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數據金融中心崛起:貴州落子大數據
中國大數據金融中心崛起
如今,已然搶跑兩年多的“大數據”,成為貴州金融發展的基石,成為撬動大西南經濟發展的杠杆。
對貴州而言,貴州落子大數據,大數據引導金融發展,大數據建立信用體係,大數據健全和完善金融風控機製,與中國經濟向“創新、綠色”的方向轉型思路不謀而合。
事實上,貴州已將構建綠色金融服務體係納入“十三五”金融業發展專項規劃,將建立起集綠色金融交易中心、生態支行、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小貸、綠色擔保為一體的綠色金融支持體係。
當中的重要載體,便是貴州金融城。在省市區指導下,由貴州首家上市房地產企業中天城投開發建設的貴州金融城,是貴州省“引金入黔”戰略的核心工程,也是“十三五”規劃中的重點打造項目,成為推動貴州省金融業提速發展和將貴陽建設成為在西部地區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中心的切實載體。
就在出國考察前的兩周,陳剛調研了貴州金融城建設情況,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強調省市區整體布局、整體思考、整體謀劃思路下,貴州金融城要突出大數據金融特色。“貴州金融城要圍繞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按照陳敏爾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步伐、強力推進,”陳剛強調,貴州金融城還要從注重建設轉向建設和發展並重,把招商、環境營造、配套服務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進一步清晰發展定位,要突破傳統金融城發展思路,積極適應互聯網、大數據特征,形成新的發展模式和業態,建成以大數據金融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特色金融中心”。
貴州財經大學貴陽大數據金融學院院長王作功認為,人才是推動貴陽大數據金融持續發展的“清泉活水”“大數據+金融+產業”融合式發展是貴陽大數據金融產業的方向。
這當中,產業升級是貴州金融城的核心目標。根據陳敏爾書記提出的“適應新常態,貫徹新理念,開創新局麵”的發展戰略指導,在金融服務業發展方麵,貴州目前通過發展大數據金融、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等創新金融,已達到發展特色金融的領先條件,因此貴州金融城將在此契機上,以新金融業態為突破口,快速做大規模,實現彎道超車,力爭成為麵向西南,服務西部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金融中心。
如果說產業升級是貴州金融城的理念和目標,那規模升級則是實現目標的條件。為全麵建成貴州金融城,引入更多的金融區域性總部落戶金融城,爭取國家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股份製銀行在金融城設立分支機構,政企合力將打通金融上下遊產業鏈條,完善金融業生態布局與建設,吸引國內外各類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金融、眾籌金融、普惠金融、大數據金融等金融企業聚集。按照規劃,貴州金融城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各類型的金融機構聚集達到200家,稅收占比達到全市金融稅收比例50%以上。
時至今日,貴州金融城這個規劃總用地約200公頃、總建築麵積約78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50億元、擁有40餘棟超高層5A甲級寫字樓,分為四期開發建設的龐大產業聚集區,經過3年多的發展,已形成“一體兩核四配套”的完善金融規劃布局。
目前,已有150餘家家金融、類金融及金融服務性企業簽約入駐貴州金融城,其中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貴陽銀行、省農信社、貴陽農商行、中國人壽壽險、中國人壽財險、太平洋壽險、太平洋財險、中國人保財險、天安財險、國元農業保險、華安保險等19家銀行、保險的貴州總部今年起將陸續完成進駐工作並投入使用。此外,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互聯網金融特區、眾籌金融交易等也已入駐貴州金融城,並吸引了逾100家P2P業務、眾籌金融、大數據征信、移動支付等創新金融企業入駐,一條完整的金融產業鏈已基本成型。
貴州省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省金融辦十分重視貴州金融城建設,希望建立高效的工作對接機製,建設金融俱樂部,建立金融發展基金,把金融城建設成為金融機構和新興金融業態聚集地、金融創新政策試驗區、大數據金融創新聚集區,到2020年打造成為貴州金融業的核心增長極”。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7-20 23: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