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e 4.0參考指南:精益軟件與係統工程的規模化敏捷框架》SAFe基礎
SAFe基礎
1.1 精益–敏捷領導者
領導者就是那些知曉方法、勇敢踐行、引領方向的人。
—— 約翰C.麥克斯維爾。
摘要
SAFe的哲學理念很簡單:作為團隊的推進者,精益–敏捷開發方法的采納、成功運用和持續改進的最終責任是由企業的管理層、領導人和高管們來承擔的,隻有他們可以改變和持續改進大家所使用的係統。要做到這一點,領導者必須接受培訓,並成為培訓師,用學習者的方式思考和處理問題。許多領導者需要采用新的領導風格,也就是真正的教導、授權和激發個體成員及團隊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
雖然有些管理角色和頭銜並未明確出現在SAFe全景圖中,但是他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提供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和必要的支持,來幫助企業實現其使命。本章將介紹精益–敏捷領導者的原則。
詳述
SAFe精益–敏捷領導者是終身學習者和老師,他們通過理解和展示精益–敏捷思維、SAFe原則和係統思考,幫助團隊構建更好的係統。這些領導者的行為表現如下。
#1——引領變革
引領一個組織向精益–敏捷的行為、習慣和成果進行變革的工作,是不能委派給他人的。當然,精益–敏捷領導者要表現出變革的緊迫性,與大家溝通變革的必要性,創建一個成功變革的計劃,理解和管理變革的流程,當問題出現時及時進行處理和解決。他們具備組織變革管理的知識,同時以係統的視角對待轉型的實施。
#2——知曉方法,強調終身學習
創造一個促進學習的環境,鼓勵團隊成員與客戶和供應商建立關係,並給團隊成員更多的展示空間。努力學習和理解新的開發方法,包括精益、敏捷和現代管理實踐。建立和培養正式及非正式的學習與改進小組。博覽群書,擴大閱讀的廣度,與他人分享閱讀觀點,並在相應的環境中發起讀書俱樂部活動。
允許員工自己解決問題。幫助員工識別問題,理解根本原因,找到解決方案,並且提供組織支持。當員工和團隊犯錯誤的時候,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隻有這樣才能做到持續學習。
#3——發展員工
采用精益的領導風格,專注於開發團隊成員的技能和職業發展路線,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技術專家或任務協調員。創建一個對成功共同負責的團隊。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同時發展員工的能力,增強員工的投入與承諾。尊重員工和企業文化。
#4——鼓舞和遵循使命,最小化約束
通過最小化的、明確的工作需求,實現使命和願景。去除那些消極的政策和流程。基於價值構建敏捷團隊和版本發布火車。理解自組織、自管理的團隊的能力。創建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大家學習、成長和相互影響。為每個價值流構建一個經濟視角的框架,並告訴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
#5——去中心化的決策
(更多信息可參考2.9節。)
建立一個決策框架。通過設定使命、發展員工、教授問題解決等,對團隊進行授權。領導者主要負責製訂和傳達戰略層麵的決策,這些戰略決策通常不會經常發生,一經製訂將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也會對經濟收益產生重大的影響。除了這些戰略層麵的決策,可以把其他決策授權給團隊分散進行。
#6——釋放知識工作者的內在動力
(更多信息可參考2.8節。)
理解薪酬在激勵知識工作者中的作用。創造一個相互影響的環境。消除任何可能導致內部競爭的基於目標管理(MBO)方法。改造人員評估體係以支持精益–敏捷原則和價值觀。提供使命感和自主性,幫助員工實現對新技能的學習和提升已有的技能。
開發經理的角色
作為精益和敏捷開發原則的一個實例,SAFe所強調的價值觀包括:盡可能自治、自組織、跨職能團隊和敏捷發布火車。SAFe支持一個學習型的管理組織架構,包括得到授權的個人和團隊、快速和基層的決策。以往在傳統方式中對員工每天具體活動的指導就不再需要了。
然而,員工仍然需要有人幫助他們的職業發展,設定和管理期望及薪酬,並提供積極的輔導,以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業務能力、個人和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有效的職業目標。員工同樣有權利成為一個高績效團隊中的一員。
此外,敏捷發布火車(ART)是自組織的,並沒有獲得獨立的財務預算,也不能獨立定義自己的使命。因為它是實現戰略的一個要素,所以這仍然是一項管理責任。
在傳統的方式中,以上大部分責任是由開發經理這種傳統角色來承擔的,在采用了精益–敏捷開發方法後,這些責任其實並沒有消失。在SAFe中,這些職責就落到了那些在新的環境中,能夠適應、調整和成長的人身上。
責任
開發經理(或是負責係統開發的工程經理)是一位管理者,他能夠展現以上提及的精益–敏捷領導力的原則和實踐。此外,管理者負有對其直接下屬進行輔導和個人職業發展的責任,也負責消除障礙,並積極地參與到員工的係統開發工作中。他們對於價值交付負有終極責任,以下是對於開發經理責任的總結。
人員和團隊發展
吸引、招聘和留住有能力的員工
建立高績效團隊,為員工和團隊建立使命和目標
指導員工的個人職業發展
傾聽和支持團隊進行問題識別、根本原因分析和決策製訂
參與製訂和管理員工的福利、補貼和晉升製度
消除障礙並參與係統開發和實踐,支持精益–敏捷開發
