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柔性屏 概念雖好市場有限
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主導地位的爭奪戰日趨激烈,在麵板行業稱霸多年的三星,日前公布了其正在推進大規模生產OLED柔性顯示屏的計劃。這種新型的柔性OLED顯示屏拋棄了傳統的玻璃材料而選用了塑料材料,可以使終端設備可以變得更輕、更結實耐用,也讓設備的可彎曲性成為了可能。
雖然業內對於柔性OLED顯示屏一片唱好,但對於三星OLED柔性顯示屏手機即將上市的消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光伏產業研究所所長高宏玲日前在接受《IT時代周刊》采訪時表示,OLED柔性顯示屏應用於手機終端前景可觀,但目前量產尚存障礙。三星將於2013年高調祭出的這款產品,或將麵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三星將推出的這種 “摔不爛打不碎”的OLED柔性屏幕將於2013年投產
量產存技術瓶頸
《IT時代周刊》:三星即將推出的OLED柔性屏幕,在技術上是否成熟?
高宏玲: 柔性OLED屏幕量產技術尚未成熟。OLED顯示屏是在玻璃基板上製作完成的,而柔性OLED顯示板則是基於柔性基板。OLED顯示屏的製程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盡管國內外不少企業都在做OLED顯示屏,但隻有三星和友達能量產智能手機用的OLED顯示屏。
《IT時代周刊》:其他廠商在研發柔性屏幕方麵有何進展?
高宏玲:盡管2007年索尼推出OLED電視,三星和LG宣稱在2012年底推出大尺寸OLED電視,但由於量產良品率問題均無法量產。相對於玻璃基板,柔性OLED屏的製程技術要求更高,如沉積溫度、柔性襯底材質等,這些技術難題不解決就難以實現量產。盡管包括日本的索尼、韓國三星和我國台灣的工研院等都推出了柔性OLED顯示屏樣品,但均未能實現量產。
市場撬動能力有限
《IT時代周刊》:目前OLED屏幕手機的市場表現如何?
高宏玲:我國台灣的友達光電在今年10月份實現了OLED顯示屏量產,正在對外供貨。根據當前的數據,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接近18億部,其中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接近7.5億部,而搭載OLED顯示屏的智能手機不超過1.2億部,不到智能手機的20%.受製於成本因素,OLED顯示屏適用於高端手機產品,這就意味著OLED顯示屏在智能手機中的占有率提升空間有限。
《IT時代周刊》:您認為,三星這款柔性OLED屏幕產品發布後,對智能手機市場的撬動能力如何?
高宏玲:三星是首家推出OLED顯示屏的智能手機廠商,也是全球首個供應OLED顯示屏的企業,但其對外供貨量較小,主要是滿足自家需求。所以其OLED智能手機市場空間有限。
不會引發革命性變革
《IT時代周刊》:OLED柔性屏幕手機是否會成為智能手機屏幕未來的發展趨勢?
高宏玲: OLED柔性屏幕隻是手機屏幕的發展趨勢之一,但不是唯一趨勢。手機屏幕發展趨勢是高清、高解析度、省電、耐摔、耐磨、高智能化、柔性等。在這其中,柔性的需求並不迫切。柔性屏幕隻有在可以實現智能手機隨意折疊並且安全不損壞的情形下才會具有廣泛市場,但目前硬件還達不到那一程度要求。
柔性OLED屏進入普及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製約OLED柔性屏幕普及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技術以及成本。目前OLED柔性屏幕量產技術尚未成熟。另外,與已經量產技術成熟的LCD屏,OLED屏幕的成本高出5-10倍左右,柔性OLED屏幕的成本會更高。就算是已經量產的OLED顯示屏技術,也隻有三星和友達兩家公司能供貨,OLED顯示屏手機也隻是剛剛進入市場,並且隻用在高端手機上,達到普及程度尚有一定距離,更不論尚未成熟的柔性OLED屏幕。
《IT時代周刊》: 柔性OLED顯示屏會不會引發智能手機出現根本性變革?
高宏玲:柔性OLED顯示屏手機對當前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影響較小。目前柔性OLED顯示屏可實現的彎曲角度較小,且無法保證多次重複彎曲對顯示屏的質量不產生影響,相關的手機硬件等暫時還無法柔性化,使得搭載在手機上的柔性OLED顯示屏隻是取代原有的OLED屏或LCD屏,而不會使得智能手機出現根本性變革。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