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4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IT的非技術書單:要做就做“斜杠青年”/“窩頭青年”

對於IT人而言,人生並不隻是寫代碼、設計產品、做運維、進行宣傳營銷,在這之外還有更加豐富的世界和生活,我們的專業工作生活的一個方麵,但是絕對不是全部。越來越多的IT人自稱自己是“斜杠青年”,不隻是以一個“軟件工程師”或者“產品經理”當做自己唯一的標簽,而是在更多的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也展現出專業的一麵,其實我認為,我們應該活成一個“窩頭”,這是什麼意思呢?想必北方的小夥伴們應該都吃過這種主食,南方的小夥伴們或許沒聽說過但可以自行搜索,為什麼是窩頭呢,其實把我們的知識麵比作這樣的窩頭形狀,既要有廣泛的知識麵,也要有研究的專業深度,以專業為中心,可能隨著離中心的越來越遠,知識的深度可能越來越淺,但是範圍卻依舊很廣,這就是我心中的的“窩頭青年”。


好了,不管是“斜杠青年”還是“窩頭青年”,我們IT人總是互聯網時代的那群弄潮兒,時代的浪潮奔湧先前,我們必須不斷地提升在各個方麵提升自己。而書籍總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帶我們去遠方看一看別處的風景,也能帶我們穿越回很久之前看曆史的興衰,可以陶冶我們的心靈,可以幫助我們打破思維的牆。對於IT人而言,每天麵對著電腦,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同坐過山車一般感受的這個世界的飛速發展,然而打開能夠幫助你成長的書籍才能讓你得到片刻的寧靜,讓身體停下來等一等靈魂。本文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適合IT人閱讀的非技術類型的書籍,那麼“窩頭青年”你準備好跨界了麼?


《浪潮之巔》—— 吳軍


c2eb83fbd97915199f62c16e1b09396af047a555


《浪潮之巔》作者是吳軍老師,這本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目前已更新至第三版。《浪潮之巔》主要講述了IT產業發展的曆史脈絡和美國矽穀明星公司的興衰沉浮,這是小編我在專業確定為軟件工程之後,通過互聯網購買的第一本與專業相關的書籍,也正是通過這本書,我對於IT和互聯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如書中所說的“這不是一本科技產業發展曆史集,而是在這個數字時代,一本IT人非讀不可,而非IT人也應該拜讀的作品。”從一百年前算起,AT&T公司、IBM公司、蘋果(Apple)公司 、英特爾(Intel) 公司、微軟(Microsoft) 公司、思科(Cisco)公司、雅虎(Yahoo)公司、惠普(HP)、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和穀歌(Google)公司都先後被幸運地推到了浪尖。雖然,它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中間有些已經衰落或者正在衰落,但是它們都極度輝煌過。《浪潮之巔》為我們介紹了哪些曾經處於浪潮之巔的企業,那段屬於IT人的曆史。讀完這本書,或許你就對於矽穀的那些故事了然於胸,或許也會陷入沉思,究竟誰會引領下一個“浪潮”?


《必然》—— 凱文·凱利

b27dd0f9b3d0c1fbe8e73f1e16e9fcf16ff4faf6《必然》是2016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凱文·凱利。凱文·凱利(Kevin Kelly),是《連線》(Wired)雜誌創始主編,被看作是“網絡文化”(Cyberculture)的發言人和觀察者,被稱為“矽穀精神之父”和“世界互聯網教父”。在《必然》這本書中,凱文·凱利基於過往從業經曆和對未來趨勢的敏銳觀察對十二個關鍵詞“形成”“知化”“流動”“屏讀”“使用”“共享”“過濾”“重混”“互動”“追蹤”“提問”“開始”一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論斷,並結合現實生活中種種生動的案例,給我們指明了科技新物種不斷變遷的12條道路。它們每一個都是一種正在發生的趨勢。同時,生活中的種種跡象也表明這些趨勢將持續至少三十年。而我們所目睹的變化也正如書中所說的“今天我們對未來充滿無限期待,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描述它,但真正偉大的東西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未來令人是難以置信的,但是,我們須相信那些不可能之事,我們尚處在開始的開始。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黑客與畫家:矽穀創業之父Paul Graham文集》 —— Paul Graham