對於團隊人員分配進行巧妙的控製,處理團隊無法解決的問題,必要時引導個人改變
評估績效,包括團隊的輸入;提供管理者的輸入、指導和糾正措施
作為團隊的敏捷教練和顧問
一方麵保持與團隊足夠接近,從而可以為團隊提供幫助,成為一名勝任的管理者;另一方麵與團隊保持適當的距離,為團隊留出空間,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項目群執行
幫助建立敏捷裏程碑和路線圖,以及團隊建設的計劃
幫助開發、實現和傳達經濟有效的框架
參與檢視和調整工作坊
保護團隊免受不相關和不必要的幹擾
協助發布火車工程師(RTE)和價值流工程師(VSE),進行項目群增量(PI)計劃準備會議,以及PI計劃前、後會議
參與PI計劃會議、係統演示和解決方案演示
建立與供應商、分包商、谘詢顧問、合作夥伴、內部和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合作關係
為團隊和敏捷發布火車提供必要的資源,從而成功實現其願景和路線圖
協調一致
與發布火車工程師、價值流工程師和係統的利益相關者協作,確保戰略主題的統一和有效執行
與係統架構師/工程師、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PO)協作,建立其清晰的內容權
威性
不斷地協助多個團隊之間對係統使命和願景的協調一致
幫助確保業務負責人(BO)、共享服務團隊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參與
透明
創造一個“事實友好性”的環境
提供自由和安全,讓員工個人和團隊能夠自由創新、實驗,甚至偶爾失敗
與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進行開放和坦誠的溝通
確保待辦事項列表和信息雷達對每個人都清晰可見
賦予生產力、質量、透明度和開放性比內部政治更大的價值
內建質量
理解、教授或發起技術能力開發,從而支持高質量的代碼、組件、係統和解決方案
培養實踐社區(CoP)
理解、支持和應用敏捷架構?
參考資料
[1] Manifesto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https://agilemanifesto.org/.
[2] Reinertsen, Donald. The Principl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Flow: Second Generation Lean Product Development. Celeritas Publishing, 2009.
[3] Rother, Mike. Toyota Kata: Managing People for Improvement, Adaptiveness, and Superior Results. McGraw-Hill, 2009.
[4] Liker, Jeffrey and Gary L. Convis. The Toyota Way to Lean Leadership: Achieving and Sustaining Excellence Through Leadership Development. McGraw-Hill, 2011.
1.2 實踐社區
聰明的人會從自己犯的錯誤中學習,更加聰明的人會從別人犯的錯誤中學習,最聰明的人會從別人取得的成功中學習。
—— 約翰 C. 麥克斯韋爾改編的禪宗諺語
摘要
實踐社區(Community of Practice,CoP)是指在企業或者項目群的環境中,由團隊成員和相關專家組成的非正式的組織,其使命是在某個領域中或者一些相關領域中進行實踐知識的分享。實踐社區既不是新興事物,也不是敏捷開發所特有的。然而,通過精益的方法來協調優化價值流的交付是很有意義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常會讓精益企業從垂直的職能型組織,轉型成更加靈活的基於橫向業務的組織,這樣可以更快地交付價值。此外,SAFe在價值流內建立了持續的敏捷發布火車,敏捷發布火車由團隊成員組成,並延續較長時間。在同一個組織中,工作在不同的項目群中的成員可能來自相同的部門,他們會經常見麵溝通,而且由管理者和領域專家帶領,提升相應的專業技能,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否已經組建起基於橫向業務的組織結構),團隊成員將如何工作呢?讀者可以參考SAFe網站的CoP相關內容。(也可以參考Spotify公司的“行會”,參考資料[1]。)
詳述
精益–敏捷提倡跨職能的團隊和項目群,可以促進企業級價值交付。同樣,精益思想強調圍繞價值流將具備不同技能的人員組成團隊。然而,開發人員需要與團隊內外的其他開發人員進行交流,測試人員也需要與其他測試人員交流,產品負責人也需要與其他敏捷團隊的產品負責人交流,等等。這對於在不同人員之間,將他們的經驗和實踐知識加以充分利用,顯得十分重要。這同時也驅動了工藝的改進和持久知識的獲取,並促進了新方法和新技術的采用。
實踐社區支持這種跨團隊的溝通,在職能團隊和組織之間,通過非正式的工作小組進行有效的知識分享和探索,如圖1.2-1所示。
組織一個實踐社區
精益企業有能力識別那些可以通過實踐社區獲益的相關領域,當這些實踐社區建立後,企業將對其進行培育和支持。
實踐社區可以是臨時組建的,但同樣需要進行組織協調。實踐社區可能是永久的,也可能是臨時的,可以根據當前的需要和環境進行組建或者解散。例如,一個自動化測試實踐社區可能會包含測試人員和開發人員,他們都對提升這方麵的技能感興趣。一個架構和設計實踐社區可能會采用相關的實踐,諸如浮現式設計、意圖係統架構、持續集成和重構,它也可以支持構建和維護架構跑道,為測試和部署考慮相應的設計,也可以涉及舊平台的取代,等等。還有可以圍繞著敏捷教練、持續集成、持續交付、編碼標準和其他新實踐與新流程建立起來的實踐社區。同樣,來自不同敏捷團隊的Scrum Master,可能會組成一個實踐社區,用以交流如何構建一個高效生產力敏捷團隊的最佳實踐和經驗。
