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談Ubuntu軟件管理丟失的功能
多數人都認為Ubuntu通過Ubuntu Software Center徹底改革了dpkg包管理。毫無疑問,按照多數人標準來看,Software Center肯定是用戶友好的呢。但事實真是如此麼?本文將介紹Ubuntu軟件管理的現狀,伴隨著Ubuntu首次發布的軟件管理走了多遠,以及Ubuntu軟件領先的地方。
一切從apt開始
Ubuntu軟件管理的純粹形式使用apt打包工具,最先內置在很棒的但常被低估的Linux版本Debian中。可使用apt安裝、移除或者更新Ubuntu上的軟件。要完全清除軟件,可以使用apt的命令行訪問,但修複軟件可能會搞砸。
至於圖形用戶界麵GUI,Synaptic將apt提升至另一個級別。Synaptic為Ubuntu用戶提供了一款形象的管理軟件工具。在添加、移除和調整現有軟件庫時,Synaptic也能幫上忙。使用Synaptic的Save Markings As功能可輕鬆備份軟件,提供一個便攜的文本文件,可以在新係統上複製軟件列表。
當然,新手使用過Synaptic有難點,那就是缺乏可辨認的軟件目錄。Synaptic雖然易用,但隻對那些知道他們想要那種軟件包的Ubuntu用戶更適用。它還缺乏分別安裝deb包的功能。
安裝deb包
當涉及安裝一次性軟件,像deb這樣的二進製程序包能讓Ubuntu用戶運行來自分配目錄的一個簡單命令,安裝綁定在包裏的軟件。例如,有人可能會使用dpkg -i packagename.deb從命令行安裝軟件包。該命令將自動安裝軟件,同時使用Debian包管理係統解決任何潛在的附屬問題。
在Ubuntu Software Center之前,Ubuntu用戶也可以運行一個叫做GDebi的程序安裝deb包,還能在安裝應用之前發現是否存在可能的附屬問題。
當然在今天,Ubuntu桌麵默認下不再通過GDebi進行安裝。現在,Ubuntu用戶都通過Ubuntu Software Center進行所有的軟件管理。
Ubuntu Software Center
Ubuntu不是首個在Linux桌麵用戶中引入軟件商店概念的版本。在這些使用軟件商店的版本中,最著名的是Linspire及其Click-n-Run Warehouse(CNR)。這時事情變得有趣起來,因為Canonical從Linspire那挖走了人才,構建了如今為人熟知的Ubuntu Software Center。
經典的CNR與為各種版本提供軟件的Ubuntu Software Center之間是有差異的呢。CNR更有效更易用。不過,這兩者都很臃腫。
Ubuntu Software Center是Ubuntu桌麵上最臃腫的應用。如果你的PC按照合理規格運行,那麼這就不是個大問題。如果用戶的PC有點舊,那麼在首次啟動程序時,就會發現Ubuntu Software Center太臃腫太慢。
雖然有這些弊端,對於新軟件探索,Ubuntu Software Center還是有用的。有時隻需要通過不同軟件類別瀏覽,就能在安裝之前了解軟件信息。同樣,Ubuntu Software Center評級係統也很有用。對軟件的評級可以讓你在安裝軟件之前作個參考。
總的說來,Ubuntu Software Center在桌麵上使用得不多。錯不在它,而是通過終端使用apt更快捷。另一種發現新軟件的有效方式是查看網站apps.ubuntu.com。它能找到與Ubuntu Software Center完全相同的界麵,但它能直接使用AptUrl,而不是Software Center客戶端本身。此外,還可以選擇你喜歡的瀏覽器。AptUrl可作為替代的軟件管理器,安裝軟件也得心應手。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