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化騰把這件他最關心的事情“搞大了”!

這兩天,廠老大馬化騰(小馬哥)是真的有點忙。繼在朋友圈為投資的共享單車企業公開出麵後,又在香港舉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刷臉卡“煲湯”,與多個業界大咖一起再度為大灣區“代言”,並向全球人才拋出橄欖枝。

其實在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就將粵港澳大灣區寫進提案。“這場活動從想法到落地,隻有短短兩三個月時間”這回為了煲好這碗湯,小馬哥更是拚了,包括“費了很大勁”,邀請到神秘的霸道總裁順豐董事長王衛。

有意思地是,從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到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袁寶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從新世界執行副主席兼總經理鄭誌剛和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副主席李家傑;從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資深講席教授周其仁、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係教授李澤湘、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從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大疆科技創始人汪韜,再到格力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整整一天的論壇中,不管身邊的座上賓變成了誰,小馬哥一直穩坐第一排的正中間位置,全程參與,表現出專注,終於把自己念念不忘的事情搞大了!

由騰訊承辦的這次論壇,也是首個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的高峰論壇。從譜寫中國矽穀、培養出“中國斯坦福”標簽,陣容強大的400多位海內外政商學界大咖。

紛紛圍繞“共建中國的世界級灣區”這鍋湯,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廚藝交流”。為此,小編特別整理了鵝廠熬好這鍋湯的攻略分享。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 請先看食材——

點擊播放 GIF/866K

最早入湯的“食材”——騰訊

原來,騰訊1998年在深圳創業,於2004年在香港上市,今年已是香港上市13周年,騰訊由一家低估值的企業,發展成為香港龍頭股之一。其中,騰訊2/3員工在粵港澳大灣區上班,這裏也被騰訊視為“走出去的窗口”。

“大灣區”還有哪些湯鍋底料?

還有,珠三角號稱“世界工廠”,過去的20年中,從傳統製造到未來的智能製造,大灣區誕生出了華為、中興、格力、順豐、大疆、美的、TCL、Vivo、Oppo等一大批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領軍企業,包括蘋果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在珠三角也有很多工廠。

eg.1:10年前,從港科大的一個研發項目落地到深圳,在珠三角來製造。創造性的開拓了跨界的“Flying Camera”市場,把航模和照相機跨界整合,變成無人機,目前占據全球無人機90%的市場。

eg.2:順豐的起家,最初隻做順德和香港之間,包括整個珠三角實現快遞服務和貨運服務。現在,成長為全國投遞速度最快、服務品質最高的快遞公司;其創始人王衛的財富,已躋身中國內地富豪榜前三。

eg.3:在我們的記憶裏,格力一直都是以空調、電冰箱等家電出名的。不過,五年以來,格力已自主研發了包括工業機器人、智能AGV、注塑機械手等近百種自動化產品智能裝備。去年底,外銷設備產值超過了10億元。

高手過招 “世界級”的湯如何煲出?

大灣區的發展,就像是“南中國煲一鍋創新驅動增長濃湯”——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資深講席教授周其仁說:創新就是熬一鍋湯,關鍵詞是兩個詞:“密度”和“濃度”,煲這個字很關鍵,要有持續的溫度。其中,好湯第一點就是要有好材料,要麵向全世界吸納人才,第二點,好材料放到一起,要有溫度,要有持續的溫度,養分才能到湯裏。

一鍋湯材料不僅要互補,最好的辦法是大家混合起來,各種要素流動——

“中國要取得新的發展的動力,需要有這樣的大城市群的科技轉型在其間起到支撐的作用。”代表主辦方,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發布了《創新驅動與都市轉型:打造中國的世界級灣區》報告。

他表示,大灣區是中國最大的灣區,將成為中國經濟實現科技創新和城市雙轉型載體的樣板間,未來也會成為“世界最大的灣區”。希望中央政府把更多的國家級實驗室放在這個大灣區,使得科技資源更好的向這個地區聚集。

角色分工不同,大灣區所有企業都能成大贏家——

力挺此次大灣區論壇,戲稱推倒“低調牌坊”的順豐董事長王衛“語出驚人”:學校定期合作開放項目,政府人員相互交流,讓政府來企業做做,企業也去政府交流。

或者我去騰訊管一管,你來順豐管一管,這是開玩笑。每個企業開一個X部門,專門是和別的企業對接頭腦、互相開會。員工可以去對麵騰訊上班,你那邊來順豐上上班,去董總那邊上上班,董總那邊的人去派派件,找出組合的方向,指導怎麼做到。

讓大灣區所有的企業,共同搭建這種X部門,結合優勢,用頭腦風暴的方式讓整個大灣區創造出更新的產品和服務。

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之際,粵港澳大灣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曆史性機遇——

“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要重視發展科技,希望國家給予粵港澳三地更好的政策,讓其成為內地走出去的窗口和把國外企業引入中國的橋梁。”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手裏拿到幾幅好牌”,反應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軟件、硬件、服務三位一體,缺一不可。“這恰恰是粵港澳地區企業所具有的優勢,整合起來將大有可為。”

事實上,這並不是小馬哥第一次為大灣區“代言”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曾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提交了《關於發揮協同創新優勢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的建議》。隨後,今年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並首次提出製定大灣區發展規劃。

如何煲好這鍋湯,“廚師”小馬哥既視感上線

“我相信,未來需要營造更多的創新的氛圍,我建議‘搬大樹,引鳳凰’,吸引更多的科企與高校進行合作,讓人才有用武之地。”

因此,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到自己心係的“世界級灣區”建設,小馬哥還拋出了人才橄欖枝。“人才引進方麵能不能聯合推出“灣區人才計劃”?相關優惠政策方麵,出入境政策方麵能不能推行高科技人才的綠卡?個稅方麵能不能給予一些補貼?不要老是數著隻可以在內地居住180天便要回香港。”他希望大灣區有產、學、研一體的創新生態,建議粵港澳三地政府建立常態的協調機製抱團發展,向海外、全球要人才、要市場。

小馬哥認為,想要助力灣區發展,最終還是要靠年輕人,特別是粵港澳本地的大量的年輕人。因此,鵝廠也宣布,啟動專屬人才孵育計劃建立“青年營”,編隊讓他們融合在一塊生活。並聯合大疆、萬科等一批企業,給港澳地區和內地的中學生提供體驗營,和實習崗位等,打造粵港澳三地青年學生交流體驗平台。

資料顯示,粵港澳大灣區通常指由“9+2”組成,即廣東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11市人口超6645萬,麵積約5.6萬平方米。其土地麵積占全國的0.6%,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2.4%,常住人口占全國的4.9%。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2015年GDP總量約8.44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24萬億美元,超過當年西班牙GDP總量(約1.2萬億元美元)。

最後更新:2017-08-25 00:00:21

  上一篇:go 迪麗熱巴的個性古裝發型,網友:簡直和湯婆婆一樣!
  下一篇:go 楊冪首談簽約迪麗熱巴的原因!給的回答,惹來了眾多網友的開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