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雲架構師:雲端的舞者

作者:陳曉煒

 

鏈接:https://www.cnw.com.cn/industries/htm2012/20121203_259648.shtml

2012年12月03日 13:32分         作者:高楊      來源:網界網

摘要:以雲為基礎的各種創新開發和實施的帶頭人,負責確保係統的可擴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支持性,以及實現業務、IT性能和預算等各項目標。
關鍵字:雲架構師

 

也許你未曾聽說過雲架構師,但提起雲計算相信一定不陌生。靈活配置資源、有效節約成本、提高設備使用率等是雲計算獨特的優勢。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雲計算的產生在某種程度上將大幅度提高科技發展水平和商業創新模式,加快各行各業向雲業務轉型,最終逐漸改變人們生活、工作的模式,實現全麵普及。  

麵對這樣一種新型產業,是怎樣的一群人在推動它的發展?如同我們賦予新型信息管理者的稱謂是CIO,是否我們也可以統稱架構雲計算的人們為雲架構師呢?聯科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解決方案顧問陳曉煒博士說:“目前國內還沒有這樣一個叫雲架構師的具體職位,但確實是有一些人在做相關的事情,不管是公有雲、私有雲,還是其他一些跟雲計算相關的產品和業務,其中一部分較高級別的業內人士可以認為就是這種所謂的雲架構師。隻要之前做過雲計算的某一方麵,比如存儲的開發,前端的開發等等,在某些領域有過一定的經驗,開發過類似的項目,將來都有機會可以做雲架構師。”新浪SAE(新浪雲計算平台)技術經理程輝也表示:“老實說,雲架構師這個職位還沒有人給它下定義,不像我們現在說的安卓工程師、iPhone工程師定義稍微清晰些。說到雲架構師,大家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產業沒有發展起來,技術也不夠成熟,這是現實。”相較於國內目前尚未有統一的認識,美國知名科技類招聘網站Dice.com對雲架構師的職位描述似乎可以為我們明確一絲方向:“以雲為基礎的各種創新開發和實施的帶頭人,負責確保係統的可擴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支持性,以及實現業務、IT性能和預算等各項目標。” 因此現階段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雲構架師就是構建雲基礎設施、研發軟件與平台、提供運維支持等相關領域的高級專業人士,是對雲計算相關環節提供實際支撐的各路精英。

以雲為基礎的各種創新開發和實施的帶頭人,負責確保係統的可擴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支持性,以及實現業務、IT性能和預算等各項目標。

雲架構師的現狀

業界普遍認為,就目前雲計算市場而言,國內外雲架構師均相對集中在互聯網行業,這是由於行業特點所決定的。因為互聯網公司有較大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展現雲架構師的能力,將高層次、複合型特質的雲架構師價值最大化。互聯網擁有大規模的業務量、用戶量、服務器數量等。在這樣的平台基礎上,雲架構師們有更多的施展空間可以迅速成長,同時也便於雲架構師們想法的實現。活躍在各領域的應用雲平台就是互聯網行業雲架構師們最典型的架構結晶,這些雲平台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各領域的運作模式。以新浪為例,SAE的搭建非常適合各種社交網絡的WEB應用,以微字開頭的應用具有用戶爆發式增長的特點,是SAE的典型特征。其次中小型網站也偏愛SAE平台。“一個站長用SAE一年可能花不了10塊錢,但是他可以有很好的帶寬環境,也可以有非常穩定的平台,相當於比傳統平台價格更優惠,穩定性更高。”新浪SAE技術經理程輝如是說。 除此之外,一些教育產品(英語學習詞典)的雲同步也是雲架構師的代表作,隻不過絕大多數教育機構目前還沒有全麵係統的雲部署,僅停留在個別方向實施單點應用,待產業技術成熟時,雲架構師構築的雲計算才會延展至各個領域。

