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化騰的人生能不能達到另一個高度,就看他了

1987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電信係;1994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到廣州工作,從事軟件開發。此後,他開發了一款優秀的國產電子郵件客戶端軟件——foxmail

喜歡鼓搗電腦,喜歡睡懶覺的年輕人

1987年,張小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電信係,對於互聯網知識甚是感興趣。大學時期,他的專業課成績十分優異,對新事物也特別感興趣,那會C語言才剛剛誕生,他就把C語言學的融會貫通,他是全係最早學習C語言的人。除了計算機軟件,硬件他也很在行。不僅如此,張小龍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無論什麼,隻要稍加練習,總能業餘高手水平。兵乓球、桌球、保齡球、象棋、圍棋玩起來總是在同學裏是最厲害的。他的老師是這樣評價他的“喜歡鼓搗電腦,喜歡睡懶覺的年輕人。”

叛逆的狀態締造Foxmail1994年,24歲的張小龍研究生順利畢業,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對於當時來說,這是份鐵飯碗的工作,讓周圍的朋友都很羨慕。但張小龍卻不以為然,他覺得這份工作太死板了,每天的工作都一樣,他給還有好多知識運用不上,抱負施展不開。於是他放棄了這鐵飯碗的工作,投入了他想要的互聯網行業中。早期,在互聯網創業者大多選擇某一個領域做一款產品。比如馬化騰做社交軟件QQ,李彥宏選擇搜索引擎做百度,張小龍也不例外。“當你的付出與回報相差太遠時,當你的才能被遏製的時候,你會投入全身心去選擇完成一件自己有興趣的作品。”所以說張小龍寫Foxmail,是對現狀不滿的一種叛逆。他從96年97年,從1.0到2.0,完全是一種寫好它的衝動。但他會把全部精力投放進去,有的時候,他為了程序上的細微之處,就要花上一整天時間。但是當foxmail完全出來的時候,這個程序對張小龍而言已經沒有什麼技術的挑戰了,大量用戶羅列的功能的改進和增加使張小龍慢慢失去了激情。在張小龍看來,一個人可以憑激情來做事,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維持長期的激情?張小龍認為激情可以在初期讓事情做得很好。1997年,張小龍自使用己編程的Foxmail麵世,並迅速憑借口碑達到400萬用戶。而騰訊當時隻有10萬用戶。Foxmail被譽為唯一能與微軟Outlook對抗的郵件軟件。

1200萬賣掉Foxmail2000年的張小龍,有些灰心。而2000年,也是互聯網泡沫開始的頭一年。在Foxmail2.0版本後,張小龍已很少更新了,每晚看著用戶發送來的鼓勵郵件,手不離鍵。在某次與朋友的交談中,他說出了他的想法想把foxmail賣掉,然後自己獨自去美國。1998年9月,剛剛出任金山總經理的雷軍聯係張小龍,希望購買foxmail。雷軍早已看上張小龍的foxmail。張小龍隨意給出15萬元的報價,雷軍直接同意。但最後並沒有順利談成,僅出任金山總經理一個月的雷軍因事務纏身,負責接洽的研發人員又覺得,這麼個軟件,金山用1-2個月也能做出來。於是,這事就沒影了。直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到來,寒風蕭瑟。此時,Foxmail的工作無法激起他的事業熱情,在技術上張小龍很少優化更新了。他打算回到互聯網創業的正軌上來,賣掉Foxmail。好運就這樣找上門來,博大互聯網公司開價1200萬元收購Foxmail,僅僅兩年時間從15萬元飆升到1200萬元。

入駐騰訊,完美逆襲

賣給博大後,Foxmail每年都有若幹更新。可最終博大互聯網公司還是走向了落寞。2005年3月,博大互聯網公司將Foxmail團隊以及張小龍打包轉讓給騰訊。包括張小龍在內,隻有20餘人,用戶不到500萬。騰訊看重的是Foxmail的技術和客戶。當時,國內互聯網用戶剛剛超過1億,未來3、4年內,互聯網用戶會有成倍增長。馬化騰認為,這段時間,是騰訊爭取客戶的關鍵時間。而在Foxmail的500萬用戶中,其中有300萬用戶是騰訊此前所沒有覆蓋到的。騰訊的出現是張小龍互聯網生涯的又一次轉折。當時的騰訊正在麵對MSN的強勢競爭,馬化騰希望有辦法可以使旗下的QQ郵箱能打垮其Hotmail,於是張小龍迎難而上,2007年,QQ郵箱因推出“超大附件”等功能一舉成功,成為中國用戶人數最多的郵箱,張小龍團隊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被騰訊收購後,張小龍的Foxmail團隊一直偏居廣州,成為騰訊的廣州研發部,其間四處突圍嚐試,直至2011年微信上線。

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張小龍的幸運在於騰訊較為靈活的機製,2010年年底,決定做微信產品時,他隻是給馬化騰寫了一個郵件建議騰訊做移動社交軟件,做了幾點說明,它表明移動互聯網將來會有一個新的通訊工具,而這種新的通訊工具很可能會對QQ造成很大威脅。馬化騰很快回複郵件,讚同張小龍的想法。在微信起步階段,馬化騰亦給予其較大的資源傾斜。2010年11月,微信立項,張小龍帶領廣州研發中心的幾十個人開始嚐試做中國的Kik。2011年1月24日,iPhone版微信麵世。2011年10月左右,馬化騰號召每個騰訊員工使用微信。並且讓其作為負責人帶領騰訊廣州研發部開始這個項目。2011年年初,微信ios版正式上線,但用戶增長並不理想。張小龍突然意識到在微信上是否過於理性,增加一些文藝或者人性的元素會不會更好?在討論搖一搖的界麵設計時,張小龍本來想用維納斯或者大衛雕像,但考慮到“裸露”可能帶來問題,就換成了一朵花。麵對年輕學生“粉絲”,張小龍則建議他們多讀讀哲學類的書,即使從事技術工作,哲學也有助於“了解人性,而非所謂用戶需求”。還有一個細節便是,對“已送達”狀態的處理。張小龍認為,與郵件顯示“已送達”不同,作為實時溝通工具,微信顯示“已送達”則會給接收消息的人帶來壓力,影響用戶體驗。在微信幾個版本的升級過程中,也不乏有對微信的批評和質疑之聲,例如發朋友圈文字太困難、微信缺乏商業化能力等。對這些,張小龍不解釋不回應。《商業價值》主編、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認為,張小龍的意義在於證明了極客精神在中國的可能性:能理解用戶需求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能像張小龍這樣,不是簡單迎合,而是引導並讓用戶形成新的行為習慣。

微信的速度

喬布斯的“東方信徒”

“喬布斯的成功說明了什麼?”在知乎社區上,張小龍回答道:“說明純粹也能成功。”已經將微信送上軌道的張小龍,或許從內心深處,仍希望堅持這種純粹。張小龍認為喬布斯的成功源於純粹,微信也一樣。

目前,微信承載著騰訊在移動端很大的希望。騰訊已將微信的國際化視作整個公司國際化的嚐試。對張小龍來說,隨著微信的擴展,自身對微信的控製力會減少。對馬化騰來說,張小龍和微信則有除了產品、平台之外的更大意義:成為騰訊自我革新的“鯰魚和杠杆”。

最後更新:2017-08-20 10:51:41

  上一篇:go 周冬雨告訴我們:女追男隔的不是紗!
  下一篇:go 馬雲入局,任誌強喊暴漲,房價又要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