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14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2020年中国消除贫困 京东向国家承诺了什么?

刘强东

科技是天使还是魔鬼?

研究机构Forrester的报告显示,未来5年,人类将有6%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包括客服、货运和出租车等多个职位。

不过,对广大中国贫困人口来说,互联网和电商却是晦暗生活中的一道曙光。

根据普华永道思略特的最新研究,互联网的全球融合能帮助全球7%的人口(五亿人)摆脱绝对贫困,并增加6.7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产出。

这一预测报告得到了数据的证实。

近日,京东发布了《2017京东电商精准扶贫年度报告》:从2016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2季度,京东电商平台共扶持注册地来自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商户6003家,帮助贫困县销售商品153亿元,平均季度复合增长率为26.5%,同比增幅最高达200%。

这个成就令人感到惊奇,在电商发展已经成熟的今天,京东怎么还能在垂直品类做到200%的增长?

在国家级贫困县电商还能有平均150%以上的增速,扶贫,看来不仅仅是一项社会公益,也能对企业业绩有巨大好处。

1、电商扶贫:国家战略

京东的扶贫实践,给紧迫的中国扶贫任务一个启示,更好调动市场的参与,能够取得多赢的效果。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最高领导人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来讲,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产业扶持,是解决贫困人口最重要的武器,只有充分调动市场经济的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动员社会资源参与扶贫脱困。

实际上,最高决策层也意识到“互联网+”和电商在扶贫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电商扶贫,作为“互联网+脱贫”中的重要任务,被列入其中。

《决定》要求,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等在贫困村建立服务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

在过去15年里,在国家网络基础建设、政策引导以及消费升级大潮下,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京东等企业成为了时代弄潮儿吃到了红利。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下,国家也对电商企业提出了希望,电子商务企业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国家扶贫战略献策献力,在报效国家回报社会上,互联网公司一向是踊跃争先的。

京东参与国家扶贫,是责任义务,也是从高管到员工众心所向。

2、扶贫的电商基础设施

电商为什么能够扶贫?

电商有两大利器,拥有几亿主力消费人群的互联网平台、拥有四通八达到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仓储物流配送系统。

比如京东,拥有MAU2.365亿以及移动端微信出口,可触达微信10亿用户;京东拥有大件、中小件和冷链一体化三张五六万,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张仓配一体化物流网络公司。

这是京东能够在扶贫事业中大放异彩的最重要武器。

截止2017年6月底,京东平台上共开设109个贫困地区特产馆,成为贫困县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通道。

从贫困县农特产商品地域销售数据来看,订单量占比较高的产品品类集中在米面杂粮、肉干肉脯、水果、零食等食品类商品;

农特产商品消费地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成都、天津等二线城市。其中,北京是主要消费城市,农特产品的品类最为多样,规模最大。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商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占比达到13.35%,虽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但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例仍然不能算高,电商为什么对扶贫有如此大的作用?

京东投资人、今日资本徐新这样认为,13%是全品类的平均数,其中服装已经达到20-30%,3C也是20%多。根据研究,在新生产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20%渗透率是拐点。之所以2014年开始大家都觉得传统零售行业下降明显,就是因为电商渗透率已经接近了20%的这个拐点。

电商平台就是未来最大最集中的销售市场,这个市场,可以低价甚至免费向贫困地区开放,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迅速进入中国最具有消费能力人群的视野。

过去十几年来,政府下大力气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发力,建设高铁、高速公路,村村通电通网络,给扶贫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京东等电商平台,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只有有了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农村的产品,才能有触达用户的可能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通了网通了电农村依然没有发展,只有京东等电商平台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农村的电商才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京东报告很重要的一点是,农特产商品的销售半径超过500公里,突破了传统线下零售模式200公里的销售半径。

这就是电商对线下零售模式持续改造而带来的便利。

京东CEO刘强东曾经说,过去农村地区存在两个价格歧视,第一个价格歧视是,越穷的地方,东西卖的越便宜,“没有物流体系,运不出来。”第二个价格歧视,对于同样的东西,越贫穷的地方购买价格越贵,这也跟贫困地区物流不发达有关系。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蔬菜类农产品流通成本占售价的50%—60%,甚至更高。

京东的物流、仓储能够支撑货物大范围、低价的运输,降低物流成本和损耗率。

京东自营的仓储物流,形成规模效应,能够有效降低贫困地区农产品的价格,让这些产品在竞争中有比较优势,才能在一年内取得150多亿的销售额。

3、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互联网和电商基础设施的普及,做大了整个蛋糕,150亿的增量就是明证。

不过,互联网和电商有着自己的特点,那就是不均衡性,虽然贫困户们都吃上了蛋糕,但有人吃到饱,有人却仅能尝一口。

京东报告指出,从贫困县农特产商品用户评价分析来看,“长尾形态”与“二八效应”并现。在商品销量、质量和服务满意度水平等方面,不同商家差异显着。

好评数过20000的四家特产馆——兰考馆、砀山馆、乌兰察布馆和大别山馆,都在产品上鲜明突出了本地特色,并且对产品包装进行了很好的设计。

少数店家的某些商品称为销售爆品,获得极高的销量和评价数量。如兰西县黑土小镇京东自营旗舰店有218375条评价;在农特产品方面,此类商户中每20家商户中就有一家的评价数超过万条。

世界银行曾经发布报告,受过教育的人利用互联网增收更快,而教育程度低社会地位低的人获益较少。

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是文盲,互联网对这部分人来说就是屠龙术。

同样,电商扶贫也一定是有冷有热,受过教育思维领先的年轻人受益大,年纪大教育程度低的老人受益小。

对于出身宿迁农村的京东CEO刘强东来说,熟悉农村了解国情,互联网会带来新的不平等,对中国农村有深刻观察的刘强东,有着自己的应对办法。

对全部贫困地区开放互联网平台、物流配送,对在知识和资本更贫困的人群,京东有着兜底的策略。

比如京东的跑步鸡项目,由京东金融为贫困户提供免息贷款,贫困户用这笔钱购买鸡苗、饲料,散养160 天后通过京东自营平台进行销售,每个贫困户不需要花一分钱,就能获得3,000 元的收入。

刘强东说,这就是用商业的方式去扶贫,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曾经说,有研究发现,贫困资金往往用不到最穷的人身上,处于收入分配底端贫困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在下降。

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扶贫方式要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真正做到扶贫扶到人身上,脱贫落到人头上”。

互联网是甄别人群,提供有效服务的有力工具,在精准扶贫上,京东还大有文章可做。

-----------------------

超先声,王超的微信公众账号,关注互联网和新科技。微信搜索“chao-xiansheng”,倾听进步的声音。

超先声文章全部原创,都是赤裸裸的干货。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公众号,否则坚决找你麻烦。

最后更新:2017-08-20 01:51:47

  上一篇:go 京东实体店全面开业 PK 无人超市!
  下一篇:go 电商巨头决战物流:菜鸟初显威力 京东面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