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周末讀物|當你改變世界卻沒有人注意


0?wx_fmt=jpeg

“做發明家需要你既願意長期地被誤解,又仍然做你信仰的事。”


你能看出來圖片中正發生著什麼嗎?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人類曆史上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0?wx_fmt=jpeg 

但故事裏最令人驚奇的是:在那個時候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件事。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試驗飛機飛行成功。而之後的一個世紀都很少有變革性的發明。在1900年,乘火車從紐約到洛杉磯需要花費四天的時間。二十世紀30年代,乘飛機隻需17個小時,1950年隻需6個小時。

與繪製基因組圖這種複雜的事情不同,一個門外漢可以瞬間領會到人類飛行的神奇。如同一個人坐在一個盒子裏,就可以變成一隻鳥。


然而,萊特第一次飛行後的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裏,都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這是第一次飛行後的第1天,紐約時報發布的頭版。頭版上沒有一個字提到萊特兄弟。

0?wx_fmt=jpeg 

兩天之後仍然什麼都沒有:

0?wx_fmt=jpeg 

三天之後,萊特兄弟進行了第四次飛行,其中一次飛行時間持續了近一分鍾,但這個事件還是沒有被報道。

0?wx_fmt=jpeg

這種情況還在持續,四天,五天,六天,六周,六個月。沒有任何關於這兩個首次在人類曆史上征服了天空的男人的報道。


我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發現一些文章,揭示了兩個驚人的細節。一是1906年(也就是他們第一次飛行後的第四年)紐約時報第一次順帶提到萊特兄弟:二是1904年紐約時報采訪熱空氣氣球大亨,問道人類是否有一天可能會飛行。大亨回答說:這將會在很遙遠很遙遠的將來。


0?wx_fmt=png 


這是萊特兄弟第一次試飛後的第二年。


1952年,弗雷德裏· 劉易斯·艾倫在一本關於美國曆史的書中寫道:

幾年後公眾才了解萊特兄弟在做什麼,人們不相信可以飛行,以至於大部分人在1905年看見萊特兄弟在約頓[俄亥俄州]的飛行都認為他們看到的是一些看不出來的詭計-就像現在大多數人看到心靈感應演示的感覺。直到1908年5月–萊特兄弟第一次飛行過去四年半後,–經驗豐富的記者被派去觀察他們在做什麼,老練的編輯們信賴這些記者對興奮的調度能力。此時人們才明白人類飛行技術早就已經試驗成功。


萊特兄弟的故事說明了一些常常發生卻不被我們所熟知的道理:在改變世界和使人們相信你改變了世界之間通常有一個巨大的鴻溝。


Jeff Bezos once said: 傑夫·貝佐斯曾說過:


做發明家需要你既願意長期地被誤解,又仍然做你信仰的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即使善意的人也可能會批評這一努力。如果你真的相信他們是不正確的,你需要保持長期的樂觀去麵對被誤解。這是發明中非常關鍵的部分。


它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些立刻被喜愛的東西通常隻是在現有產品上做細微的變化。我們喜愛它們,因為它們是令人熟悉的。最具創新性的產品,真正改變世界的產品,幾乎從來沒有在第一時間被理解過,即使是真正聰明的人也很難在第一時間理解它。


這樣的事在電話剛發明的時候也發生過。當時亞曆山大·格拉漢姆·貝爾試圖向西方聯盟出售他的發明,但他很快就被拒絕了:


這種“電話”有太多缺點,不能作為一種實用的溝通工具。該設備對我們沒有真正的價值。我們公司不要一個電動玩具。


這樣的事還同樣發生在汽車剛發明的時候。二十年前亨利福特說服全世界他有一個重大發明,美國國會公布了一個內部通知,警告說:


不用馬拉車而是用汽油推進的車時速可能達到14英裏甚至20英裏。這種類型的車輛在街道上威脅著我們的人民並且汙染空氣,因此需要采取製定法律,並且生產汽油的成本遠遠超出了私營工業的財力,此外,這種新能源的發展可能會取代馬的使用,這又將破壞我們的農業生產。


這類事情還發生在指數基金上,而指數基金可能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金融創新。約翰·博格爾在1975推出了第一個指數基金。在此後的二十年裏都沒有人給予很多關注。20世紀90年代它才一點一點地開始普及開來。在被提出三十年後,這個方法像野火般傳播開來。


0?wx_fmt=png 

現在仍在發生著這類事情。3D打印在過去的五年裏獲得成功。但這不是一個新發明。以1989年對3D打印係統的CEO的采訪為證。3D打印,像很多發明,在發明和接受之間有一個幾十年的滯後。對太陽能的利用也是相似的例子,1876年太陽能光電板被發明,然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被商業化,20世紀70年代吉米,卡特把太陽能電池板裝進白宮。但太陽能電池板並沒有就此發展起來,直到2000年代後期才真正發展起來。


由此可見——


重大突破通常遵循七步路徑:

第一步是沒有人聽過你。

第二步是人們聽說你但覺得你是傻子。

然後是人們了解你的產品但覺得這個產品沒有機會成功。

然後人們把你的產品看成玩具。

然後人們把你的產品視為神奇的玩具。

然後人們開始使用它。

然後人們不能相信生活裏沒有它。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這個過程很少會短於幾年的時間。


從中總結出三點。

改變世界需要卓越的才智,也需要耐心等待人們的注意。“禪宗般的耐心”不是一個典型的企業家特征。但最革命性的產品,往往需要有禪宗般的耐心。


當發明被大致評估的時候,結果不應該被季度性地衡量。曆史是一個長久的,散亂的,帶著混亂的變化的真實故事。股票市場是十分有趣的故事,數百萬的股民期待現存的公司發展得迅速,有秩序並且幹淨。現實與期待之間的差距隻訴說著無言的沮喪。


發明僅僅是創新的第一步,斯坦福教授保羅薩福這樣說:一個新的觀念滲透進文化需要三十年的時間。科技不驅動改變,由科技所帶來的集體對選擇和機會的響應驅動著改變。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6-09-24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06-05 15:32:44

  上一篇:go  從http協議中獲得客戶端ip
  下一篇:go  2016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男子因假裝自己是山羊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