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對話希拉裏創新事務顧問亞力克·羅斯:中美科技公司正激烈競爭


640?wx_fmt=jpeg


人工智能、基因技術、大數據、區塊鏈,新一輪產業革命席卷而來!

美國人如何定義和重塑未來?

如何開啟新型產業模式,布局全球產業市場?

這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對話嘉賓簡介:


亞力克•羅斯(Alec Ross)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裏的創新事務資深顧問、希拉裏2016年總統競選團隊科技政策製定小組負責人美國科技戰略專家、美國創新產業領軍人物他曾在美國總統競選曆史上由奧巴馬競選團隊首次掀起的網絡政治戰中起了關鍵作用。由於在希拉裏任國務卿期間創新事務中的傑出表現,他曾獲得美國國務院特殊榮譽獎、牛津大學網絡與社會獎,榮列《外交政策雜誌》評選的“一百位全球頂尖思想家”和《赫芬頓郵報》評選的“十大開創新局的政治人物”。亞力克•羅斯也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資深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客座教授。


640?wx_fmt=jpeg

黃征宇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美國白宮學者、前國際開發署署長特別助理、金融科技服務及跨國投資專家、宇沃資本美國董事長。進入白宮前,他曾是英特爾最年輕的華裔董事總經理,領導團隊研發出迅馳等劃時代新產品,幫助英特爾在全球市場成為領導者,更積極推動了英特爾與中國政府在通訊領域的知識產權合作。黃征宇在斯坦福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工業工程學士學位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還在哈佛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640?


黃征宇和亞力克•羅斯曾在白宮有過共事的經曆。當時,作為2009-2010屆白宮學者之一的黃征宇在美國國務院擔任國際開發署署長特別助理,亞力克•羅斯則是前國務卿希拉裏的創新事務顧問。兩人在工作有過不少交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觀點和想法有很多共鳴。


日前,黃征宇和亞力克•羅斯做了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希拉裏最後入主白宮,亞力克•羅斯很可能繼續為美國首位女總統操盤決策美國科技創新大計。所以,他對美國科技創新的思考將具有決定性意義,他與黃征宇這一場關於科技未來最前沿的深刻對話到底有哪些精彩內容?

 

 ◆ 

人工智能


黃征宇我們從人工智能開始談起吧。可以預見,機器人在未來社會將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最有可能實現的就是機器人將會大量地取代人力。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機器人技術的高速發展和逐漸普及將會對未來中國產生哪些影響呢?

 

亞力克•羅斯:人工智能為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評價非常多元化,可謂是褒貶不一。同樣,人工智能對未來的中國也將是一把雙刃劍。不可否認,科技對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做出了貢獻,使得中國已經位列世界五大科技強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和中國)。


中國目前正在快速地推進城鎮化,在這一過程中,機器人技術發展所帶來的下一波革新浪潮的勢頭將非常迅勐,毋庸置疑將在越來越多領域逐漸取代人力。最明顯的例子將發生在農業和工業,尤其那些大型工廠、重型工廠,機器人將幫助人類承擔那些沉重的、繁瑣的、極其體力化的工作。


黃征宇:所以,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對未來的社會結構造成很大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的產業會發生什麼變化?另外,我很好奇,人類生活究竟會被機器人改變多少,以及機器人最終真的會超越人類嗎?

 

亞力克•羅斯:衝擊是毫無疑問的。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會成為機器人領域發展最為先進的國家。相比美國、德國和日本研發的尖端智能機器人技術,中國正在研發應用於大規模製造的機器人,中國將會成為一個機器人硬件和係統的輸出大國,讓其它國家也使用上中國生產的機器人。

 

這裏,我們需要探究的問題不是奇點是否會出現,而是人類是否能削弱機器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負麵影響。在這方麵,我不得不提到一批像艾隆·馬斯克(Elon Musk)這樣身家上億的矽穀創業者,他們為了人類的美好未來,已經在人工智能的非盈利機構Open AI 上投入了超過10億美元。