就目前雲計算市場而言,國內外雲架構師均相對集中在互聯網行業,這是由於行業特點所決定的。

亟待完善的資格認證

正因為雲架構師涉及範圍廣泛,加之雲計算產業結構整體模式發展尚未完全成型,體係模式等均需探索實踐、檢驗校正,因此導致我國乃至世界的雲專家均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人才需求量遠高於從業人員供給量。據Dice.com數據顯示,雲技能在美國已經成為需求增長最快的技能之一,2011年相關技術招聘職位增長了72%,而在中國,雲計算也已全麵進入務實發展階段。在未來幾年中,雲計算將成為推動產業轉型的源動力。《計世資訊》預計未來雲計算將創造約500萬個就業機會,帶來超過2.2萬億元的新經濟、新產業價值。   鑒於雲架構師產業鏈的延展性較廣,如何認證雲架構師也是當今中國雲市場領域需要討論的一個課題。就像四六級考試和各種從業資格認證一樣,雲計算從業者需達到何種標準才有資格被列入雲架構師行列呢?相較於國外比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雲知識資格認證(ComTIA的Cloud Essentials認證和其最新的Cloud+認證,雲安全聯盟的雲安全知識認證CCSK),中國目前關於雲計算的認證體係還依然空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孫偉院長表示:“由於國內市場條件還不夠成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的較為權威的資格認證,但有關部門已經開始籌備策劃相關事宜,待時機條件成熟時,不排除聯盟形式的資格認證”。在這種情況下,獲取與雲相關的普世認可率較高的資格證也許是當前能較好證明從業人員有潛質成為雲架構師的標準之一。但是擁有相關認證並不意味著他是某方麵或某幾方麵的資深專家,認證僅可以表示他們有向雲專家方向發展的潛質。陳曉煒博士說:“你有本科生的學曆不代表你有本科生的水平,哪怕你拿了個認證,別人還是問你做過些什麼事情。主要還是看經驗,經驗跟學曆無關,與經曆有關。”

相較於國外比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雲知識資格認證,中國目前關於雲計算的認證體係還依然空白。待時機條件成熟時,不排除聯盟形式的資格認證。

未來走向

在雲架構師的精心雕琢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前景是雲計算未來的走勢。與之相伴的新形勢也給雲架構師們提供了大展拳腳的空間。麵對如此廣闊的發展空間,雲架構師們又該如何順應未來趨勢製定發展戰略呢?經過多方了解,可以歸納為:

於自身應自我增值。麵對市場雲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各種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競相開設雲架構相關培訓課程,為有誌向雲計算方向發展的人士提供了相對係統的學習平台。除此之外,一些經驗人士也將職場的積累沉澱、實踐中的感悟借由沙龍與眾人分享。 林林總總的開源雲係統, 即便不知如何設計,卻可通過開源借鑒學習,從而得到靈感,獲取知識,實現自我增值的目的。

於企業應完善培訓方案,時刻關注技術發展及市場導向,結合企業自身特點,設計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雲架構師培訓體係,以滿足企業的發展趨勢,力求全方位提升雲架構師的綜合素質及實戰能力。

同時政府也應給予一定扶持,在政策層麵製定一係列人才規劃政策,堅持“走出去,帶進來”,積極加強人才交流,完善雲架構師教育體係設置及資格認證,切實做到從戰略高度上引領雲架構師未來的發展方向。

新機遇、新挑戰為雲架構師們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與其說雲計算為各行各業帶來了便利,不如說它更符合市場的發展需求,不僅深遠影響互聯網行業,其他領域在未來幾年也將會更為普及雲計算。“未來技術門檻可能會降低,越來越多的公司會加入雲平台。所有公司的IT設施都會逐漸的應用雲架構轉型。互聯網可能會需要更多一些,會提供更加便利的技術支持其他行業應用雲架構方案。” 程輝如是說。當然,盡管雲計算的諸多優點顯而易見,但需要提醒的是,我們要理性的看待雲、應用雲,不要盲目跟從,CIO及雲架構師們應將目光首先關注戰略層麵,而後根據自身特點部署戰術層麵。 當時機足夠成熟,網絡帶寬足夠多,基礎設施足夠完備,當更多的商家或客戶開始認同並接受雲應用,才是真正騰雲的時刻。為了這一刻的到來,雲架構師們依然任重道遠。

 

源自作者個人博客

最後更新:2017-04-03 07:57:06

  上一篇:go hi3531的h264壓縮中修改波特率
  下一篇:go CC_STACKPROTECTOR防內核堆棧溢出補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