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我心目中優秀開發團隊(技術篇)

我心目中的優秀團隊,從來沒有遇見過,可能工作時間比較短,跳槽次數比較少的原因吧。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那時還不知道什麼團隊不團隊,更不要說優秀不優秀了,隻要有單位接受就可以了。人們常說,人的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其實我要說的是人生中第一個指導你工作的人對你影響非常大;你開始工作時,第一個加入的團隊對你影響非常大。而無論這個團隊是否優秀,或者是否是一個真正有意義的團隊,它對你的影響直接到你對一個優秀團隊的看法。所以每個人對優秀團隊的看法必然不同。即使同時加入一個團隊同時畢業的兩個人,由於對團隊理解以及個人的性格,目標不同,其對一個優秀團隊的看法也就不同。所以這裏我要說一下我對優秀團隊的看法。

一個優秀團隊它各方麵都是出色的,優秀團隊中任何一點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可是我們這些俗人大部分和優秀團隊無緣,在這裏隻能自淫一下,誇誇其談一下優秀團隊。優秀團隊任何一點都是可圈可點,在這裏我先圈一下優秀團隊的技術。

成為優秀團隊中的一員,其成員的技術也必須是優秀,那麼至少是良好的。有時候一個人的技術水平就可以決定一個團隊是否優秀,可以說技術是一個團隊的基礎。那麼我們如何把這個基礎夯實,看看我們是否也具有這種水平,是否有實力成為優秀團隊中的一員。

先做一個調查

一:你一年中平均投入在技術書籍上的花費是多少

11000以上

2500 以上

3200以上

4100以下

5:別玩了,上學時候才買書。

二:選擇技術書籍的標準是什麼?

1:定義長期目標,逐步購買書籍實現這個目標

2:需要什麼買什麼

3:沒有什麼標準,隻要感興趣就買

三:平均每天投入多少時間看書學習?

1:半小時

2:一個小時

3:兩個小時

4:兩個半小時以上

 

我想這樣的調查你做多了,已經知道我在問你花費在書籍上的金錢和時間。其實我們不妨自己問問,我們真正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有多少?而這個時間和你的技術水平成正比。隻要我們不斷的看書學習,我們的技術水平就越高。而看書學習不僅僅是給我們帶來技術上的進步,更重要是開闊我們的思想,拓寬我們的思路,當再考慮問題時,會發現我們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比別人要長遠。

優秀團隊應該是很注重學習的,隻有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充實自己。也才不斷的創新。

在工作過程中如何激勵自己保持不斷學習勁頭。對待不同技術層次的我們,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一個團隊中,不乏存在技術高,技術一般,技術低的成員。那麼這個技術高低,隻是我們自己的一個評定,並不具有權威性。一個真正技術高的成員應該是在某方麵有很深的技術底蘊,在國際國內有一定的影響力。也許有人說,技術這麼強悍的大牛,見一麵都不容易,如何成為。其實我們在一個團隊中就應該製定這樣的目標,並不斷的學習,去靠近這個目標。我們應該作的是計算機專家,而不是一個coder

自從網絡搜索強大以來,我們已經很少看書了,當我們遇見問題時,最常想到的也是googlebaidu一下。當我們googlebaidu到一篇文章後,不管作者水平如何(這裏並沒有貶低任何人的意思),如果發現他寫的代碼功能,正好與自己要實現的功能相同或者相似,這時候最常見的一個動作就是CTRL+C,CTRL+V,拷貝下代碼,放到自己程序中,作為自己的一項功勞,到處炫耀。而這段代碼後所隱藏的原理,我們從來不問,也不去想。所以最後我們培養出來的團隊也是一個VC的團隊。而由這些VC高手寫出來的程序,可信度有多大,實在不敢恭維。

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高手,而不是VC高手;我們使用搜索引擎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驗證我們的想法是否正確,有什麼優點或者不足,而不是見代碼就拷貝粘貼。我們需要是思想,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不斷創新,寫出高效的代碼。

也許這樣的團隊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如果沒有一個這樣優秀的團隊,我們開發的項目,我們做的產品,隻會為了功能而做,沒有開闊的思路。當我們的小組幾個人時,而開發的代碼量不是很大時,我們是不會感覺優秀團隊的重要性的。因為最後的項目我們做完了。並且也是幾乎完美的完成。但是我們作為之後想過沒有我們的項目有什麼不足。常常的問題是我們的項目太緊了一個接著一個,這個項目沒有做完,就已經開始做下一個項目,根本沒有時間考慮我們在這個項目中的得失,所以我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重複我們的錯誤。跳不出我們的思維怪圈。一次又一次重複小工的工作。

為什麼中國的軟件業不及印度,我們一次一次找原因,做比較。得出的結論五花八門,說我們的教育不行了,說我們政府不重視了。這些都是中國軟件不及印度的地方。但是作為開發人員的我們,我們什麼時候非常自信的說過,我們開發的軟件沒有問題。我們都是在時間非常緊迫的情況下重複一次又一次的開發。作為軟件開發的我們,沒有過多思考我們做的工作,又評什麼要去別人替我們思考。

       我們一直說IT行業是一個風雲變換的行業,新技術不斷出現,學習起來迎接不暇。如果我們一直跟隨新技術,會發現到最後累死也學不到多少東西。那麼就涉及到一個合理學習問題。中國有句俗話“萬便不離其宗”,所以學習,我們要學習的是“宗”,計算機的地層的原理。而不是為了時尚,學新技術。這裏不是說新技術不好,如果我們的根基好,學習新技術是非常快的,那麼我們永遠是新技術的領航羊。

       在這個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才能正確的預測技術走向,其實學科論文是一個很好的預測,任何技術的發展,首先會在學科論文上有所體現,所以我們不能對學科論文抱有偏見,不要以為那些東西是很學術的,很泛泛的。其實這些學科論文很能體現將來技術的走向。不放多多關注一下你從事行業的論文,作到預測先知。或者去引導一項技術的發展。

 

我們可以不去做大事,但是不能沒有大的胸懷。而擴大胸懷的途徑就是不斷的學習,合理的學習。從現在起,我們應該不斷充實自己,以開闊的思想投入開發工作中去。

 

最後要感謝給予我第一份工作的知識產權出版社研發中心的劉延淮老師,以及第一個指導我工作的王泓博士。也是在他們的指導下我在東方靈盾公司做出一些成就,並且有幸主持Celsis係統開發和MarkushDraw係統的開發。

最後更新:2017-04-02 00:00:27

  上一篇:go Ant and Flex 用Ant編譯MXML文件 - 螞蟻咬斷鬆緊帶(^_^)
  下一篇:go 我要告訴測試新手的(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