 

黃征宇:我知道艾隆·馬斯克他們很擔心,未來的人工智能發展到某一天,可能會對人類不利,這也是他們做Open AI的原因之一。簡單打個比喻,他們在研究能不能植入一個off switch(關閉開關),一旦人工智能出現他們擔心的負麵問題,可以隨時隨地把機器人關掉。


亞力克•羅斯:你說的沒錯,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點。


 ◆ 

基因技術 

 

黃征宇在生命科學領域有一場革命正在醞釀,那就是對人類基因進行改良,使人類變得更聰明、更強壯和更長壽。所以,很多人都說生命科學的巨大進步將延長人們的壽命,並且帶來前所未有的健康生活方式——至少對那些能負擔得起費用的人來說是這樣的。我迫不及待地希望知道最前沿的生命科學將如何影響我們未來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亞力克•羅斯:目前,世界頂級的富豪階層已經開始接觸到這個領域。我們預計,這項技術將會在2020年應用於大眾市場。當然,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需要經濟和科技的雙重支持。


目前,人類基因組的研發成本被降低到了1100美元,而在五年前,它的成本則是100000美元。在未來四年內,它的成本還會大幅度下降,或許隻需要幾百美元。


當今社會,人類的平均壽命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增長,但單純的更長壽並不意味著人類的生命會變得更有創造力。我的祖母活到99歲才去世,但老年人在後期能獲得的生活質量和安全保障是不夠的。假如人生最後的那幾年是無所作為而又不快樂的,那長壽是否具有實質意義就很值得懷疑。

 

 ◆ 

加密數字貨幣

 

黃征宇:近年來,加密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新的貨幣品種,不斷被人提及。它的出現挑戰了人們對傳統貨幣的認知,一係列讓我們脫離實體貨幣的技術層出不窮。


從目前來看,加密數字貨幣暫時還不能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貨幣,因為他具有無法被追蹤的匿名特征,政府層麵無法進行掌控,你覺得未來加密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會是怎樣?

 

亞力克•羅斯:是的,加密數字貨幣沒有成為全球貨幣有你說的這個原因,就是它的隱匿性暫時還不符合國家層麵的貨幣調控要求。政府仍將牢牢地掌控著貨幣,對其施加影響力。我覺得會有一種加密貨幣在未來出現,但它必須要具備真實世界的屬性,而且這種貨幣不會威脅到國家層麵的調控。

 

當然,支付與貨幣截然不同,支付將會甚至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高效。很多技術應用已經出現在大眾麵前,給最普通的老百姓提供了收取、持有、消費和轉賬的便利。


加密數字貨幣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區塊鏈技術最初並不受關注,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這項技術和未來前景,它可能會迫使人們重新改寫政府、企業和人之間的關係。既然這是一個跨越國界的全球貨幣技術,我認為中國與美國的金融機構要共同投資,共同研發,這對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有著深遠的意義。

 

 ◆ 

數據

 

黃征宇:在信息時代,數據已經滲透到全球各個行業,影響著政府的決策、企業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不誇張地說,誰掌握數據,誰就掌握了信息時代。正因如此,全球各個國家對數據方麵的規則製定尤為重視,但中美在這方麵似乎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我知道你曾經是希拉裏任國務卿時期的創新事務顧問,你覺得美國政府會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亞力克•羅斯:針對這一問題,中美之間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中國的數據及隱私保護規範和美國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在這個信息時代,中美兩國的科技公司現正處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階段。


我們麵臨的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市場準入。中國政府要向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公司索要數據控製權和歸屬權,而美國也會針鋒相對,捍衛自己認可的規則。目前,美國還沒有就中國公司進入美國市場提出數據方麵的限製政策。然而,下一任總統就很可能會采取更加強硬的手段,比如,基於機會公平的原則來決定市場準入。


無論是下一任總統是希拉裏還是特朗普,我相信他們在這方麵的態度都會比奧巴馬總統強硬得多。比如,臉書(Facebook)在中國經營,中國政府要求把數據存儲在中國。在美國,阿裏巴巴可以在美國做生意,卻把數據存放在中國。那麼,美國公司會覺得公平嗎?他們會作何感想?

