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互聯網藥庫試水:北京今年展開互聯網虛擬藥庫

 取消社區醫療機構的藥房,通過互聯網虛擬藥庫增加藥品存儲量;醫生開出電子處方後,患者可在家等候藥品上門……這樣的藥品供給方式正在石景山區開展試點,並將於今年年底在全區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廣開來。

北京將於今年試點社區醫院互聯網藥庫

取消藥房 虛擬藥庫豐富藥品品種

4月21日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石景山區廣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這裏的藥品品種從以前的四百種增加到了近千種。而這樣的增加主要得益於“藥房托管”和“虛擬藥庫”。廣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華潤藥業簽訂了藥房托管協議,取消了機構內的藥庫和藥房,成立藥品配送中心,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虛擬藥庫”。醫生通過互聯網可查看該配送中心的所有藥品儲備情況,並根據患者需求開具電子處方。

“事實上,就是把藥品配送企業變成了社區的藥品儲備庫。”石景山區衛計委副主任楊紀鋒對北青報記者說,“受限於社區醫院的空間和人力,以前社區醫院隻能存放四百種左右藥品,現在社區可為居民開的藥品達到了近千種,而且也不用擔心人手不足、儲存藥品空間不足。”

取消了藥房,原來的藥師會“下崗”嗎?楊紀鋒介紹說,藥師們已經實現了分流和轉崗。“石景山區社管中心成立了藥事監管中心,一部分藥師在這裏從事藥事監管工作,促進社區機構合理用藥,加強藥事服務工作,還有一部分藥師加入到了中草藥房,彌補此前的人手不足。”

據悉,這樣的模式石景山區已經開展了三家試點,分別是八角、廣寧、五裏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它們與三家大型的藥品配送商,包括嘉事堂、華潤、國藥控股簽訂了托管協議,目前藥品配送運行順利。今年年底前這一模式將在石景山區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廣。

送藥上門 患者足不出戶拿到藥品

取消了藥房和藥庫,患者如何取藥呢?北青報記者在廣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原本的藥房變成了“藥品配送站點”,四個藥架上儲存著社區常用的一些藥品,負責托管該社區藥房的華潤藥企的執業藥師正在為患者拿藥。

藥師張翔介紹說,醫生開出處方後,通過電子信息係統,藥品配送站點會收到電子處方,如果是藥架上有的常用藥,可以當即為患者取,如果站點沒有,藥企會在4小時內送達,緊急藥品2小時內送到。“藥品送到社區後,根據患者的需求,可以送藥上門,也可以由患者到社區取藥”。

“由於在社區拿藥的患者多是簽約患者,醫生對患者的情況很熟悉,對患者的用藥需求也比較了解,可以預判需要哪些藥品,所以多數情況下,早上8點前就把當天需要的藥品配送齊了。”楊紀鋒對北青報記者說。

據悉,目前石景山區正在試點的三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開展了配送服務。已經配送完成到家56筆,配送到機構1153筆。“提出配送到家服務的一般都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很多老人還是願意到社區與醫生麵對麵交流,除了看病之外,還有一些健康谘詢等等。”廣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郝春怡說。

短缺專櫃 保障社區慢病用藥<餘下全文<

最後更新:2017-04-25 17:00:33

  上一篇:go js中的Window對象
  下一篇:go 移動Web富應用框架RAIS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