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祥:吉利的數字化轉型從雲上起步
對於吉利來說,2016碩果累累,在超過78萬台的汽車銷量之外,其新晉SUV車型同樣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親瞹,完成了對該領域已有熱門品牌的追趕。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汽車市場,取得如此成績不僅依靠優質的產品與出色的服務,吉利對新銷售模式的思考與支撐,及其信息係統建設同樣值得借鑒。為此,近日雲棲社區采訪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CIO丁國祥先生,就新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信息化建設、新零售思考等相關問題進行交流,下麵一起走進。
吉利信息化的三大步
在吉利,信息化建設一直都是一項戰略任務,曆經多年發展,其能力亦逐漸成為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丁國祥。
交流開始,丁國祥先生回顧和總結了吉利整個信息化的發展曆程——跨越了基礎打磨和深入覆蓋,與公司發展曆程一致,時下已走入綜合賦能的3.0時代:
-
第一階段,業務的起步時期,信息化係統主要為了支撐公司的各項業務,對來說比較零散。在這個期間,有兩個標誌性的事件:首先,吉利董事長於2002年推動實施了SAP的ERP係統,把信息化定位於國際水準;其次,2004年流程再造和全麵信息化徹底夯實了吉利信息化係統的基礎。
-
第二階段,業務走向成熟,公司各項職能規劃也基本定型,這時SAP實施進入深化運用時期,並在製造、研發和營銷領域部署了業內領先的專業化係統。信息化能力在各個主要業務領域得到了普遍加強,MES、PLM、DMS等主流信息化係統得以部署,對企業的管理和運營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
第三階段,隨著產品線日益豐富、業務規模逐漸變大以及國際化發展起步,企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對信息化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信息係統如何支持產品和服務的品質,支持業務模式的創新,支持企業國際化,支持企業的高效、敏捷運作,支持企業的數據化轉型等等。在這個綜合賦能時期,通過更加積極地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在內的新型信息化技術,轉變信息化建設的思路,推動以信息技術為主的業務創新並驅動業務模式轉型,從而提升業務在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力,成為了信息化建設的主要課題。
基於這個訴求,吉利於2016年開始構建針對新車型平台的新型營銷IT係統,涵蓋銷售、售後和CRM三大核心業務模塊。采納了阿裏巴巴集團的DT理念,整套係統完全構建在阿裏雲上,使用了包括IaaS服務、Aliware中間件服務、雲盾和大數據在內的全係列阿裏雲服務。
信息化係統重構的新推力
對比國外知名車企,我們在那些需要長時間積累的技術領域和業務流程的成熟度上固然有所欠缺,在這裏吉利通過收購等方法可以完成快速跟進,並通過在吉利的新車型平台上構建全新的IT係統來完成信息的整合,為下一代產品打下基礎——丁國祥。
此外,丁國祥先生還表示,在國外許多大型車企中,許多係統建成於六七十年代,成型於八十年代,這些老舊技術構建的係統顯然已經成為新興業務的累贅,而吉利完全不存在這一點,就比如吉利的新車型平台,這點就像吉利為什麼會選擇阿裏雲來構建自己的應用一樣——首先,時下已經進入雲計算時代,計算資源將變成一種公共設施服務,不管IaaS、PaaS,抑或是SaaS,都代表著最優化的資源整合和協作方式,代表著未來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方向;此外,雲計算也切實帶來了一些實際好處,比如低成本、按需使用、快速反應、零運維等;最後,雲也代表了一個生態圈,在這裏可以完成更多資源共享與互補,共同成長。
在這方麵,就像吉利的新車型平台的營銷係統被命名為CEP,即客戶融合平台,希望借信息技術將客戶融合到業務生態圈,使用企業能夠與市場實時互動,時刻把握客戶的需求、想法與偏好,從而更好地引導產品開發、製造和銷售。同時,也可以利用這些技術,轉型銷售模式、服務模式、產品的使用模式,將諸如社區商務模式、共享經濟模式等其他行業和消費領域已經發生的互聯網賦能在汽車業逐步實現。當然,這個過程並不一帆風順,類似許多大型傳統企業,這裏主要存在兩個方麵的原因,丁國祥先生指出:首先,員工需要經過從傳統思維向互聯網思維的轉變,企業需要管理整個業務轉型中發生的各種衝突和風險,從而實現平穩過度;其次,對於IT而言,知識和技能的更新、人才的短缺、工作模式的轉變等都是不得不關注的問題。
與這些問題相對的是,企業IT資源畢竟有限,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方麵的人才,因此吉利與阿裏巴巴合作,從阿裏雲平台獲得技術、人才和計算資源,並學習阿裏巴巴的互聯網思維,在汽車這個專業領域裏,將雙方的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同創新,創造人們期待的全新出行。
互聯網驅動下的汽車行業前行
互聯網重塑了世界和人們的生活,汽車行業也不例外,通過新營銷模式、車聯網、輔助駕駛、智能製造,吉利一直堅定地走在互聯網賦能的前沿——丁國祥。
企業信息化轉型確實給吉利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可能,但是對於一個車企來說,如何造出好車,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用車體驗才是根本,而在這些方麵,吉利從很早之前已經開始摸索,丁國祥指出。
首先,汽車製造方麵,吉利製造基地大量采用了工業機器人,建立自己的智能製造係統,把工廠中的設備進行聯網,收集製造環節形成的數據,從而進行具體分析。此外,吉利還使用了數字裝配、工藝仿真,線上模擬、線下製造雙軌並發。
其次,早在2012年,吉利就發布了GNetLink1.0車聯網產品,並率先在吉利帝豪上市;而在2014年,博瑞搭載了GNetLink2.0智能互聯係統。在此之外,公司更在研究院組建了車載聯網技術部,啟動了麵向未來2020-2025年的智能網聯平台化產品,即GNetLink3.0開發設計項目。同時,吉利還與多家公司在自然語言、智能導航、大數據、雲計算、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智能互聯新興技術上達成合作。
此外,在智能駕駛方麵,沃爾沃公司研發的XC90、S90汽車產品更是全球唯一大批量商業化的高度輔助駕駛汽車,實現了時速0-130公裏的智能輔助駕駛。而從2017年開始,沃爾沃在多地啟動了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項目Drive Me,並計劃在2021年推出首款完全自動駕駛量產汽車。
最後,吉利汽車集團基於新車型平台的新品牌會以全麵創新的經營智慧融入互聯網基因,不拘泥於傳統的線下分銷模式,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用車體驗。
最後更新:2017-04-01 16:41:01
上一篇:
阿裏雲機器學習——讓人工智能觸手可及
下一篇:
Win7係統分區(C盤)擴容的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TCP的backlog導致的HBase超時問題排查
IBM ServerGuide引導安裝指南
java中采用Pull解析器對XML文件進行解析
演講實錄丨胡鬱 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以語音和語言為入口的認知革命
Java關鍵字transient和volatile
阿裏雲總裁胡曉明40個精彩回答 涉及CDN、價格戰、生態競爭等
Oracle無法啟動1——ORA-12541:TNS:無監聽程序
前端性能優化參考資料
Android-SurfaceView與SurfaceHolder對象
金融安全資訊精選 2017年第二期:金融網絡安全和反欺詐方法論,金融新興技術成熟度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