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市場網絡安全調查報告:中國安全預算投入排第二
五大亞太市場近一半企業認為,不了解網絡安全態勢的員工對公司構成的安全威脅最大,超過了外部供應商帶來的安全威脅。
網絡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對500名來自新加坡、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的調查對象進行調查後發現:
67%的調查對象表示內部威脅(例如員工未經授權下載附件和軟件)極有可能是企業麵臨的網絡安全威脅。
47%的調查對象認為,員工缺乏網絡安全意識是企業麵臨的最大網絡安全挑戰。
36%調查對象認為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帶來的挑戰最大;而31%則認為最大的網絡安全挑戰是雲遷移。
29%的調查對象認為,遺留IT係統是公司麵臨的最大網絡安全挑戰,而25%則表示缺乏管理支持。
46%的調查對象表示,順應不斷變化網絡安全形勢是確保企業安全的主要障礙。41%的調查對象認為,缺乏IT安全專業人才是最大的障礙,而36%的調查對象則表示預算不足是軟肋。
安全預算增減情況
這份調查研究顯示,74%的調查對象將5%-15%的IT預算用於網絡安全。金融公司(員工數超過500)投入的網絡安全預算占IT預算的86%。
66%的調查對象表示,所在企業過去一年增加了IT安全預算。
92%的印度調查對象表示增加了網絡安全預算投入,之後是中國內地:78%,中國香港:52%(今年有所增加),澳大利亞:50%。
值得注意的是,33%的醫療保健機構表示,IT安全預算相比前一年有所減少。
安全措施投入調查
中國97%的調查對象表示,所在組織機構設專門的網絡安全團隊,印度為95%,新加坡為86%。
亞太地區公共部門的組織機構中,97%擁有專門的IT安全團隊,90%的金融企業擁有IT安全團隊。
58%的調查對象認為,檢測與響應方法比預防更重要。此外,69%的調查對象采用了反病毒工具,而67%使用了防火牆,53%則使用了垃圾郵件過濾器。
但隻有27%的調查對象采用雙因素身份驗證,25%采用了反勒索軟件工具,22%使用了生物識別技術。
研究顯示,過去一年,46%的調查對象經曆了1-10起黑客事件,6%至少經曆11起此類事件,48%表示組織機構未遭受黑客攻擊。
經曆過網絡安全事件的組織機構中,16%的調查對象預計經濟損失不超過1萬美元(約合6.76萬元),17%表示經濟損失介於1萬與5萬美元(約合33.8萬元)之間,而3%表示網絡安全事件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100萬美元(676.5萬美元)。
網絡威脅不是增加預算就能解決的問題。企業領導團隊支持組織機構的網絡安全工作,並讓公司員工了解威脅形勢,從而實施更有效的政策應對網絡安全威脅。包括員工安全意識教育。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7-24 1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