6c16b7626068e0bd317296892f872d136b0e6cf1這本書矽穀創業之父Paul Graham的文集,主要介紹黑客即優秀程序員的愛好和動機,討論黑客成長、黑客對世界的貢獻以及編程語言和黑客工作方法等所有對計算機時代感興趣的人的一些話題。書中的內容不但有助於了解計算機編程的本質、互聯網行業的規則,還會幫助讀者了解我們這個時代,迫使讀者獨立思考。中文版本阮一峰老師翻譯的也非常精到,也是因為技術人翻譯的作品更加容易讓技術人接受。”如果觀察那些做出偉大作品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工作的非常艱苦。如果你工作的不艱苦,你可能正在浪費時間。 並非所有的痛苦都是有益的。世界上有有益的痛苦,也有無益的痛苦。你需要的是咬牙向前衝刺的痛苦,而不是腳背釘子紮破的痛苦。解決難題的痛苦對設計師有好處,但是對付挑剔的客戶的痛苦或者對付質量低劣的建材的痛苦就是另一回事了。“讀完這本書,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極客精神”。


《程序員的思維修煉:開發認知潛能的九堂課》 ——  Andy Hunt

e427b10db1af89b86af1a284c3f5fa08d06f4d26
這本書是2011年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特(AndyHunt)。《程序員的思維修煉:開發認知潛能的九堂課》解釋了為什麼軟件開發是一種精神活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並就開發人員如何能更好地開發軟件進行了評論。書中不僅給出了一些理論上的答案,同時提供了大量實踐技術和竅門。做一名程序員,就意味著要不斷地學習,不但要學習新技術,還要學習怎麼解決應用領域的問題,要了解用戶社區的奇思妙想,要適應同事的怪癖,等等。在本書中,作者將帶領大家共同經曆一次有關認知科學、神經學、學習和行為理論的旅程,探索人類大腦令人驚奇的工作機製,並研究如何克服這一係統局限來提高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技能。生命中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人們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和方法。不論你是程序員、軟件公司管理者、技術奇人還是思想家,或者你隻是想讓自己的大腦更聰明一點兒,所有嚐試改變自己的人,可以把這本書當作改變的開始。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馬文·明斯基

e3aece6238cd82e9677be4e84e6623c524233853本書被譽為“人工智能之父、圖靈獎得主馬文·明斯基,對科學和人性的浪漫主義解讀。”,稱為一本引領時代的著作,影響了凱文·凱利,艾薩克·阿西莫夫,侯世達和雷·庫茲韋爾。我們都知道物理學家可以用幾條定律來解釋全世界甚至全宇宙,但卻很好地無法解釋人類的思維。為什麼人類下雨不想被淋濕,卻願意在衛生間沐浴”這種3歲小孩都知道的問題,計算機就會感到費解。人類思維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正是研究人工智能、塑造*高級的“心智社會”的關鍵所在。本書作者馬文·明斯基認為“大腦不過是肉做的機器”,大腦中不具備思維的微小單元可以組成各種思維——意識、精神活動、常識、思維、智能、自我,最終形成“統一的智慧”。這種智能組合就是“心智社會”,而人工智能是有史以來能最大限度增強人類能力的東西,人類並不是進化的終點。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的思維該如何進行解讀,相信本書能夠給你一個答案。


《時間簡史》 —— 斯蒂芬·霍金

eb4d1f70f19f60e567330656358a1a3241db9431本書的作者是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恐怕不需要介紹他是誰,反正大家高中的作文裏已經無數次地“引用”他老人家了。該書是一部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講述了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在這部書中,霍金帶領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係、黑洞、誇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了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我們的生活其實不隻有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天空和星海。



《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現》—— Dennis E. Shasha Cathy A. Lazere

5ce3c0d0b99ca1dc38b999b63824811012179d83《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現》立足於現場訪談的第一手記錄,介紹了15 位當代最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他們都是第一流的創新大師,其中有8位是圖靈獎得主。如果沒有他們的貢獻,現代計算機很難像今天這樣深入平常百姓家。在本書中,他們解釋了自己對科學產生興趣的緣由,回顧了成長環境和其他科學家對他們產生的影響,闡述了各自進行基礎探索和發現的途徑,同時也分享了對未來的看法和主張。本書分為四部分,分別對應了過去數十年來計算機科學家們為之奮鬥的4個基本問題。(1) 語言大師:應該怎樣與機器交流?(2) 算法大師:如何能讓計算機更快地解決問題?(3) 架構大師:能否構建更好的計算機?(4) 機器智能的雕塑大師:能否編寫程序讓計算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現》既適合所有程序員閱讀,也適合所有對計算機行業和軟件開發感興趣的人閱讀。