運營一個實踐社區
實踐社區可以根據成員的知識專業性進行定義。通常,每個實踐社區都有特定的學習目標、路線圖和待辦事項列表。因為實踐社區的成員可以擔任不同的角色,有時也會出現新的需求,或者有些成員希望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知識,所以,實踐社區的成員是流動和變化的。實踐社區也可以自發地形成和發展,雖然有時候會有一個領導者或者Scrum Master(等同於Spotify中的行會協調人的角色)進行組織協調,但實踐社區基本上是高度自組織的。不同的實踐社區可以定期交流,組織知識交流會,並維護和發展自己的社區網站,把知識係統化地記錄在內部wiki係統上。隻要成員覺得能學習知識或者能貢獻知識,實踐社區就可以存在。
然而,實踐社區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學習知識和交流經驗,而不是協調工作中的依賴關係和當前任務的執行。
例如,一個Scrum Master的實踐社區可以組織學習引導技術,而實際的協調工作和依賴關係管理,也可能是實踐社區中的這些Scrum Master通過Scrum of Scrums會議進行的。
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創新與計劃迭代(SAFe中的IP迭代)都是實踐社區進行學習分享的最佳時機,同時也包含其他的一些活動,比如編碼道場、教練診所等。
精益–敏捷領導者需要鼓勵和支持員工的改進意願,因為這對企業有幫助,也對構建知識工作者的內在動力有幫助,同時也在SAFe的第9個原則裏有清晰表述:去中心化的決策。
參考資料
[1] Scaling Agility @ Spotify with Tribes, Squads, Chapters, and Guilds. https://dl.dropboxuser-
content. com/u/1018963/Articles/SpotifyScaling.pdf.
1.3 SAFe的核心價值觀
尋找那些與你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大家一起去征服世界。
——約翰·拉岑貝格
摘要
核心價值觀是個人或組織的基本信念,它是指引行為的指導原則。核心價值觀可以幫助人們明辨是非,可以幫助企業聚焦在正確的道路上以實現其業務目標,並且創建一個堅實恒定的指南。
精益–敏捷思維、精益–敏捷領導者、SAFe的原則,以及精益–敏捷開發帶來的廣泛益處,這些因素在SAFe的順利實施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SAFe提倡、支持和遵循四項核心價值觀:協調一致、內建質量、透明和項目群執行。如果一個企業能把這四項事情做好,那麼就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詳述
SAFe是基於精益和敏捷原則的,所以兼具深度和廣度。雖然精益和敏捷的原則是SAFe建立的基礎,但是SAFe自身是站在什麼立場上的呢?SAFe堅持四項核心價值觀:協調一致、內建質量、透明和項目群執行。
下文將分別描述每一項價值觀的內容,如圖1.3-1所示。
協調一致
運營企業就像駕駛汽車一樣,如果不能保持協調性,就可能會導致很多問題。比如,操控方向和根據方向變化進行響應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參考資料[1])。即便是每個成員都清楚目標,但如果缺乏整體的協調一致,汽車也不太可能把他們帶到目的地。
協調一致的擴展。能夠處理業務場景的快節奏變化、應對紛繁複雜的競爭、協調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團隊,這些都是企業運行的必要條件。盡管向敏捷團隊進行授權的做法很好(甚至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無論敏捷團隊有多麼優秀,企業的戰略和協調一致絕對不是僅僅把每個團隊的情況進行簡單的疊加。相反,協調一致必須要基於企業的業務目標。以下是SAFe所支持的一些保持協調一致的方法。
從投資組合的戰略層出發,映射到戰略主題和投資組合待辦事項列表,然後通過願景、路線圖和項目群待辦事項列表向下傳遞,直到團隊待辦事項列表。所有這些內容都是可視化的、可討論的、可解決的、可獲知的。
對於工作內容負責的授權角色有非常清晰的線路,從投資組合層出發,涉及主要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管理者的角色,一直延伸到團隊層級產品負責人角色。
對交付的期望和承諾,是通過PI目標和迭代目標進行協調同步的。
通過確定的節奏和同步機製確保協調一致,或者僅在合理的財務狀況和時間範圍內,可以做適當的調整。
項目群架構、用戶體驗指導和組織治理,有助於確保解決方案的技術性、健壯性和可擴展性。
基於當前的狀況和變化的環境,使用精益的優先級排定方法,可以保持利益相關者持續地、認同地、滾動式地參與優先級排序。
但是,協調一致並不意味著,也不鼓勵命令和控製。相反,它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基礎,企業的業務目標和成果是持續關注的焦點。它還鼓勵去中心化的技術和財務決策,從而讓具體執行價值交付的實施者可以更好地做出本地化的決策。
內建質量
內建質量能確保解決方案中的每一個要素都符合質量標準,質量並不是“後來增加的”。內建質量是精益開發流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質量,組織的運行可能伴隨著大量的沒有經過測試和驗證的工作,這可能會導致過度的返工和更慢的交付速度。毫無疑問,內建質量對於大型係統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質量是強製性的。