 

 ◆ 

網絡戰爭


黃征宇:無論是化學武器還是核武器,世界各國都有公認的遊戲規則。但像黑客方式的網絡攻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全球化的準則來進行約束。一般情況下,大家都不願意承認這種攻擊,隻是我知道你在做,你也知道我在做。網絡戰爭,未來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約束的話,恐怕會造成非常危險的結果?

 

亞力克•羅斯:用代碼來武裝自己,是自人類將核裂變材料用到武器上以來最至關重要的變化。


的確,現在的問題就是你所提到的——在這個領域裏,很少有條約和協議能產生約束作用。網絡攻擊已經成為所有國家和大型企業最需要警惕的危險之一,人類已經為化學武器和核武器製定了不少條約進行約束,但代碼這種武器是21世紀獨有的,而且發展速度遠快於規則製定速度,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套被廣泛承認的全球性規範,所以就會導致混亂。

 

美國和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是競爭對手;但這種競爭目前主要體現在經濟上。而俄羅斯人卻正在打一場虛擬世界的戰爭——網絡戰爭。可以預見,美國與俄羅斯在這方麵的對抗會不斷升級,俄羅斯甚至正在幹涉美國的總統選舉,這對於美國來說是決不允許的,美國未來要給俄羅斯一個教訓,以此來製約他們。

 

 ◆ 

非洲


黃征宇:中國在對外援助方麵走的是有別於西方國家的一條路,這在中國援助非洲上體現得更為典型,它大多是采取政府加企業的模式,政府提供了充足的援助資金,企業獲得介入的機會,使得中國在當地推進項目既快速又有效。這個模式很近似於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我在美國國際開發署工作的時候,很多同事對中國在非洲當地的援助成果相當讚賞。你覺得在非洲這片充滿機遇的大地上,未來會有一場什麼樣的改變浪潮?

 

亞力克•羅斯:進入非洲是中國很高明的一步棋。雖然部分美國人因為中國在非洲的大量投資而感到不安,但基本來說,中國在非洲投資基礎設施的初衷是好的。


未來十到二十年,非洲也許會經曆中國和印度十幾年前同樣的變化。無論當前誰在非洲投資,假如堅持十年,那將會大大地受益。當然這也有風險和例外,那就是非洲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從治理不當的政府那裏隻會收獲失敗的交易。


我更希望看到美國、中國和非洲,能在一項共同事業上形成三方合作的成功案例,這或許會發生在醫療健康服務領域,也可能在礦產資源開采領域。

 

 ◆ 

中國如何成為創新領域的領導者

 

黃征宇:未來決定一個國家能否躋身世界一流國家的標準之一是看這個國家是否有持續的創新能力。美國目前最大的競爭力還是他的創新力,而中國政府近幾年也不斷強調,要將創新擺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


顯然,中美兩國都意識到,創新對於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創新能不斷讓一些老的企業倒閉或衰退,讓新的企業甚至是行業成長起來,並富有活力。你認為,中國未來如何能成為創新領域的領導者?

 

亞力克•羅斯答案隻有一個,就是繼續實行開放政策。


每個時代都有其獨有的矛盾和對抗,例如左派與右派、開放與閉塞。毫無疑問,在信息時代,最開放的國家將是最具創新性的。21世紀對於控製狂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一個時代,因為他們不能適應想象和創新;而對於熱衷創新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天賜的時代。

 

黃征宇:那麼問題來了,中國可以為年輕人和他們的創新提供合適的環境和資本嗎?

