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數據管理:挑戰與機遇》導讀
2.1.1 邏輯時間和Lamport時鍾
2.1.2 向量時鍾
2.1.3 互斥和仲裁集
2.1.5 基於廣播和多播的組通信
2.1.6 一致性問題
2.1.7 CAP理論
2.3.1 預備知識
2.3.2 並發控製
2.3.3 恢複和提交
第3章 雲數據管理:早期趨勢
3.1 鍵–值存儲係統概述
3.2 設計選擇及其影響
3.2.1 數據模型
3.2.2 數據分布和請求路由
3.2.3 集群管理
3.2.4 容錯和數據複製
3.3 鍵–值存儲係統案例
3.3.1 Bigtable
3.3.2 PNUTS
3.3.3 Dynamo
3.4 討論
第4章 托管數據的事務
4.1 數據或所有權托管
4.1.1 利用架構模式
4.1.2 訪問驅動的數據庫劃分
4.1.3 特定於應用的動態劃分
4.2 事務執行
4.3 數據存儲
4.3.1 耦合存儲
4.3.2 解耦存儲
4.4 複製
4.4.1 顯式複製
4.4.2 隱式複製
4.5 係統綜述
4.5.1 G-Store
4.5.2 ElasTraS
4.5.3 Cloud SQL Server
4.5.4 Megastore
4.5.5 Relational Cloud
4.5.6 Hyder
4.5.7 Deuteronomy
第5章 分布式數據事務
5.1 雲存儲上的類數據庫功能
5.2 地理複製數據的事務支持
5.3 使用分布式事務進行增量更新處理
5.4 使用迷你事務的可擴展分布式同步
5.5 討論 98
第6章 多租戶數據庫係統
6.1 多租戶模型
6.1.1 共享硬件
6.1.2 共享進程
6.1.3 共享表
6.1.4 模型分析
6.2 雲中的數據庫彈性
6.2.1 Albatross:共享存儲數據庫的實時遷移
6.2.2 Zephyr:無共享數據存儲的實時遷移
6.2.3 Slacker:無共享模型中實時DBMS實例遷移
6.3 雲中數據庫負載的自動控製
6.4 討論
第7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最後更新:2017-05-22 1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