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發狠 今年就試產16nm
曾經有客戶希望台積電的工藝更新換代步伐能夠放緩一些,但無論從技術還是從商業角度講,台積電顯然都不可能這麼做,甚至還要加快速度,已經決定將16nm FinFET工藝的試產時間從2014年提前到2013年底,並且希望能在2015年底用極紫外光刻技術製造10nm的芯片。
台積電此舉顯然是為了應付GlobalFoundries、三星電子的激烈競爭,這兩家代工廠都已經宣布很快就會上馬FinFET立體晶體管技術。
台積電原計劃在2014年底到2015年初量產16nm,現在看起來明年年中就有可能提前實現,但具體還要取決於試產的良品率成果。
台積電首席技術官孫元成(Jack Sun)表示:“我們對16nm FinFET工藝在明年的黃金時代(量產)充滿信心。”
他還披露,16nm目前正在使用128Mb SRAM進行測試,核心電壓0.8V,I/O電壓1.8V,良品率“超出預期”。標準單元、內存單元等基礎性IP都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關鍵內部模塊的測試要到6月份才會開始。
有趣的是,就在不久前,Imagination剛剛宣布和台積電達成進一步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PowerVR 6係列移動GPU未來會使用台積電的16nm FinFET工藝生產,而幾乎同時,ARM和台積電也聯合宣布,64-bit ARMv8架構的Cortex-A57芯片已經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流片,所用工藝正好也是台積電的16nm FinFET。這顯然給了台積電十足的動力去提速。
台積電估計,64-bit ARMv8核心在16nm工藝上的性能將比28nm 32-bit ARM A9高出多達90%,而相比之下20nm A15核心隻能提速大約40%。
FinFET立體晶體管
不過在16nm之前,台積電還有一站20nm,量產也得等到明年,那麼兩代新工藝安排得如此靠近,台積電是如何定位的?
有業內人士認為,台積電其實把20nm當成了一個過渡,它也不會給芯片廠商帶來太多優勢。當然,台積電可不這麼想,至少不會這麼說。孫元成聲稱,等到2017年的時候,台積電20nm芯片的產量就會追上28nm。
他聲稱,台積電20nm可比28nm性能提升20%,或者功耗降低30%,柵極密度也將增加大約1.9倍,GlobalFoundries就隻能增加20%。
台積電預計能在今年完成大約20個20nm芯片設計的流片工作,其中5月份拿到20nm Cortex-A15芯片的樣品。
【編輯推薦】
最後更新:2017-04-03 1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