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Pro 7:黄章的新衣
2017年对魅族不是一个好运的年份。
今天是2017年7月26日,在今天之前,魅族已经7个月未发布旗舰机型。在双摄已经成为旗舰标配的今天,魅族还没有一台符合这一标准的机型推出。
看看魅族在售的机型:Pro 6发布于2016年4月,距今已有1年零3个月时间;MX6发布于2016年7月;Pro 6s和Pro 6 Plus发布于2016年11月,仅仅是对Pro 6的简单修补版本。即便如此,这个修修补补的小改版机型也已经发布超过了8个月之久。
这对于曾被业内称为专业演唱会厂商的魅族来说,未免过于不寻常了一些。
相比2015年,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倒退。
反观2015年的魅族。MX5打出了1799的好牌,一举攻克小米制定的1999价格壁垒。一时间小米华为不管出什么机器,微博的评论里都充斥了魅友们1799的刷屏;
随后推出的金属+指纹识别机魅蓝metal,更是开启了金属指纹机的千元时代,也顺便碾压了锤子科技刚刚发布的坚果一代。下半年推出的Pro 5更是站上了2799的价格带,采用了三星最顶级的SoC。而饱受高通810发热困扰的小米甚至拿不出可以应对的机型。
魅蓝metal
2015年,魅族销量冲至2000万台,同比去年增长350%。这无疑是魅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这背后当然有阿里入股之后对赌的压力,也带来了巨大的亏损,但是至少在产品策略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进取的,卓有成效的魅族。
到了2016年,魅族忽然放慢了脚步。Pro系列抢掉了MX系列的风头,单价拉高了,存在感却前所未有地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魅蓝系列的机海发布。在渠道策略上开始往线下倾斜的魅族,推出了多款针对线下的机型。由于线下需要的高毛利,这些新机型不再具有魅族之前产品所拥有的高性价比,也就不再能引起线上“发烧友”的关注。
百度指数显示,2015年魅族的平均搜索指数是100,000 左右,2016年则跌到了80,000上下。2017年上半年,更是低至48,808,不及2015年的一半。
2016年底,在知乎的一个关于魅族2016年产品战略的问题下,魅族时任营销副总裁李楠坦然承认了2016年魅族的问题。
产品不够聚焦,产品力不够突出,这是2016年魅族遇到的问题。我们看一下魅蓝的产品线长度:
魅蓝在售型号已经多达9款。而小米的红米经过战略转型之后,仅剩下了3款机型:
然而恰恰是战略聚焦后的小米,在2017年的上半年实现了销量逆转,在618期间更是把红米Note 4X卖成了最畅销单品。
为何经过了2016年的失误,魅族到了2017年仍不见动作呢?
四个字,内忧外患。
先说外患。很简单,拖住魅族脚步的公司,叫做联发科。
2016年还凭借P10风光无限的MTK,忽然在2017年哑了火。P10的接班者P20不支持双摄,而2017年前后推出的所有旗舰机里,除了三星有这个胆量不出双摄之外,几乎所有的厂商旗舰机全部都是双摄配置。锤子科技更是推出了1499的双摄坚果Pro,虽然拍照效果扑街,但丝毫不改变它成为锤子历史上最热卖机器的事实。
一个毫无疑问的趋势就是,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双摄是毫无悬念的必需品。
支持双摄的P25变成了魅族接下来中高端手机的SoC唯一选择。
然而P25无情地跳票至今。双摄最为麻烦的就是算法,MTK投入了大量资源做的算法效果却一直无法令人满意。就这样一拖再拖,生生让Pro 7错过了四到六月,这个原本魅族上半年惯例的旗舰机发布时机。
至于内忧,我所知并不太多,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爆料】前“华为爵士”挤开李楠,这只是魅族剧变的序曲而已
不论如何,魅族的新机Pro 7今天终于发布了。
正如前一段时间网上的泄露图,魅族开创性地在手机的背面开了一块AMOLED的副屏幕,称之为“画屏”。借助这个副屏幕,可以显示一些通知、天气、日期等辅助信息,还可以看看步数,显示漂亮的壁纸,手势拍照等等功能。
是独一无二的创新吗?是的。毕竟没有别人做过。
是有价值的创新吗?不是。
我先说结论吧:
魅族Pro 7 的“画屏”,是最典型的,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创新。
在一个完整的一体成型的金属机身上开一个方形的槽,强行塞进一块长型的AMOLED屏幕。在手机交互和使用范式已经几乎确定的今天,强行给手机的背面增加了大量多余的交互设计。
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画屏呢?
魅族给的解释是:日常生活中手机大量的提醒导致我们需要反复打开手机,这甚至变成了一种焦虑,而通过这个副屏幕,你可以接受所有的推送和通知,并根据重要程度决定是否开启主屏还是忽略。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副屏查看天气、时间、日程等等。甚至可以自拍哟!