 

亞力克•羅斯:中國有著近乎無限的尖端創新人才。打破陳規和突破性的創新往往就來自那些不拘泥於條條框框的人,他們並不在乎別人怎樣看待他們和他們的想法。這些人適合活在一個更開放的社會裏,而且活得如魚得水。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得與眾不同,這些年輕人別出心裁的想法會帶來很多的創新。中國應該注意培養和選拔這樣的人才,給他們更好的土壤,幫助他們成長。


另一方麵來說,從全球視角來切入也很重要。最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往往是為了走向全球而建立起來的。比如阿裏巴巴、華大基因,他們天生就是全球化的。

 

 ◆ 

政府該如何製定創新規則


黃征宇:我們都知道打破成規和毫無章法不能劃上等號,政府應該如何製定規則,但又不會過度限製創新發展?


亞力克•羅斯:一般來說,規則的製定需要由四個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他們包括政府,企業,學術界和民間社會。人們最好要傾聽這四類群體的聲音,其中唯有政府可以在聆聽其他三方麵唿聲的同時,還能發揮出製定規則的長處。


我們都知道,如果政府不再能通過調控手段來刺激經濟和就業增長,那就必須依靠創新。大家都想知道為什麼歐洲進入了一個長期的慢增長通道。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規則設定太多,創新激勵太少。我在歐洲看到的政策製定人士都是那些60歲的、西裝革履的、離創新前沿比較遠的,這樣的人在給20、30歲的年輕人製定創新規則,會發生什麼可想而知。

 

 ◆ 

寫書的初衷

 

黃征宇:據我所知,你的這本新書《新一輪產業革命》已經登上亞馬遜經濟類圖書排行榜的冠軍位置。回憶一下,你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什麼呢?

 

亞力克•羅斯:我來自西弗吉尼亞的煤礦工業地區,是普通家庭出身,所以,我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倍的努力才得到現在的工作,過上現在的生活,我還很榮幸能與希拉裏和奧巴馬一起並肩工作。


所有人都對成功非常熱衷,但要知道,機會麵前並非人人平等,在抓住機會之前你得知道什麼是機會。所以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試圖讓普通的中產階級人群能看到全球超級精英們都在討論些什麼,那是一些坐在超音速飛機上的人才會談論的話題。

 

 ◆ 

想對中國讀者說些什麼

 

黃征宇: 我一直穿梭於中美之間,我知道你這本新書的中文版前不久已經在中國出版了。對中國的讀者,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亞力克•羅斯:我希望中國讀者能領會三件事。

  • 如果中國保持開放政策,那中國經濟一定會持續增長。

  • 賦予年輕人力量很重要,隻有那些為年輕企業家創造最多有利條件的國家和社會,才能創建出像蘋果和阿裏巴巴這樣的公司。

  • 在創新領域裏,我們要盡量減少全球範圍內的競爭,要抱著相互合作的態度。關於未來,我們要更多地考慮合作。


我每次來過中國之後,對中國看法都會更加樂觀。我覺得,中國未來即使很難再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但從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業向知識經濟的過渡是令人非常樂觀的。在我看來,廣東的25歲年輕人和在紐約或倫敦的年輕人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黃征宇:這麼說你還挺喜歡中國的?


亞力克•羅斯:是的,我有三個孩子,我鼓勵我的孩子們學習中文,他們自己也很喜歡中文。我13歲的大兒子Colton在霍普金斯大學的中文老師那裏學習,他學得很好。而我11歲的女兒,今年11月會開始上中文課。等我9歲的小兒子再大點,他也會開始上中文課。

 

學會英語的中國商界領袖們在全球的商業環境裏會更有優勢,對我們也一樣。如果中國的經濟實力持續上升,那努力學習中文、研究中國和中國文化的美國人也會占據有利的地位。美國慣常的想法和標準是去到世界各地的時候,都可以用英語交流,但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不一樣。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6-09-10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06-06 16:32:39

  上一篇:go  飛行中的蒼蠅是根據什麼分辨上下的
  下一篇:go  快播CEO認罪,成人網站對技術的要求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