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GAITC專訪|未來已來--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分論壇主席支濤
2017年5月21日至22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主辦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序幕。本次大會為中國人工智能權威大會,以“交叉、融合、相生、共贏”為主題,將匯聚多位全球人工智能學術界和產業界著名學者、頂級專家和業界精英。
為了探尋這次國際頂尖AI大會的風采,大會組委會走訪了本次大會“未來已來--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分論壇”執行主席北京雲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支濤。她對於人工智能的價值與發展、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機器人行業等話題給出了獨特見解,以下是她分享的主要觀點:
人工智能隻是一項技術,想要創造價值就必須嵌入到產品中。
在我的認知裏麵,我覺得人工智能隻是一項技術,而這項技術想發揮價值,創造價值,就必須要嵌入到某個產品裏麵去。機器人算是它的一個終端產品了,現在有些像音響等很多東西在變智能的時候,應該把這個技術嵌入到裏麵去,使得這些產品能夠大大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帶給大家更好的體驗感的時候,它的價值就發揮出來了。這個技術和這個產品的完美結合是能夠真正的提高生產力,我覺得這個才是我們人類所需要的。如果隻是一項技術單純的放在那裏,我覺得它是沒有價值的。
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最好的載體。它能使人工智能技術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真正讓它的價值得到體現。
人工智能是一定要落地的,那一定要有載體的,而這個載體可能未來是一個量級的一個載體,而機器人其實是一個人工智能最好的載體,它能夠把這個東西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真正讓它的價值得到體現。
我一直想做的機器人是真正能夠去幫助到人類的,能夠幫人類去完成一些事情,主要包括兩種,一種就是人類做不了的事情,對人來說非常的困難,有很大的危險性,比如說救火,救災;或者是人類非常不擅長的事情,比如說大量的、快速的計算、記憶。還有一類事情就是人類不太願意去做的事情,例如說簡單的、重複的一些勞動,非常快的一些奔跑的,一個高強度的工作,我覺得那應該由機器人去做。
機器人並非要取代人類,人工智能成就還是毀滅人類,取決於從業者本身。
人工智能和人類的關係,就是像我們的一些水,像食物一樣,它未來能夠跟我們做很多的補給,使我們的生活真的更幸福,也會更好。人工智能到底最後是成就人類還是為毀滅人類,我覺得完全取決於所有的人工智能從業者內心想做出什麼樣的載體,去加載這個人工智能。如果我們現在所有做的東西都是未來可控的,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有選擇權,什麼時候可以去接管這個東西的時候,我覺得它未來不會去毀滅人類的。我們把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包括一些法律的界限,現在就輸入給它的係統裏麵,讓它能夠去匹配我們現在的一些行為,未來它是不會做出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我們現在就給它了最開放的一個空間,任之生長,那也許它會有一些不好的行為出來。
我們做的大概都是一些商用的機器人,而讓這種商用的機器人真正的去取代人類是我們是不希望的,我覺得人類還是應該保持人類,我們造機器人是為了去幫助人類,拓展人類的一些能力,它更像一個工具,更像在我們身邊跑的一些智能的工具,讓它去幫我們去完成一些工作。
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還需要教育市場的過程。
人工智能的發展三起三落了。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也遇到一些困難,就是教育市場的速度還會更慢了一點。阿爾法狗,包括可能在1997年的深藍,我認為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些宣傳事件,使得大眾更能了解這個領域。人工智能還缺很多東西。
首先我們缺人才,他們的這種宣傳使得更多人可能知道人工智能非常非常好,大眾了解,更多人願意投身到這個行業裏麵,願意去做,那這種宣傳是有益的。
第二個,在市場也很有益,他的這種宣傳使得以前認為離人工智能很遠的一些行業,比如說畜牧業,電力,製造,交通,的領導者去關注這件事情,去思考以前看起來可能非常離它遠的一些行業是不是也應該去布局人工智能。這會使得我們的市場迅速的擴大。
最後,更有利於吸引資金。可以讓更多的人願意去投資這樣的一個行業,知道它可能未來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很大的驚喜。所以我覺得這一種的宣傳是非常非常好的宣傳,我們也非常希望有更多像這樣的裏程碑事件。
本文來源於"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原文發表時間" 2017-05-13 "
最後更新:2017-05-22 1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