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疑點重重,街亭之戰本體現諸葛亮超人的軍事謀略

本文由公眾號讀史論戰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典故在中國廣為流傳,它出自《三國演義》。既然是“演義”小說,自然與現實相比,疑點重重,從軍事謀略角度來講,街亭之戰蜀軍雖敗,但責任可能並不完全在於馬謖,諸葛亮斬馬謖為何揮淚,其中真相值得探究。今天,我們也來一回演義,分析一下街亭戰役到底是什麼情況?

疑點一:街亭咽喉要塞,蜀軍為何不重兵把守?

街亭咽喉要塞的重要性,《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認為:“街亭漢中咽喉,關係重大。失街亭,蜀必敗。”當時的兵力對比是蜀兵多於魏軍,諸葛亮親率10萬大軍,其餘各將都率有2至5萬不等的兵力,而魏軍主力僅有6萬人,幾乎是二打一的局麵。諸葛亮明明知道街亭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偏偏讓馬謖僅帶1萬兵力去鎮守街亭,最終被魏軍主力包圍戰敗。人們不得不思考,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為什麼不派重兵給馬謖去防守街亭要塞呢?最合理的解釋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諸葛亮故意布下的誘敵深入、圍而殲之的戰術。

疑點二:名將趙雲、魏延不用,諸葛亮為何偏用狂妄自大的馬謖?

馬謖是什麼人?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用兵如神,知人善用,他能不知道馬謖的情況嗎?可以街亭防守這麼重要的時候,諸葛亮當時帳下有趙雲、魏延等一大批名將不用,偏偏選上這個狂妄自大的馬謖。《三國演義》的解釋是馬謖以身家性命為擔保,還立下軍令狀。認真推敲這個理由是不可能成立的,街亭事關三家安危,諸葛亮怎麼可能憑著軍令狀一張紙,就煳塗到讓明顯不稱職的馬謖去守街亭呢?如此重要軍事行動,諸葛亮絕對不會傻到這份上。從多種證據可以判定,諸葛亮讓馬謖守街亭是其反包圍戰略中的關鍵一步,選馬謖是有意為之的,是諸葛亮早已謀劃好的。

疑點三:斬殺違抗軍令的敗將本屬正常,諸葛亮為何揮淚?

馬謖鎮守街亭,不聽諸葛亮的軍事部署,擅自決定將大軍屯於山上,最終導致戰敗失街亭,加上之前立有軍令狀,如此重要大過失,按古代戰爭規則,這種違抗軍令的敗將被斬殺是很正常的事,作為主帥的諸葛亮應該是憤怒至極,恨不得扒了他的皮才對,怎麼可能會揮淚呢?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直被譽為愛惜部下將領的先進典型,可事實上,馬謖被斬說明其並不是什麼良將,而狂妄自大、違抗諸葛亮軍事部署,造成嚴重戰敗後果的責任人。對這樣的敗將,諸葛亮為何揮淚?換位思考一下,有一種可能性更大,那就是街亭之戰的失敗,責任並不完全在於馬謖,甚至很可能馬謖隻是一個背黑鍋的主。斬馬謖,諸葛亮內心是矛盾的,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故而揮淚。

最接近真相的解釋:諸葛亮以街亭為誘餌布下的絕妙戰局

街亭之戰到底真相是什麼樣的,今人已不得而知,僅憑《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是無法判斷當時的狀況的。我們可以大膽推測,街亭之戰其實就是諸葛亮精心布下的一個軍事戰略,是一著妙棋。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性,魏軍必然會派兵爭奪,街亭之戰不可避免。諸葛亮派馬謖以1萬人的小股兵力鎮守街亭,目的是誘使魏軍6萬大軍前來圍攻,加上馬謖狂妄自大,實則無謀無勇,這是魏軍早所有聞,不會把馬謖放在眼裏,輕敵之心必然會促進魏軍攻打街亭,諸葛亮趁機調動主力部隊,實施反包圍作戰,企圖一舉全殲魏軍是街亭。從當時諸葛亮調動軍隊的行動來看,證實了這個觀點。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穀(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這是對魏軍實施反包圍的絕妙部署。

街亭之戰的失敗純屬意外

諸葛亮對街亭之戰的部署是正確的,也是非常絕妙的。但是多種意想不到的原因,最終導致了整個作戰計劃的失敗。一是情報傳遞效率太低。當時的情報兵,靠的是騎馬人跑的方式傳遞情報的,而且三國時甘肅等西部一帶都是險峻的山路,偵察到的情況來回傳遞花費的時間太長,造成趙雲、魏延等將領所帶的部隊,沒能及時趕到指定位置,合圍之勢沒有形成,錯失了戰機。二是馬謖違抗諸葛亮的軍力部署,擅自決定將大軍駐守在山上,這樣非常容易被魏軍合圍,斷水斷糧,很快就被攻破了。如果馬謖按照諸葛亮的軍力部署,就不會那麼快被魏軍攻破,為形成合圍戰局爭取到更多的時間,那樣結果就不會丟失街亭了,而是魏軍被全殲的危險。三是魏軍行軍速度超出了諸葛亮的計劃。魏軍用最短的時候,迅速趕到了街亭,並將馬謖迅速包圍在街亭的一座山峰上,不給喘息的時間,迅速發起進攻,快速攻下了街亭。這也說明魏軍意識到街亭之戰必須速戰速決,否則就會陷入諸葛亮重重包圍之中。魏軍的快速行動也印證了街亭之戰,其實就是諸葛亮布下的一個圈套。

斬馬謖是不得已而為之

街亭之戰失敗了,蜀軍處於被動局麵,這樣的責任總得有人來承擔,上對君主有個交行,下對士兵有個安撫。那誰背這個黑鍋最合適呢?馬謖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一來馬謖擅自改變軍事部署,違抗軍令,這是重要大失誤。二來馬謖出征前立下軍令狀,以性命擔保。如此一來,斬馬謖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諸葛亮心裏是清楚的,馬謖再有不是,並不是這次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諸葛亮安排馬謖本來就隻是誘餌,根本就沒有期待馬謖打勝仗,馬謖能把魏軍主力引誘到街亭,他的戰鬥使命已經出色的完成了,蜀軍無法完成反包圍的戰略意圖,責任其實並不在馬謖。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隻是給君主和士兵一個交待,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諸葛亮的內心也是很糾結和痛苦的,所以才會如此矛盾重重,帶著一種虧欠,揮淚斬殺馬謖。馬謖死後,諸葛亮給予厚葬,並且沒有完全按照軍令狀追究其家人的罪責,而是命人安撫其家屬。這樣的安排,可見諸葛亮當時複雜的心態。作為軍隊的主帥,有時也是一種無奈啊。

最後更新:2017-08-20 11:22:43

  上一篇:go 蔣欣劉濤戲路相撞還是鬧掰了?
  下一篇:go 尹正等電梯被認出遭跟拍 收禮物與粉絲熱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