軟件
在複雜的解決方案中,軟件功能經常代表著一個快速變化和逐漸增長的高投入領域。此外,由於大部分工作是非常複雜和手工執行的,所以這是解決方案產生很多缺陷的根源。相對低成本的變化可以鼓勵快速適應,這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不加以重視,軟件設計可能會被快速腐蝕,從而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和開發速度。
簡單地說,你不能擴展那些蹩腳的代碼。敏捷宣言明確提出專注在質量上:“堅持不懈地追求技術卓越和良好設計,敏捷能力由此增強”(參考資料[2])。為了解決麵對快速變化的軟件質量問題,軟件從業人員已經發展和演進了許多有效的實踐,其中有許多實踐也是被極限編程強烈推薦的。這些實踐是:
1.測試先行:測試驅動開發(TDD)、接收測試驅動開發(ATDD)和行為驅動開發(BDD)
2.持續集成
3.重構
4.結對工作
5.共同所有權
硬件
同樣,沒有人能夠擴展蹩腳的組件和係統。硬件元素(如電子、電器、流體力學、光學、機械、包裝、熱學等)都很少涉及“軟性”元素。硬件中的缺陷會帶來更高代價的變更和返工成本。以下做法可以避免這些缺陷:
頻繁的設計周期和集成(參考資料[3])
協同設計實踐
基於模型的係統工程
基於集合的設計
對開發和測試基礎設施進行投入
係統集成
最終,不同的組件和子係統(軟件、固件、硬件和其他元素)必須共同協作,從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級的行為。支持解決方案級質量的實踐包括:
頻繁的係統和解決方案級的集成
對於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在解決方案級的測試
係統和解決方案演示
透明
解決方案的開發是很困難的,工作往往會出錯或者無法按計劃進行。如果沒有透明性,就很難找到事實,也很難完成工作。如果沒有透明性,就隻能基於假設做出決策,也缺乏數據的支持。沒有人能解決這些謎團。
因此,就需要信任。因為沒有信任,就沒有人能夠建立高績效的團隊和項目群,也無法建立(或重建)信心以做出和履行合理的承諾。信任表現在,當進行集成的時候,一方完全信賴另一方的工作,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沒有信任,工作環境中就會缺少很多樂趣和激勵。
建立信任是需要時間的,透明性是建立信任的推動因素。SAFe可幫助企業實現透明性:
企業高管、投資組合經理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可以看到投資組合看板和項目群待辦事項列表,他們對於每一個發布火車的PI目標都有清楚的認識。
項目群可以清楚地看到團隊待辦事項列表,也可以看到其他項目群的待辦事項列表
團隊和項目群會做出短周期、明確和可視化的承諾,並且兌現這些承諾。
項目群檢視和調整可以邀請所有利益相關者,一起進行經驗教訓總結。
團隊和項目群可以清楚看到業務及架構史詩看板係統,他們可以知曉企業的目標方向。
狀態報告是基於對可工作係統的客觀度量進行的。
每一個人都能理解團隊和項目群的速度與在製品(WIP),企業戰略和執行能力是協調一致的。
項目群執行
當然,如果沒有團隊的執行力和持續的交付價值,SAFe中其他要素所發揮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了。因此,SAFe非常重視可工作的係統和所產出的業務成果。這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很多企業開始采用敏捷團隊進行組織轉型時,他們通常會在進行大型解決方案的交付過程中,處理可靠性和有效性問題時遭受挫敗。
敏捷發布火車的創建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且SAFe將實施聚焦在項目群層級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價值流的交付能力又依賴於敏捷發布火車的交付能力。
在團隊方麵,通過使用協調一致、透明性和內建質量,會讓團隊有一種“風從背後吹來”的感覺,從而讓團隊專注在向前的工作執行中。通過團隊的努力,解決那些複雜的難題,同時團隊可以把檢視和調整工作坊作為持續改進的基石。在這種方式中,團隊工作可以形成閉環,在每一個PI中執行得越來越好。
但是項目群執行並不僅僅是基於團隊、自下而上的。想要成功的擴展精益–敏捷的執行,不僅僅需要團隊的參與,也需要精益–敏捷領導者的積極支持,領導者能夠把內部領導力進行有效整合,使之麵向係統和客戶成果。這樣就可以為團隊和利益相關者創建一個持續的、有意義的工作環境。
以上就是成功的團隊和項目群的工作方式,這也是企業在員工參與、生產力、質量和上市時間等方麵獲得成功的原因,而且企業也願意繼續享受這個成功的過程!
參考資料
[1] Labovitz, George H. and Victor Rosansky. The Power of Alignment: How Great Companies Stay Centered and Accomplish Extraordinary Things. Wiley, 1997.
[2] AgileManifesto.org.
[3] Oosterwal, Dantar P. The Lean Machine: How Harley-Davidson Drove Top-Line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 with Revolutionary Lean Product Development. Amacom, 2010.
