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從《司馬懿》說起:即皇帝位前,要做足了戲

文/趙九九

電視劇《司馬懿》正在熱播,今天偶然瞅了一眼,正好趕上曹家的權利交替,太子曹丕將要即位魏王,當時的政治形勢是曹丕在鄴城,曹操死在了洛陽。先是群臣勸曹丕馬上即位,他正義凜然的拒絕了,說要先處理曹操的喪事;後來妻子又來勸他即位,他擔心自己被史官說成是不忠不義之人,以後宮不得幹政為由又拒絕了;第三次,太後出場了,下了一道旨意,讓他趕快即位,安定天下民心,他這才覺得名正言順,答應了即王位。麵對炙手可熱的王位,心裏無論有多麼的渴望,表麵上也要做足了戲,若無其事,我一點都不想要,我不想當魏王,都是你們逼我的,沒辦法。不得不說這個電視劇的編劇還是略懂中國古代的政治套路的:皇帝登基前,大臣們往往要進行三次甚至多次請願活動,皇帝首先要謙虛的拒絕幾次,表現出這不是我想要的,最後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即位。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打敗項羽後,群臣都勸他當皇帝,當時還是漢王的劉邦說,別鬧,我的德行不足以擔當起這個虛名。然後群臣又都哭著說,您功勞辣麼大,就應該當皇帝,您要是不當皇帝,我們死給你看!劉邦讓了三次,原文說“漢王三讓,不得已……”,最終在“三讓三虛”下當了皇帝。

漢高祖死後,呂後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史記·孝文本紀》記載,呂後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然後打算迎立代王劉恒入京為帝。代王一到京城,大臣們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紛紛來勸代王即天子之位。代王說,不行啊,我沒有才能,幹不了這種大事,你們再找找,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人吧。大臣們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堅決請求:我們的心中隻有你,你是我們心中的唯一候選人。他又謙讓了兩三次,原文說“代王西鄉讓者三,南鄉讓者再”,最後才即位做了天子。

當然,後世更有甚者,還有為自己加戲的,比如黃袍加身的趙匡胤,你們這些壞人,趁我喝醉了把黃袍披我身上,這不是害我嗎?無奈,我隻能不得不當皇帝了。這樣“害”別人當皇帝的還不少,明朝的燕王朱棣攻打下南京後,諸王群臣紛紛上書勸燕王朱棣登基,朱棣先是推辭了,自己來南京不是為了要想當皇帝,而是來給朱元璋上墳的。結果到了上墳那一天,群臣為他又準備好了道具——玉璽,然後群臣一起跪在地上喊他“萬歲”。“萬歲”哪是隨便叫的,朱棣表現出“無辜”的樣子,我本來就是想來上個墳,可是現在建文帝也不知道去哪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就先當這個皇帝吧,等找到建文帝再說。

直到近代,這樣的戲還在上演,袁世凱在當皇帝前,國會中的一些成員以及籌安會,還有什麼妓女請願團,乞丐請願團等社團團體,跪呈勸進表,請求袁世凱俯順民意,早正大位。袁世凱很配地揖讓,假惺惺地說“本大總統認為改革國體,不合時宜”。為了顯示“民主”,後來又召開國民代表大會,內定各省國民代表,又在監視下投票,參政院統計的最終結果是:全國參加投票者1993人,讚成帝製為1993 票,無一人反對,無一票作廢。袁世凱又經過多次揖讓,才最終接受了皇帝的尊號。

在文獻上,也確實存在著有人是真不願意當皇帝的記載,比如許由,據說帝堯曾想把君位傳給他,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他還跑到河邊洗自己的耳朵,認為這話汙染了自己的耳朵,說這話就是在侮辱自己。在中國曆史上,據《尚書》的記載,堯舜禹時代還曾實行過“禪讓”製度,電視劇《司馬懿》還沒演到曹丕當皇帝,史書記載,後來漢獻帝被迫“禪讓”皇位給曹丕,《三國誌•魏書•文帝紀》裴注引《魏氏春秋》說曹丕受禪當了皇帝後,顧謂群臣曰:“堯舜之事,吾知之矣!”我今天算懂得了,原來堯舜“禪讓”是這麼回事啊!這句話可真是意味深長。

微信公眾號:九九講故事

最後更新:2017-08-22 09:19:52

  上一篇:go 王俊凱萬千寵愛,王源負麵纏身,千璽沉默,組合都是紅花綠葉配?
  下一篇:go 背鍋、遭封殺、煳成18線,郭敬明事件受傷最重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