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京東Q2財報亮眼 但是否真正突破了以下三大問題呢?

8月14日,京東發布2017年Q2財報,當季GMV達2348億人民幣,營業收入為932億,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當季淨利潤為9.765億,表麵數據看是京東依然欣欣向榮。

京東自成立以來,一直麵臨GMV增長與利潤,自營與第三方,3C和非3C業務的同步發展問題,包括我本人在內的許多媒體也曾質疑過京東模式前行的巨大阻力。

那麼,就本季財報來看,京東在以上三大問題上是否實現了真正的突破?

618營銷成本過高致GMV快於利潤增長

Q2當季GMV同比增長46%達2348億,環比增長為27.5%,但淨利潤卻未同步增長,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之下,當季淨利潤為9.765億,上一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淨利潤則為14億,去掉6.13億員工期權激勵,投資並購無形資產攤銷的4.43億,以及計提了2.2億的投資損失,即便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中,上季度京東淨利潤也有3.557億。

這意味著雖然GMV大規模增長,但淨利潤環比是在下降的。

已經有媒體指出,當季正值618大戰前夕,京東在營銷費用方麵投入頗多,拉低了利潤率,當季營銷費用大幅增長至40.75億,同比增長63.33%,環比增長50.43%。

就基本麵來看,京東GMV仍然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同比46%,環比27.5%的增速已是十分優秀成績,但GMV增長背後的成本和營銷轉化比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

在分析師問答中,劉強東表示京東將於百度展開深度合作,基本涵蓋所有產品線,並透露還將與另外一家互聯網企業展開深度合作,與四家國內一線互聯網企業在流量和營銷層麵進行合作。

顯然,京東需要以此來擴大營銷的有效率,以此來解決增長的邊界問題,就此來看,如一切正常,利潤情況將在Q3季度有所改觀。

就整體情況而言,京東的盈利能力已經無需太多質疑,雖然財報發出後有媒體質疑京東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將報表做到將近10億的利潤,但在財務操作上,京東隻是去除了股權激勵和資產攤銷的成本,這並不影響在業務層麵京東正在轉好的事實。

第三方基本抵擋“二選一”壓力

第三方銷量在京東整個GMV大盤占比相對穩定,當季為41.8%,上季度為41.4%,上年同期則為39.4%。就此來看,在GMV增長之下,第三方和自營基本環比呈同步增長,在同比上,第三方增速要快於自營平台。

當季,618大促前曾爆發一係列的“二選一”事件,京東在部分相對處於劣勢的品類受此影響較大,尤其是剛剛起步的服裝行業,服裝品類甚至“鎖定後台”的辦法將品牌商死死綁在京東平台,哥弟、伊芙麗、lily商務時裝、初語等眾多服飾品牌均在其中。

服裝由於季節性關係,不太適合做自營銷售,劉強東此前也表示服飾等個性化產品以第三方為主。

第三方跑贏大盤意味著京東在服飾等品類中的增速基本可觀,受二選一的衝擊不太明顯。也就是在當季,京東物流開始獨立,用物流來拉低第三方和自營的體驗,也是京東當季運營的重點之一。

第三方份額占京東最高比例為2016年Q4的45.3%,其餘大半時間均在40%左右徘徊,有阿裏在先,第三方模式的盈利空間是光明的,但目前來看,在未徹底抹平第三方和自營的用戶體驗差之前,京東方麵不太可能完全放開第三方的發展。

當季,京東比較好處理了自營和第三方在營銷以及流量分配方麵的關係,二者采取了同步式發展。

當季第三方交易總量為982億,同比增長57%,環比達28%,京東物流的獨立能否快速提升體驗加速第三方的占比,將成為京東在GMV和利潤方麵雙增長的有利保障,這也需要相對較長的一個周期。

在此期間,處理好第三方和自營的關係仍是京東運營重點。

非3C增長過多靠商超

以3C起家的京東近年一直在進行去3C的化,非3C品類的業務占比也逐步提高,Q2當季日用商品及其他品類商品(非3C和家電品類)的交易總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5%,占總交易額比例上升至51%。

這貌似是一個去3C化的好消息。

但如若仔細分析,發現在去3C的道路上京東仍然麵臨不小的挑戰。京東超市自成立以來,對京東去3C業務貢獻頗多,成為非3C品類的主要拉動力之一。

2017年,京東超市將GMV目標定在千億元,這意味著僅京東超市將占整個GMV的10%左右。京東的超市確實拉動了部分非3C品類的快速增長,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由於其品類過多集中在日百快消領域,在其他如服裝、美妝方麵的拉動力往往不足。2016年上半年,京東商城進口美妝商品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141%,進口食品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140%,但由於體量相對較少,在盤子不大之時近看增長率並無太大意義。

當京東超市增長優於其他品類時,這也給日百以外的品類發展帶來新的命題,眾所周知,京東若要與對手處於同等水平,就必須要做大美妝、服飾的份額並保持足夠的增長力,這才是全麵的戰爭的開始。

京東去3C化進展雖相對順利,但隨著競爭的深入,在部分品類的將麵臨增長潛力的挖掘和行業競爭的問題,壓力仍然較大。

劉強東近日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概念,3C也以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率先落實此理論,通過線下來加大重體驗的小家電的市場的增長,3C的強勢和新的思路也給了非3C更大的壓力,非3C尤其是日百以外品類接下來能否與3C同步增長值得關注。

在京東成為綜合性電商平台道路中,3C仍然處於絕對核心地位,從線下的種種嚐試已經可以看出,非3C的日百有京東超市來拉動,但服裝、美妝等品類目前尚未看到好的解決辦法,雖然京東在今年3月成立服飾事業部,也加入美國服裝和鞋履協會(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簡稱AAFA),希望通過品牌品質來加大此品類的市場空間。

但在實際運營中,阻力仍然相當明顯,此部分也成為京東最難啃的骨頭之一。

以當季財報來看,無論是樂觀亦或是悲觀派都有足夠的證據來做增自己觀點,關於京東的爭議短時間內也不會停止。

最後更新:2017-08-20 01:13:10

  上一篇:go 京東能否超越天貓?劉強東能否壓過馬雲?全靠這一戰了!
  下一篇:go 京東二季度淨賺9.77億元,劉強東:女性消費者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