1.4 精益–敏捷思維
所有工作都始於精益–敏捷思維。
——SAFe 作者
摘要
SAFe基於一係列現代係統和軟件工程的新範式,包括精益和係統思考、產品開發流和敏捷開發。在團隊層級中,敏捷提供了必要的工具,授權並鼓勵團隊達到前所未有的生產力水平、質量和參與程度。但是,想要擴展到整個企業層麵,就需要一個更為廣泛和深入的精益–敏捷思維來支持精益和敏捷開發的執行。
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的大部分內容體現在SAFe的“精益之屋”中,它圍繞著6個關鍵組成部分:“屋頂”代表目標是交付價值,“支柱”通過對個人和文化的尊重、流動、創新,以及持續改
進,來支持目標得以實現。“基礎”代表精益–敏捷領導者提供的一切必要支持。
擁抱敏捷
此外,SAFe框架是完全基於敏捷團隊和領導者的技能、資質及能力構建起來的。雖然,對於敏捷方法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是敏捷宣言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價值體係,有助於敏捷方法發展成為主流的開發方法。
綜合以上思想,可以創建出精益–敏捷思維,它是新型管理方法和增強型文化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驅動成功轉型所需要的領導力,並有助於個人和企業實現其目標。
詳述
精益的SAFe之屋
精益思想雖然最初起源於精益生產(參考資料[1]),但精益思想的原則和實踐同樣可以應用於軟件、產品和係統開發中,其應用範圍是深遠和廣泛的。
例如,Ward(參考資料[2])、Reinertsen(參考資料[3])、Poppendieck(參考資料[4])和Leffingwell(參考資料[5])等人都描述了精益思想的各個方麵,他們把精益的核心原則和實踐付諸產品開發的環境中。綜合所有這些要素,受到豐田公司的精益之屋的啟發,我們提出了精益的SAFe之屋,如圖1.4-1所示。
目標——價值
精益的目標是毋庸置疑的:在可持續的最短前置時間內交付最大的客戶價值,同時向客戶和社會提供所能達到的最佳質量。高昂的士氣、安全的實施、客戶的滿意,這些都是更深遠的目標和收益。
圖1.4-1 精益的SAFe之屋
支柱1——尊重個人和文化
SAFe是一個規模化實施精益–敏捷開發的係統框架,但它自身並不參與實例化操作,也不完成任何實際的工作。而完全是由人來完成所有的工作,精益的SAFe之屋的基本價值是尊重個人和文化,人們被授權演進自己的實踐並進行改進提高。
管理者激發團隊成員思考,從而做出改變,也會指出應該做哪些改進。同時,團隊和個人也要學習問題解決和反思的技能,然後進行適當的改進提高。
文化是這種行為背後的驅動力,一個真正的精益組織要想演進,就需要文化的改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組織及其領導者就必須率先改變。文化和個人不單單是一個內部的組成部分,企業的文化可以延展較長的時期,涉及供應商、合作夥伴、客戶,以及更廣泛的社區關係。
哪裏有積極變革的緊迫性,哪裏就會逐步實現文化的提升。首先,理解SAFe的價值觀和原則;其次,實施SAFe的實踐;最後,交付積極的成果。文化的改變自然就會隨之而來。
支柱2——流動
成功實施SAFe的關鍵是建立一個持續的工作流動,基於持續的反饋和調整,並支持增量的價值交付。建立持續流動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有助於快速的價值交付、有效的質量實踐、持續改進,以及基於事實的有效組織治理。流動的原則體現在精益之屋的“流動”支柱中,它體現了SAFe精益–敏捷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通過各種實踐進行了實例化。這些原則和實踐包括完整的價值流、可視化和限製WIP、減小批次規模和管理隊列長度,以及基於延遲成本的工作排定優先級。精益也十分關注內建質量、快速反饋,以及識別和持續減少延遲成本與沒有價值的活動。
這些內容提供了一個能夠更好地理解係統開發流程的重要變革,通過提供新的思維方式、工具和技術,從而使領導者和團隊成員可以從基於“階段–門限”的流程,轉型成能夠更加持續地進行價值交付的流程。
支柱3——創新
盡管“流動”支柱構建了價值交付的基礎,但是如果沒有“創新”支柱,產品和流程都將停滯不前。“創新”是精益的SAFe之屋的關鍵組成部分。精益–敏捷領導者通過如下內容支持創新活動:
“走出辦公室”,進入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到現場感受價值交付和產品創建與使用(gemba)。正如大野耐一所說,“有用的改進不可能在辦公桌上發明”。
為員工提供創新的時間和空間,用於創新的時間必須有明確目標。創新很少出現在對資源的100%利用或者持續的“救火”工作中。SAFe的創新與計劃(IP)迭代就提供了這樣的創新機會。
應用創新財務會計方法(參考資料[6])。建立非財務的、真實有效的度量指標,從而提供對於創新中重要元素的快速反饋。
與客戶一起驗證創新,假如需要改變,不帶任何憐憫和愧疚。
支柱4——持續改進
第4個支柱是“持續改進”。通過這個支柱,引導組織經過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最終成為學習型組織。不斷的危機意識,可以促使學習型組織積極追求改進的機會。建議領導者和團隊成員會按照以下方法執行:
對組織和開發流程的整體優化,而非局部優化。
實事求是,快速行動。
使用精益工具和技術,確定無效性的根源,快速應用有效的對策。
在關鍵裏程碑上進行反思,以開放的心態識別和處理所有層級流程中的不足。
基礎——領導力
精益的基礎是領導力,這是團隊成功的根本推動力。SAFe的理念其實非常簡單:采納和成功實施精益–敏捷的終極責任,是由企業的主管、經理和高層管理者來承擔的。“這項責任是不能委派給其他人的”(參考資料[7],戴明),包括那些精益/敏捷倡導者、精益/
