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0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稱30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專家:並不會

馬雲稱30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專家:並不會

曾經父母和老師都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如今,首富馬雲卻在近日舉行的大數據峰會上放話“孩子要去玩,不然30年後找不到工作”!一語驚呆眾人,同時也讓人滿腹疑問:為什麼?

對此,馬雲解釋稱: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隻能體驗!所以我們人類和機器未來的競爭,是智慧的競爭、體驗的競爭,而這對我們今天最大的挑戰是教育體質改革。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是重新定義的變革時代,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強迫孩子去背,不讓孩子去玩、去體驗,不讓他們嚐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你沒辦法競爭這個時代,過去的兩百年是知識的時代、科技的時代,未來的一百年是智慧的時代、體驗的時代、服務的時代,機器將會取代我們過去兩百年來很多的技術和科技。

簡而言之就是說:在未來機器可以學習知識,從而取代人類,但經由人類體驗而得來的智慧,才是不可被替代的!

馬雲對於未來人工智能所帶來的一些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如今,隨著互聯網與新科技的高速發展,部分工作甚至部分行業麵臨著調整甚至消失的局麵。現實生活中,已經有部分崗位逐漸被機器和機器人所取代。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預見,30年後“不會玩”的孩子真的都找不到工作?對此,專家們並不認同。

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華就認為,從人類社會兩三百年的發展曆程來看,新技術、新機器取代一部人的工作的同時,也創造了更多的崗位。很多數據的整合和技術的統籌都需要人的控製,高技術產業很難被取代。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則認為,人工智能帶來的生產率的提高,在為我們提供相同品質服務的同時,可以大大縮短我們的工作時間。原來完成同樣的工作需要八個小時,在未來通過人工智能的協助,也許隻需要五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負擔家庭生活的勞動力,也可以減少。“即使沒有人工智能,世界也會不斷發生變化。我覺得馬雲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世界在不斷變化,我們要去發現它的新趨勢。隻要能抓住新的趨勢,我相信我們的未來就不會像他說的那麼可怕。”

最後更新:2017-08-26 12:20:31

  上一篇:go 劉詩詩兩極分化,鏡頭前後簡直判若兩人,溫婉和灑脫無縫切換
  下一篇:go 撞臉外國名人的十大中國明星,劉德華第七,張一山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