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易的回憶
現在很多網民都喜歡做一些IT公司的Fans(粉絲),例如Google的G粉,百度的白粉,蘋果的果飯等等,似乎很時髦,對於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年輕的網民往往表現出很不屑的態度,但是像我們這樣老一代的中國互聯網的網民,都在記憶的深處對於某一家中國網絡公司懷有特殊的感情,那就是網易情結。
1997年的時候,能上的中文網站真的非常貧瘠,網絡上缺少值得看的中文內容,搜索引擎還用的是Yahoo(那時Google還沒誕生呢),搜索結果對中文很不友好,而且也還沒有一家好用的中文搜索引擎,大家正不知道上網幹什麼的時候,甚至沒有什麼中文網站可以上,就在這個時候,網易誕生了。
網易於1997年6月成立,當時的域名是nease.net,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記住了這個難記的域名。當時互聯網剛進入中國,中文網站屈指可數,網上提供的中文信息少得可憐。當時的網易創造性的推出了一個品牌——“網易個人主頁”,通過這個產品,在當時的互聯網上大出風頭。
網易個人主頁
當時網易提供的免費個人主頁有20M的空間,還有留言板、計數器等服務,所以推出後即大受歡迎,例如我當年申請的主頁就是www.nease.net/~long,說來可笑,我記得當時我第一個主頁使用微軟的Word做的,最後使用另存為HTML文件的方式生成了網頁文件,我當年就是因為這個免費主頁,才開始學HTML,開始學做網頁,當時的願望就是,再也不要用Word來做網頁。
網易是中國第一家免費為用戶提供主頁空間的網站,曾經有近八十萬用戶在網易創建了個人主頁。個人主頁一直是網易的服務優勢所在,那兩年的確是個人主頁發展的黃金時期,有很多做的不錯並且流量很大的個人主頁,例如“高春輝的個人主頁”、“黃金書屋”等等,1999年底,《南方周末》評選十佳個人主頁,9個來自網易個人主頁基地。1999年12月,多來米中文網以400萬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網易個人網站排行榜中前20位個人網站中的16家。包括黃金書屋、中國足球網、海闊天空下載、笑林廣記等國內著名網站。但之後多來米中文網的發展並不理想,導致這些個人網站的資源都流失殆盡。
2000年,互聯網泡沫經濟破滅,原先很多免費提供的個人主頁都打算收費,網易最終也撐不住了,在2002年開始全麵停止免費個人主頁服務,用戶交費後可以繼續使用此項服務,費用是每月15元。
2004年,博客做為一種新的個人空間服務,以免費、建立簡單、更新方便、主題多樣等優勢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原先的個人主頁也都逐漸發展成為虛擬主機的用戶,隨著網易於2006年1月20日發布了“關閉個人空間”的通知,並發布了“網易主機將不再繼續發展虛擬主機及域名業務”的公告,宣告了個人主頁在中國已經徹底滅亡,想必,博客的迅速崛起發展成為網易個人空間關閉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現在,網易也開通了自己的網易博客頻道。
網易免費郵箱
網易的免費郵箱沒有像個人主頁那樣滅亡,而是一直存活了下來,並且在國內免費郵箱占有率穩居第一,我現在還擁有一個@netease.com的網易信箱,並且現在依舊可以收到郵件(雖然大多都是垃圾郵件),1998年的時候,網易推出了國內首家免費郵件服務,一個存活了十多年的郵件服務能堅持下來也不容易。
然而遺憾的是,網易的郵箱在後來的發展上,並沒有在技術上實現太大的突破,十多年來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隨著劃時代的Gmail郵箱的興起,很多老的網易郵箱用戶都轉到功能更多的Gmail郵箱上了。
網易郵箱界麵
網易BBS、網易社區
CFIDO BBS沒落之後,和CFIDO類似的基於互聯網的Telnet BBS開始興起了,這方麵最著名的是火鳥係統,網易最早的BBS是用火鳥係統搭建的(FireBird BBS system),和各個大學裏的BBS一樣,Telnet文本界麵,還有著較為醜陋的WEB界麵,即使如此,網易的BBS在當年也是公眾網上人氣很高的BBS之一。在教育網上,水木清華BBS則一枝獨秀。
水木清華BBS的界麵
從網易BBS之後的發展,可以看出丁磊對Telnet懷有深深的感情,甚至獨立為Telnet BBS在網易社區開發了完整的WEB界麵,版主的管理還可以通過Telnet的方式登錄,我也曾經在網易BBS上做過幾年的計算機安全版的版主。
然而,Telnet BBS畢竟擁有過於複雜的技術和不很友好的用戶界麵,更新和維護都非常麻煩,發展也基本停滯,隨著WEB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用戶的激增,拋棄Telnet實屬必然。網易最後也終於放棄了Telnet BBS的架構,開發了不包含Telnet的新版本網易社區,這也預示著整個Telnet BBS文化在中國的徹底消亡。
水木清華BBS的界麵
網絡遊戲《精靈》
2002年6月15日,《精靈》這個韓國的網絡遊戲被網易代理,並運營了兩年時間,這段曆史是網易不願提起的曆史,一個曾經有數百個分區的,大受歡迎的網絡遊戲最終走向了徹底失敗,其中原因有很多。
運營《精靈》的失敗,其實不能全怪罪於網易,《精靈》在當時的確是一款好遊戲,優質的UI界麵,動人的音樂,精彩的戰鬥場景,做為一款網絡遊戲應該有的東西它都有了,但不應該有的東西也有了,就是安全漏洞。《精靈》在開發的過程中,對於外掛等黑客安全問題考慮不周,這是網絡遊戲的大忌,其安全脆弱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所有的網絡遊戲中,《精靈》是唯一的一個可以使用金山遊俠簡單修改幾下就能破解的網遊,這導致很多人使用外掛工具,並且極難防範,英文《精靈》因此幹脆直接屏蔽了所有中國地區的IP地址來防止外掛,而韓國的開發方卻對遊戲的安全漏洞毫無對策。
外掛的流行使得網易在精靈上的運營出現危機,並且無法解決,因為程序開發全在韓國方麵,一旦外掛大量出現,就隻能花費大量的人工成本來解決和處理,而導致遊戲收費模式的失敗。
《精靈》遊戲的界麵
最終,《精靈》這個遊戲的運營徹底失敗了,這對於網易來說是一個痛苦而不堪回首的“學費”,以至於網易後來出的一些公司發展曆程介紹中也有意忽略掉這段曆史,但在那之後,網絡遊戲卻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終於找到了網遊的盈利秘訣,並將這塊市場越做越大,成為中國互聯網上最賺錢的一大業務。
隨著技術性公司Google和百度的興起,以及騰訊QQ、新浪的不斷擴張,網易的業務麵臨越來越多同類公司的競爭,年輕的互聯網網民也越來越缺少當年老網民的那種情結,在不斷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很多新興的公司不斷脫穎而出,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這算是後話了。
2010年我去南非旅遊的過程中,居然發現訪問團的同行者還有網易博客的總監,使用了這麼長時間網易服務的老網民,這卻是我見到的第一個來自網易公司的真人,網絡可真是奇妙啊,那時候,我就感慨萬分,遂作此文。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