敏捷工作組、開發團隊、PMO、流程團隊、外部谘詢顧問或者其他第三方。想要取得成功,領導者必須接受這些新型創新思維方式的培訓,並展示出精益–敏捷領導力的原則和
行為。
精益思想與一般的敏捷實踐經驗有所不同。敏捷實踐通常是引入一個基於團隊的流程,而並不包含管理層,但這種情況不太容易進行擴展。所以,這就是傳統的敏捷方法和SAFe的一個顯著區別:
在傳統的敏捷方法中,管理層的職責僅僅是支持團隊,幫助團隊消除障礙。而在精益-敏捷開發中,希望管理者能夠領導團隊,擁抱精益的價值觀,有能力參與一些基礎實踐,主動消除障礙,在驅動組織變革和促進持續改進時扮演積極的推動者角色。
敏捷宣言
20世紀90年代,為了應對瀑布式開發方法所麵臨的挑戰,出現了很多更加輕量的、更加考慮迭代執行的開發方法。在2001年,倡導這些方法的思想領袖們聚集在美國猶他州的雪鳥小鎮,雖然大家所提出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與會者一致認為這些不同方法所遵循共同的價值觀和信仰,最終提出了《敏捷軟件開發宣言》(參考資料[8]),這是一個轉折點,它有助於統一方法,並開始在更大的範圍之內,推廣這些創新方法的益處。敏捷宣言包含了一組價值觀聲明和一組原則,如圖1.4-2和圖1.4-3所示。
圖1.4-2 敏捷宣言的價值觀
敏捷宣言通過各種各樣的敏捷方法,為有效的、授權的、自組織的團隊提供敏捷實施的基礎。SAFe將這個實施的基礎擴展到了跨團隊的級別,並應用精益思想理解和持續提升係統,從而支持多團隊的各項關鍵工作。
圖1.4-3 敏捷宣言的原則
參考資料
[1] Womack, James P., Daniel T. Jones, and Daniel Roos.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he Story of Lean Production—Toyota’s Secret Weapon in the Global Car Wars That Is Revolutionizing World Industry. Free Press, 2007.
[2] Ward, Allen and Durward Sobeck. Lean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Lean Enterprise Institute, 2014.
[3] Reinertsen, Donald G. The Principl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Flow: Second Generation Lean Product Development. Celeritas, 2009.
[4] Poppendieck, Mary and Tom Poppendieck. Implementing Lean Software Development: From Concept to Cash. Addison-Wesley, 2006.
[5] Leffingwell, Dean. Agile Software Requirements: Lean Requirements Practices for Teams, Programs, and the Enterprise. Addison-Wesley, 2011.
[6] Ries, Eric. The Lean Startup: How Today’s Entrepreneur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Radically Successful Businesses. Crown Business, 2011.
[7] Deming, W. Edwards. Out of the Crisis. MIT Center for Advanced Educational Services, 1982.
[8] Manifesto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https://agilemanifesto.org/.
1.5 SAFe的原則
人們常說:“我們的問題是不同的”,這其實是最常見的錯誤,它困擾著全世界的管理者。這些問題確實各不相同,但有助於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原則在本質上卻是相同的。
——W.愛德華茲·戴明
SAFe基於一係列恒定的、基本的精益和敏捷的原則。這些原則是基本原理、基本事實和基本經濟基礎,它們驅動角色和實踐,讓SAFe得以有效實施。SAFe的九個原則如下:
#1——采取經濟視角
#2——運用係統思考
#3——接受變異性,保留可選項
#4——通過快速集成學習環,進行增量式構建
#5——基於對可工作係統的客觀評價設立裏程碑
#6——可視化和限製在製品,減少批次規模,管理隊列長度
#7——應用節奏,通過跨領域計劃進行同步
#8——釋放知識工作者的內在動力
#9——去中心化的決策
為什麼聚焦在原則上
構建企業級軟件和信息物理係統,是當今業界麵臨的最複雜的挑戰之一。所以,數百萬行的軟件代碼,複雜的硬件和軟件交互,多個並發的平台,要求嚴格的非功能性需求——這些僅僅是係統構建者們所麵臨的挑戰中的一小部分。
當然,建立這些係統的企業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他們比以往的規模更大,地域上也更加分散。合並和收購,分布式跨國(跨多國語言)研發,離岸外包,以及獲得成功所需要的快速增長,這些因素都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是問題的一部分。
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和不斷發展的知識體係,有助於我們應對這一挑戰。這個體係包括敏捷原則和方法,精益和係統思考,產品開發流,精益流程和產品開發等。許多思想領袖已經率先走上了這條探索的道路,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書籍和參考資料。
