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過剩, 穀歌迷路了?
Google現在挺火,它是偉大的公司,而且改寫著偉大的定義!
談到偉大,人們總能聯想到底蘊厚重,垂垂老矣,牛逼哄哄地存在超過100年。穀歌雖然偉大,但卻處處流露著新鮮、活力、創新,他們致力於推動現代計算機科學的技術發展,降低互聯網服務成本,並且同任何CEO的說法一樣:Google也想雕刻曆史和世界。
於是,Google的搜索雄霸美利堅,占據市場44.7%的份額;Android係統野蠻生長,幾乎每2.3台智能設備,就有1台搭載小綠人;Google+丟魂般的狂奔,誓要超越Facebook,電子郵箱、即時通訊、應用商店、辦公軟件……硬件領域Google也通過收購moto,推出Nexus7, 眼鏡、汽車、芯片等部署未來戰略,就連打擊互聯網犯罪,Google同樣要插上一腳!
Google處處留情,煽情而魅惑,問題來了,除卻搜索之外,Google龐大的產品體係並沒有太多產品讓消費者銘記,創新,看上去也更像其自娛自樂的遊戲!
綠巨人Android, 散落一地的平台
如前文所述,Android野蠻生長的速度讓人大感神奇,超過50%的市場份額更有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可談到穩定性、用戶體驗和賺錢能力的時候,這位綠巨人卻總是一臉尷尬。
首先,Android平台碎片化日益嚴重,如散落一地的雞毛。開源免費的特點,讓綠巨人降低了智能手機的準入門檻,Android也成為三星、宏達電、華為、小米等硬件製造商們的上帝,由於受限於操作係統開發的高額費用,這些硬件商們對Android可謂是頂禮膜拜,但隨著品牌深入人心,硬件商們都各懷鬼胎,更不想貼上“穀歌寄生蟲”的標簽,於是,幾乎每個合作者都試圖開發專屬界麵,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Android手機,三星的Galaxy 和宏達電的Senese會有完全不同的用戶體驗。
Google早期的想法,是想通過大量的私有代碼控製硬件商,可現在看上去完全行不通,Android 2.3版本依舊最受追捧,占據了大概40%的份額,而Android4.0發布之時,雖然談不上無人問津,但也並未引發合作們的足夠熱情。加之,Android係統新版發布的時候,硬件合作者們幾乎都處於新品開發周期之內,或許Android永遠無法如IOS一樣順利升級,更妄論通過私有代碼控製硬件商的戰略了。
其次,Google並不是偉大的軟件公司,Android的成功更多地要歸功於商業模式的創新,而非係統本身的性能。
事實上,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軟件,這個需要工程師沒日沒夜地進行完善,強悍如微軟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對Window和Office進行補丁。Android的占有率並不能掩蓋平台本身的缺陷,各種雜誌從一開始就認定“Android其實就是這個宇宙中最不安全的係統”. 據最新數據顯示,Android惡意的軟件數量已經由5000個增長至20000以上,部分惡意軟件的下載量超過700000次,通過這些軟件,不法分子可以盜取消費者數據,追蹤移動設備、拋售大量廣告或者安裝撥號器等等,更可怕的是,Google麵對如此糟糕的狀況根本找不到有效的對策,甚至是無動於衷,專家紛紛預測,第三季度Android平台上惡意軟件的數量會翻倍增長,照這樣情況發展下去,蘋果或許再不用搞神馬專利大戰來遏製Android了,他們隻需要等著消費者自己打出”珍愛生命,遠離Android”的標語!
硬件拓展:華麗麗的自殘消遣
Android係統之於穀歌,無疑是核心業務,重要程度僅次於搜索,可就是這樣的核心出現了硬傷,Google也沒有付諸足夠的精力來認真對待,究其原因,可能就是Google把太多的資源浪費到了非核心業務之上。
讓我們一起看看,Google那些非核心業務吧:
Google汽車:據消息人士透露,Google早在2011年就開始秘密研發無人駕駛的汽車,但當問到Google研發的意圖是什麼的時候,負責人卻含煳其辭,或許,無人駕駛的汽車隻能算作那些天才工程師閑得蛋疼時,給工作找點樂子罷了。誠然,這個項目讓汽車工程師心馳神往了幾十年,無人駕駛也是未來的汽車的發展方向,可Google是沒有能力成為一家汽車公司的,這需要的資本太多,而且短期內回報的太少,又或許Google想要依靠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向汽車製造商銷售軟件控製係統,可這太遙遠了,遙遠到超出汽車商的想象!
Google眼鏡:傳說中的Google project glass擁有智能手機所有的功能,消費者隻需搖頭晃腦就能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能夠通過聲音控製拍照、視頻通話和網上衝浪、處理信息等,比智能手機更便攜是Google glass最大的賣點,隻是筆者非常好奇:帶著眼睛走路的時候,邊上網邊發郵件,會不會撞到路邊的美女?
Google 光纖寬帶:近期Google發布了光纖寬帶網絡Google Fiber ,速度高達1000Mbps, 是普通帶寬速度的100倍以上。人類在追求更高速的網絡傳輸的路上沒有終點,而且相比於電子硬件設備日新月異的發展,帶寬的擴展可謂歸宿發展了,Google Fiber的概念是革命性的,可問題是,帶寬與資本的投入是絕對成正比的,況且,消費者的胃口也從未大到接受100倍的程度,即便有了1000Mbps的帶寬,短時間內也不會有相匹配的服務產生,Google企圖醞釀革命,卻總是忽略革命發生的充分條件。
除此之外,Google還發布了搭載Android係統的平板電腦 Nexus7 ,並且揚言要開發自己的芯片等等,把多元化戰略發展到極致,可如前文所述,Google真有足夠的資源和精力,去擺平每項戰略的短板嗎?我看未必,事實也如此!
搜索才是Google唯一的靈魂
Google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99%的收入來自於搜索結果網頁和合作夥伴的網頁中插入的小幅文字廣告,而且Google用戶中90%僅使用搜索功能,從這些數字來看:Google多元化戰略隻是自己玩的很high,實際推廣的過程中,這個戰略發展的並不順利,而且讓整個Google看上去非常混亂。
如果Google的定義隻是一個科技研究實驗室,或者提出新奇概念的地方,拉裏-佩奇的團隊無疑是優秀的;但Google若想成為優秀的企業,則必須要對戰略進行調整,刪減不必要的項目;生態圈的定義深入人心,可並不意味著企業們可以無視產業鏈的分工,倘若蒂姆-庫克要是把iPhone組裝轉到美國,絕對會焦頭爛額,或許他們連流水線的人頭都湊不齊,更不要提神馬Yield rate了!
Google的核心業務依然是搜索,它的成功是建立在專注於提供領先技術和簡明風格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的,而且就目前Google的資源來看,拉裏-佩奇是無法在新興領域提供給客戶類似搜索上的體驗的,如果繼續分散精力在一些太過超前的項目上,隻會給Google搜索和在線廣告的盈利埋下隱患。
最後更新:2017-04-02 15: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