新周刊》京东物流入局平台战)
过去半年中,京东发力服饰品类,与国际潮牌联合JD (x) 时尚计划,推联名款服饰,6月投资3.97亿美元与时尚电商平台Farfetch结成战略联盟。
财报披露了京东金融剥离进度。6月30日,京东金融重组已完成交割,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3月2日,京东集团出让其持有的京东金融68.6%的股份,以此获得约143亿元人民币现金,并在京东金融未来实现累积税前盈利后,获得其税前利润的40%。
根据京东金融方面的数据,截至2017年7月底,京东金融累计服务超过1.5亿个人用户和50万家企业用户。其中,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业务在2017年收入同比增长近200%;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京东体系外客户营收增长超过300%。此外,结构金融业务累计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达450亿元,包括京东体系内的消费金融以及供应链金融资产,以及京东体系外企业的消费金融类资产。
4月25日,京东正式成立物流子集团,接连推出京准达、京尊达服务。6月26日,京东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签署协议,打开航空领域拓展脚步。半个月后,京东又与亚洲冷链“顶级选手”日本最大快递企业雅玛多合作,探索标准化冷链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京东物流完成订单量为5.912亿,同比增长41%。京东物流的履约费用(包括每个订单产生的人力、物流、包装、冷链建设等在内的综合成本)在第二季度为640亿元,同比增长39%。单个订单的履约成本提高。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东在全国运营335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710万平方米。
【转载指引】
最后更新:2017-08-20 0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