SAFe的目標是綜合一些相關的知識體係,並從數以百計的部署實施中收集經驗教訓,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框架——一個包含眾多有效實踐的綜合係統,它有助於在提高員工參與度、加快產品上市時間、提升解決方案質量和團隊生產力等方麵做出顯著的改善。然而,前文也提到了行業挑戰的複雜性,每一個企業麵臨的挑戰都有所不同,也就不可能找到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適合所有情況。這就意味著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SAFe框架進行一些剪裁和定製化處理,SAFe中所推薦的眾多實踐也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情況。因此,我們一直致力於通過SAFe提供基礎的實踐、合理和恒定的原則。這樣我們就能有信心讓SAFe適用於各種常見的場景,如果遇到特殊場景,也可以借助SAFe基本原則的指導,在實施過程中確保可以沿著持續改進的方式,“在最短的可持續性前置時間內,為人類和社會提供最好的質量和價值”。這種適用性的方式同樣能夠給客戶帶來價值。
第2章將對SAFe的九個原則進行詳細的討論。
1.6 實施SAFe步驟1-2-3
管理者僅僅承諾致力於質量和生產力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必須知道,在執行的過程中自己必須要做哪些事情。而且這項責任是不能委派給其他人的。
——W.愛德華茲·戴明
摘要
通過實施必要的改變,轉型成為一個精益–敏捷企業,這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是一個顛覆性的變革。擁抱精益–敏捷思維,理解和應用精益–敏捷原則,有效地實施SAFe實踐,這些都是企業獲得業務收益的先決條件。當然,也需要包含企業文化的因素。
SAFe是一個公開發布和免費使用的知識體係,但是SAFe本身並不是具體實施流程,也沒有規定進行成功組織變革管理的相關流程。而是需要企業進行定製化處理,因為隻有企業了解自身所處的環境,也必須由企業自己來承擔轉型的重任(通常情況下企業會通過合作夥伴輔助轉型的實施)。
已經有許多企業走上了轉型之路(可以參考網站www.scaledagileframework.com 上“案例研究”的相關文章),而且這些案例中的經驗教訓也越來越普及。基於對數以百計的SAFe實施案例的研究分析,SAI公司作為SAFe的創始者,開發了成功實施SAFe的“實施SAFe步驟1-2-3”模型。它提供了一個簡明的路線圖,有助於實施人員保持戰略協同。
這裏對SAFe實施的成功模式給出了一個概要性描述,同時也指出服務提供商(提供SAFe谘詢的機構)的社區也在成長,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並且願意幫助企業進行這個關鍵的轉型。
詳述
圖1.6-1展示了“實施SAFe步驟1-2-3”模型的總結。接下來,我們將對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進行具體的介紹。
1. 培訓實施人員和精益–敏捷變革驅動者
考慮到實施範圍、挑戰和影響等因素,要想成功地實施SAFe,需要大多數企業結合內部和外部的變革驅動者、領導者、導師及教練,這些人員需要具備教授和引導SAFe執行的技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SAI公司提供了“實施SAFe 4.0的SPC認證項目”,通過完成這個認證課程,可以具備以下能力:
圖1.6-1 實施SAFe步驟1-2-3
使用SAFe引導企業級敏捷轉型
實施SAFe
實施敏捷發布火車,通過檢視和調整工作坊持續提升敏捷發布火車的執行
如果參加了培訓課程並通過了SPC認證考試,可以獲得以下授權:
教授“Leading SAFe 課程”,培訓經理和高層管理者,頒發SAFe敏捷領導者(SAFe Agilist,SA)認證
教授“SAFe 4.0團隊級課程”,培訓團隊層級的實踐者,頒發SAFe敏捷實踐者(SAFe Practitioner,SP)認證
認證的SPC培訓師(SAFe Program Consultant Trainer,SPCT)可以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的公開課和內訓,開設SAFe 4.0培訓課程,頒發SAFe谘詢顧問(SAFe Program Consultant,SPC4)認證。大家可以在SAFe網站上(www.scaledagile.com)找到SAI公司的合作夥伴,這些機構可以提供SAFe的相關服務。業界也有許多獨立的SPC谘詢師,可以在網站上( www.scaledagileacademy.com)的SPC會員區域找到相關信息。
2.培訓企業高管、經理和主管
企業高管、經理和主管們需要理解精益–敏捷轉型的條件,包括為什麼采用SAFe,以及如何使用SAFe,這一點至關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SAI公司提供了一個為期2天的培訓課程——“Leading SAFe 4.0,引領精益–敏捷企業實施規模化敏捷框架”,通過參加這個培訓,學員能夠:
采納精益–敏捷的理念
應用精益和敏捷的原則,基於這些恒定的原則進行日常決策,理解、使用和教授這些原則
理解規模化敏捷框架的實踐、角色、活動和工件
釋放知識工作者的內在動力
學習持續改進的實踐和工具,向員工教授問題解決和糾偏行動的技能
深入到一線,參加新流程采用、消除障礙和促進組織變革管理等工作
負責精益–敏捷的成功實施
這門課程的受眾群體是企業高管、經理和變革驅動者,他們的職責是引領精益–敏捷變革,他們可以從培訓中獲取引領SAFe實施的必備知識。