《信息簡史》 —— 詹姆斯·格雷克

97d26fc39ab24d22f4aac0a3a02eb01a24e63ced信息如洪流般淹沒了人們,使人們深陷信息焦慮、信息過載、信息疲勞的困擾。但回顧曆史,這並不是件新鮮事,人們也總是能想出應對手段。無論對於信息的未來持何態度,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人類是信息的造物。人與信息遭遇的曆史由來已久,而信息的存儲、獲取、操縱和傳遞又與人們息息相關,尤其是在一個“信息社會”“信息時代”裏。《信息簡史》為讀者勾勒出信息,並給讀者提供了一個看待信息的全新框架,從而讓讀者意識到信息是定義現代社會的特征,也是讀者理解這個時代的關鍵。詹姆斯·格雷克筆下的這段曆史出人意料地從非洲的鼓語講起。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移動電話之前,曾用鼓聲來傳遞訊息,但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後續章節進而講述了這段曆史上幾個影響深遠的關鍵事件,包括文字的發明、羅伯特·考德裏的第一本英語詞典、查爾斯·巴貝奇的差分機與愛達·拜倫的程序、沙普兄弟的信號塔與摩爾斯電碼。

《信息簡史》一書用400多頁篇幅,對“信息”的前世今生給出了總體大寫意、局部工筆的簡明描繪。該書對於任何想了解信息時代是如何發展而來,它又將走向何處的讀者,都將是一次極富啟示的閱讀體驗。


《軟技能 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 —— John Z. Sonmez

42c7ef09d1539ab193b4ed52f4353a58ed87f461這是一本真正從“人”(而非技術也非管理)的角度關注軟件開發人員自身發展的書。書中論述的內容既涉及生活習慣,又包括思維方式,凸顯技術中“人”的因素,全麵講解軟件行業從業人員所需知道的所有“軟技能”。本書聚焦於軟件開發人員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揭秘麵試的流程到精耕細作出一份殺手級簡曆,從創建大受歡迎的博客到打造你,從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到與如何與“拖延症”做鬥爭,甚至包括如何投資不動產,如何關注自己的健康。
本書共分為職業篇、自我營銷篇、學習篇、生產力篇、理財篇、健身篇、精神篇等七篇,概括了軟件行業從業人員所需的“軟技能”。通過閱讀本書,軟件工程人員、編程人員和其他技術人員能夠積極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更接近成功。雖然書名是軟技能,但是這些東西從長遠來看遠勝於技術硬技能本身,這些東西均是在長期的工作生活中潛移默化的,非一日之寒,僅僅知道肯定不行,慢慢踐行才是根本,軟技能培養好了,自然就轉化為了硬技能!


《奇點臨近》—— 雷·庫茲韋爾

da5b3ce317c82124997f3e9fe3046841bb7911e7特斯拉說“我認為任何一種對人類心靈的衝擊都比不過一個發明家親眼見證人造大腦變為現實。”人工智能作為21世紀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深刻揭示了科技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本書結合求解智能問題的數據結構以及實現的算法,把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應用於實際環境中,並從社會和哲學、心理學以及神經生理學角度對人工智能進行了獨特的討論。本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展示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現象作為一種“奇點”思潮,揭示了其在世界範圍內所產生的廣泛影響。本書全書分為以下幾大部分:第一部分人工智能,第二部分問題延伸,第三部分拓展人類思維,第四部分推理,第五部分通信、感知與行動,第六部分結論。本書既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思想和算法,還描述了其各個研究方向最前沿的進展,同時收集整理了詳實的曆史文獻與事件。
《奇點臨近》是一本有思維方法論啟示的書;是一本站在曆史的高度,正麵思考科技力量的書;是一本充滿想象與預言,但又不失科學論證的書。本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21世紀既是數百年以來科技、創意的頂點,又是對人類終極命運真摯的願景。

最後更新:2017-05-02 17:30:59

  上一篇:go URL加隨機數的作用
  下一篇:go IT人的前沿技術書單:學不到老,就活不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