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什麼是物聯網的思維

從事飾品設計工作的朋友問我:為什麼每個產業的人都要認識物聯網?

我回答:因為未來屬於物聯網。科技會帶動日常行為的改變,就像手機連網之後,進一步帶動商業行為的改變。物聯網還在初期階段,一般人很難追蹤目前在通訊協議、客戶端設備或雲端服務等技術的發展,但對於物聯網思維(IoT thinking)的認識,關係到是否能跟上,轉型中的商業模式。

物聯網的思維並不難理解,我們已部分身處其中,智能手機(smart thing)連網就是一個直覺的例子。不過從互聯網(the Internet)、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到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演進過程,以連網後商業行為的改變來看,還是有許多關鍵的差異。

物聯網與現在虛擬的數字世界倒底有什麼樣的差異?

Google在2014年並購智能家用溫控器廠商Nest之後,標示了網絡世界與實體世界的逐漸融合,對象(things) 正式進入數字網絡的世界。內嵌傳感器的對象(smart thing)將實體世界的行為信息帶上雲端,作出分析,設計出新的商業模式。

我們所熟知的數字世界就像一張網(Network),網上有許多節點(Node),從最初的大型主機、個人計算機,到現在的智能手機,每個階段都帶出不同的商業行為和商業流程,未來內嵌傳感器的對象(smart thing)也都會加入這張網中,成為重要的”信息節點”。

“信息節點”有什麼特別的商業機會?

以移動互聯網為例,智能手機這個節點涵蓋著人的移動(Mobile)、所在位置(Position, GPS)、單一身份(ID,手機為個人化裝置)與實時通訊(Instant)的元素,進而帶出全新的商業行為。例如:行動商務、打卡推薦、社群營銷等新形態的商業區塊。

萬物聯網(包括人與物,物與物互動)的世界比數位世界多了對行為信息的掌握(不隻局限在互聯網上的虛擬數據)、兩個世界的介接能力,全新的商業模式也將這些錯綜複雜的信息節點中出現。而掌握這些信息鏈接就是掌握新的用戶價值,所以我們需要物聯網的思維。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8-21 16:32:55

  上一篇:go  阿里雲異構計算平台——加速AI深度學習創新
  下一篇:go  智慧城市不是“交鑰匙”工程 信息技術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