培訓課程之後的認證考試是可選的,如果通過考試,可以獲得SAFe敏捷領導者(SA)認證,同時享有SAFe SA社區的會員(有效期1年)資格和相應的權利。
認證的SPC谘詢師可以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的公開課和內訓,開設Leading SAFe 4.0培訓課程。SAI公司、SAFe合作夥伴機構以及業內的獨立SPC谘詢師都可以得到授權,開設這門課程。
3. 培訓團隊,啟動敏捷發布火車
敏捷發布火車是企業中核心的價值交付機製,但是啟動這些發布火車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有一種敏捷發布火車“快速啟動”機製,已經得到了驗證,是非常有效的。
“快速啟動”是一個為期1周的浸泡式培訓,在開始之前通常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其主要的內容如下:
組織50~100人的團隊成員進入敏捷團隊,對他們進行精益、敏捷和SAFe的培訓
協調每個敏捷團隊,明確發布火車的共同目標,利用2天的時間進行下一個項目群增量(PI)的麵對麵計劃會議
介紹在新型敏捷企業中產品負責人和Scrum Master需要具備的技能及開展的活動
構建基於環境、節奏和滾動式的計劃與交付模型,不斷將業務目標的製訂和項目群承諾、有效且可靠的項目群執行,以及適應性反饋聯係起來具備SPC資格的谘詢師可以提供上述服務,同時可以通過會員登錄SAFe網站,下載並使用“SAFe ART資料包”(包括支持組織、項目群、個人成功實施和持續改進的一係列工具),從而為成功實施做好準備。同樣,組織也可以考慮購買ART培訓和啟動的打包服務許可證,這樣就可以獲得快速並有效啟動敏捷發布火車所需要的相關培訓講義和工具。
支持谘詢活動
一旦企業內部具備了大量關鍵的精益–敏捷領導者,同時一些敏捷發布火車也開始運行,企業就會采取各種谘詢活動並從中受益。相關的活動包括:輔導發布火車的執行,培訓各種專項人員,以及持續改進。
輔導發布火車執行
教練人員可以通過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以及開展以下活動,幫助團隊和個人提升新的技能:
提供項目群谘詢和團隊教練,從而構建組織的精益–敏捷能力
引導敏捷發布火車準備工作,包括項目群待辦事項列表梳理等
引導檢視和調整工作坊
引導投資組合計劃工作坊
實施相關的度量和治理
指導高層管理者、經理和其他項目群利益相關者采納SAFe
指導和協助發布火車工程師
上述這些活動由許多規模化敏捷工作坊的工具支持,SPC谘詢師可以獲得這些相關工具。
培訓各種專項人員
對各種專項人員(包括那些即將成為產品負責人和Scrum Master的人員)進行培訓非常重要,可以讓他們了解與自己角色相關的那些原則和實踐。相關的培訓課程包括:
SAFe 4.0 Scrum Master指南:針對SAFe Scrum Master進行的為期0.5~1天的上崗培訓
SAFe 4.0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的PMPO認證:針對產品經理、業務負責人和產品負責人的為期2天的認證培訓,參訓者可以掌握如何對待辦事項列表進行優先級排定和管理,實施SAFe的活動,定義和支持史詩、能力、特性及用戶故事,在企業的不同層級上進行利益相關者管理
SAFe 4.0高級Scrum Master的ASM認證:針對Scrum Master領導力培養的為期2天的高級認證課程,講授如何成功引導敏捷團隊、項目群和企業級別的相關活動。該培訓提供了一個Scrum Master的範例,包括如何擴展工程實踐和DevOps實踐,如何使用看板管理流動,如何支持架構師、產品經理和其他關鍵利益相關者的交互,以及構建高績效敏捷團隊的相關技巧等。
注意 這些培訓講義經常會更新,在使用前可以到SAFe網站上查看一下,確保使用最新版本。
持續改進
企業的轉型一旦開始,就會有許多來自廣泛社區的谘詢專家通過專業的引導活動,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維持並提高改進的速度和質量。這些活動包括敏捷發布火車健康檢查,投資組合、價值流、敏捷發布火車和團隊的敏捷成熟度自我評估,以及相應的檢視和調整會議。我們可以幫助推薦企業內部的SPC谘詢顧問、SAFe合作夥伴機構,以及其他獨立的SPC谘詢顧問。
企業級SAFe的指南和治理
如果企業希望根據SAFe網站上的標準框架進行定製化處理,可以獲得企業級SAFe許可的全部內容。推廣精益–敏捷最佳實踐的組織可以使用企業級SAFe,從而可以將最新的SAFe內容應用到團隊中,也可以獲得SAI公司思想領袖和專家的支持。
企業級SAFe允許組織圍繞共同的過程目標,同時提供相應的能力以適應企業自身的獨特需要和文化。企業級SAFe允許組織創建一個定製化的SAFe框架,同時隨著方法論的發展保持自動更新。
完全適應組織的環境
企業級SAFe由SAI公司提供,在WordPress上進行構建,它支持組織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SAFe全景圖的呈現形式,以及SAFe所提供的內容。企業可以使用一係列工具,接受或者拒絕SAFe框架的內容,也可以增加自己定製化的相關內容,比如文章、符號、標簽和圖表。
企業級SAFe的特點包括:
一個WordPress博客平台可以允許你在幾分鍾之內,獲得在特定情況下SAFe的實施方法
一個使用 Adobe Illustrator進行定製化的全景圖,可以從SAFe網站上獲得對於框架的關鍵更新
一個PPT版本的SAFe全部資料,可以對整體的內容進行相應修改
根據定製化的流程內容,提供SAFe的修改和擴展
通過一套工具對定製化的內容進行本地控製,允許在本地頁麵和內容更新之間評審不同之處,接受或者拒絕更新
提供管理支持,以方便對大量用戶賬號進行管理
企業級SAFe由SAI公司創建,可以通過基於安全的私有雲平台的網站進行提供。
最後更新:2017-05-19 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