典型的伪需求。
现在已经是2017年。早就已经过了讨论“手机是否影响了我的生活”的阶段了。不管你是否接受,手机早就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些推送和通知消息也是如此。它们并不是“打扰”,他们是手机交互的一个很正常的组成。
现代手机的UI系统几乎都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消息处理方式,可以让你给不同应用的推送进行优先级分级,也可以让你方便地设定免打扰模式,以免意外的消息通知在关键时刻打扰到你。
这才是消息通知应该被管理的方式,而不是换成在手机背面的一个尴尬1.9寸小屏幕里出现。
试问在副屏幕里出现的消息通知,为何就比主屏幕更加不打扰呢?
在不适宜看手机的场合里,一块AMOLED的副屏反复亮起,难道就是适宜的吗?
请问当用户在“画屏”看到这样的信息时,如何才能优雅从容,如何才会不焦虑?
恰恰相反,在副屏幕里看到重要信息时,用户反而会更焦虑,必须将手机翻转解锁阅读信息,反而更加打扰,更加麻烦。
“这似乎是为了解决一个麻烦而制造另一个麻烦”呢。
作为“画屏”存在的最主要理由似乎已经毫无道理。那么辅助的画屏自拍、画屏手势和画屏壁纸又有多少价值,我都懒得展开港了。相信聪明如你应该能自行脑补。
那么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画屏呢?
真正的原因可能很简单:因为黄章老板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开天辟地的设计。
看了发布会的同学们应该注意到了,Pro 7是魅族与着名设计公司Frog Design联合设计的。
并且是在8个原型设计中精选出来的这个画屏设计。
以我多年和设计公司打交道的经验,事情很可能是这样的。(以下为无责任脑补)
黄老板说,我要一个独一无二,开天辟地的设计。你们搞不出来没关系,我们找最好的设计公司一起搞。
设计公司是做什么的呢?
一个好的设计公司,从来都是什么都做的。昨天设计电冰箱,今天就可以设计智能手机。
往好处说,这样可以获得更多设计灵感,产生更多通感设计:你看魅族Pro 7的画屏,看起来多像智能冰箱上的小屏幕啊!
往坏处说呢?你如何指望一群毫无手机工业设计经验的设计师能够从无到有做出有开创意义的新机型,新交互呢?
(请不要跟我说乔布斯了,永远不要用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个例来替代一个群体。再说了,乔布斯可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设计公司职员,他是一个天才的产品经理。这里不展开了。)
所以,找设计工作室,哪怕是业内最顶尖的,他们也只会给你8个天马行空的飞机稿,解决一些虚无缥缈的“痛点”,或者至少看上去无比惊艳。
一旦落到工程实践,你就会发现这些设计要么难以量产(比如老罗的Smartisan T1),要么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外行永远找不到真正的痛点所在。
但是这不影响这个创新的“独一无二”啊。
于是,黄老板从8个原型机里,选中了这个开了小窗的“画屏”。
不得不佩服魅族的研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真就把它做出来了。
可惜啊,这种为了让老板开心而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创新,终究还是出现在了魅族的身上。
我以为只有联想这样的企业才会产生这样奇葩的产品,我以为Moto Z就是业界最后一个笑话了,没想到啊。
说到这里吐槽还未结束。
金属拉丝的中年人审美,我就先不吐槽了。
中端SoC的P25放在高端的Pro系列上,也不是最大的问题。
被MTK拖了几个月才上市的确是时运太差,但是硬要说X30有多短板,我看也没那么严重。
双摄的规格停留在2016年的华为P9上,我都觉得可以接受,毕竟P9的拍照效果还算有口皆碑。
直到看到定价,我才彻底无语。
P25芯片的入门款Pro 7,搭载emmc的闪存,2888元起。
晴天霹雳。
那个1799仗剑天涯的魅族不在了。那个1099引领指纹金属千元机的魅族不在了。那个做产品策略和定价头脑无比清晰精准的魅族不在了。
是什么给了魅族如此的自信,认为自己的创新可以有溢价存在?
过去10年血一般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难道还需要再重复一遍,即使初代的iPhone也不敢有任何溢价的故事吗?
还要再讲一遍老罗为什么一直定价失误吗?
一个企业,最终决定成败的,负责任和扛雷的,永远是它的最高领袖,老板。
魅族出现如此巨大的产品战略失误,我只能把所有锅都推给黄章老板来背了。
在我的眼里,此刻的黄章,就像穿着一件隐形新衣的皇帝。
“快来看我的Pro 7。是不是很华丽?”
托马斯白
和托马斯白一起了解
那些有趣的人和事
最后更新:2017-09-04 13: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