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三國時期,諸葛亮和諸葛瑾兄弟都為這件事情煩惱,最終也無力解決

文/省油的燈

三國時期,諸葛亮和諸葛瑾兄弟,一個在蜀國擔任丞相,一個在吳國做過大將軍,諸葛家可謂人才濟濟。諸葛亮更是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成為智慧和忠誠的代表。

這樣的一對兄弟,每天操心的都是國家大事,很少顧及自己的家事,在這些家事之中,有一件事讓這哥倆都頗為頭痛。這是什麼事呢?能讓這對才華橫溢的兄弟愁眉不展。答案就是自己的孩子太聰明,聰明到讓人擔憂的地步。

孩子聰明,要是放到一般人家,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什麼壞事,但是為什麼諸葛兄弟就這麼擔憂呢?這件事我們從諸葛亮給自己的哥哥諸葛瑾的一封信中,可以窺見一些端倪。

諸葛亮信中說道“瞻今已八歲,而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諸葛亮是擔心孩子不夠穩重,成熟太早,將來承擔不了更大的責任。諸葛瞻後來的表現也確實驗證了諸葛亮的擔心。在諸葛亮去世後,蜀國的大臣和百姓感念諸葛亮的付出,在加上諸葛瞻才思敏捷,所以都非常喜歡這位武侯後人。

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朝廷中有一些善政佳績,不管是不是諸葛瞻提出的,都會算在他身上,讚美之聲不斷,實際上確是言過其實,這也導致後來諸葛瞻領兵抵禦鄧艾,兵敗身死。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頂多就算是聰明被捧殺,而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就是聰明到作死。諸葛瑾的天才之名更甚於諸葛瞻。別人牽頭驢,在驢腦袋上貼諸葛瑾的名號,嘲笑諸葛瑾驢臉。諸葛恪就添倆字變成“諸葛瑾之驢”,巧妙化解尷尬。凡此種種,諸葛恪的少年天才之名傳播甚廣。

孫權也非常喜歡諸葛恪,甚至後來以國家相托,但是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諸葛恪最後走上了權臣當道,死於政治鬥爭的套路,導致江東諸葛氏滿門被滅。

對於諸葛恪的少年天才,諸葛瑾自然有作為父親的歡喜,不過作為政治家而言,他有了一份更深重的擔憂。他曾經就這樣評價過諸葛恪:

“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三國誌》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結果諸葛恪的人生軌跡也確實印證了他的評論,權傾朝野興旺其家,身死名滅禍及滿門。

孩子太聰明,成為困擾諸葛瑾和諸葛亮兄弟的一大煩惱,而且他們最終也沒有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聰明不好麼?聰明自然是好的,但是也應了那句話,有多大的能力,承擔多大的責任,其實後邊還應該補充一句,有多大的能力,就會承擔多大的禍患。

要解決這個禍患,聰明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智慧。可是曆史上的少年天才,因為過早的背負天才之名,過早的得到了別人無法企及的榮耀,他們還沒來得及學會人生智慧,卻又過早的麵對人生糾紛困擾,結果多是悲劇收場。

紙上談兵的趙括、漢末讓梨的孔融、三國諸葛恪、北宋方仲永,這些人哪一個不是驚豔當世,可又都似流星劃過,尚未閃耀,就已經隕落。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我們期待孩子聰明,更期待他們平安幸福,天才這種稱唿還是少用為好!

【省油的燈】閑看風雲,扯淡人生

最後更新:2017-08-27 22:54:00

  上一篇:go 馬雲喝醉後說出的秘密……驚醒13億國人!
  下一篇:go 馬雲爸爸的無人超市,大媽竟這樣說……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