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百度算法機製
最近似乎已經很少看到有關於SEO的相關文章了,這是不是印證了《SEO已死》這篇文章。可能,也許在中國,真正的SEO離死真的並不遙遠了。
背景
最近有個朋友頻頻跟筆者抱怨,網站無法被百度正常收錄,幾個關鍵詞的排名也是好幾個月沒有動過了。這位朋友是個專心做內容的家夥,因為時常被我灌輸“內容為王”的理念,而他網站的相關行業客戶對象一般都是年齡較大的互聯網用戶,在分享傳播和外鏈上,幾乎不能指望靠優秀的內容達成,所以在外鏈規模上十分有限。
另外,由於曾經因為有意識的購買外鏈而被搜索引擎懲罰,他也並不太敢於使用鏈接工廠的那些服務,隻是花錢做了十來個所謂百度權重高大7的友鏈。畢竟行業不是很主流,他覺得也差不多了,其他精力都放在內容上了。
在這樣“曲高和寡” 的作風下,有經驗的朋友已經猜到了結局:那就百度收錄極差,穀歌收錄極好。但穀歌帶來的流量實在太過坑爹,基本可以無視,甚至360搜索都比穀歌多。
這位老兄憋了兩個月,終於忍不住問我:是不是還是要多搞點外鏈啥的?我看他那副慘樣,終於長歎一聲:搞吧。
回憶
以上這些事兒,如果發生在兩三年前,我的建議肯定是——“酌情並有序地增加外鏈,避免作弊嫌疑”,如果發生在四五年前,我的建議肯定是——“給我義無反顧地搞外鏈,外鏈為皇!”。可是這已經是2012年的事兒了。
在這幾年,對於那些平凡的網站來說,想得到百度的穩定排名真的不太容易。
我接觸的數十位上海本地站長的一致公認:百度近一兩年在排名方麵存在嚴重的欺軟怕硬現象。也就是說,普通網站不管是在內在外進行的各種優化都不見得會正常影響排名,甚至仿佛是隨機抽取的,你基本得不到任何規律可言。你試試這招也沒用,試試那招也沒用,或者最多頂個幾天用。總結下來,難道真得像百度所說,隻要琢磨好《百度站長指南》,並把內功做好就行了?
在我遇到的企業級客戶中,這種現象更加普遍。多個企業在沒有進行任何黑帽優化的情況下,網站排名經常大幅波動,甚至持續性倒退。而在穀歌這裏,卻在收錄方麵得到了明顯提升。而對於不少大型網站或者“重要站點”,即使啥都不幹,排名與收錄都很穩健,即使那網站做的一塌煳塗。
看起來這似乎是好事兒。搜索引擎的遊戲規則那麼神鬼莫測,是不是說明百度的技術已經真正超過了穀歌,“更懂中文”,能夠更多靠內容和其他綜合因素來判定結果,畢竟不管怎麼說,百度的搜索體驗不說最好,但也並不差。
現實
但事實並非如此,百度看似高明的算法變化與不留情麵的生殺予奪,隻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因為一切都沒有改變。
讓我們來2012年10月27日淩晨的一個例子,這是我觀察了不少天的一個網站:
上圖底部的那家網站是出現在百度搜索“平板電腦”這個關鍵詞的首頁自然排名中,排除競價投放因素,它的自然排名居然僅次於中關村在線的開放接口、百度圖片、百度百科,位於第四位。在27日下午再次核實,它依然排在前五,首頁10個自然排名除了它全部出自中關村在線、Pconline、百度自有產品、泡泡網。如果這種事發生在類似“盧森堡移民”這一類的冷門領域倒還可以理解,但是在微軟Surface、Ipad Mini、Nexus 7二代競相登場的金秋十月尚能做到這些,這到底是哪一家平板廠商?
諷刺的是,百度居然在搜索結果中該網站標題的下方增加了這麼一句話:“百度提示您:該頁麵可能因黑客侵入而存在安全風險”
點擊該信息,顯示結果其實就是有大量的電腦管家用戶舉報它為“欺詐”型網站。對該網站WHOIS用戶信息和IP進行了追蹤,發現該平板電腦銷售網站的持有方是一家深圳的山寨廠。令人驚訝的是,他還不是一家賣數碼產品的,而是賣生物製品的公司。根據同IP下反查出的16個網站顯示,這家公司主營的產品基本都是女性減肥、美容類產品,例如左旋肉堿、木瓜湯之流。
寫到這裏,懂行的圈內人都會會心的一笑。
再探
那我們來看看這個網站做的如何。
這個網站做的中規中矩,算不上精致,但也並不難看。但僅就百度官方提供的“SEO建議”中涉及的那幾項站內優化要求,我認為測試總分應不會超過70分,甚至堪堪及格。無論是JS位置、ALT信息還是DIV+CSS的要求,都並不是那麼無懈可擊。實際上,這頂多算是一個Landing Page型的銷售頁麵,根本就沒有代碼層麵SEO的基本思想在裏麵。
這讓文首提到的那位老兄情何以堪,讓那些手寫sitemap的站長們情何以堪。
那麼這家網站是如何做到這些的?而百度又是為何能讓這麼一個被頻頻舉報為欺詐且沒有付過一分錢給自己(這點清廉我們還是相信的)的山寨平板銷售網站騎在聯想、華為、京東、當當頭上?這如果不是策略,難道是技術和算法上的原因?
可悲
我對該網站服務器上的10多個兄弟網站進行了調查,其中居然隻有一個PR=0,其他網站PR都有2-3,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單頁型的銷售類網站,甚至不能叫網站,隻是一個頁麵。
穀歌的PR說明不了太大問題,我們看看它的百度反鏈。
我的老天誒,11萬多的百度反鏈。當然,由於雅虎退出搜索陣線,我沒有找到特別好用的外鏈和錨文本檢索工具,這11萬中一定也包括很多無效的鏈接或者文本鏈接,同時,域名中的英文關鍵詞與品牌標題一致也會增加反鏈統計數。然而毫無疑問,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收錄24,反鏈11萬。
我記得上一個給我類似感覺的網站,叫做“麥包包”,高達65萬的反鏈,連淘寶都甘拜下風。
仔細查看這些反鏈,我們發現了一位極為高明的SEO外鏈老手的痕跡,而且幾乎都是新聞站的軟文。由於軟文本身存在被轉載的可能,大量增加了domain在文本層麵上的曝光幾率。這也側麵證明,非錨文本鏈接對企業主站的意義,也一定程度上證實這樣一句話:“隻有幾個人表揚你,有人會不服;但是成千上萬人表揚你,不服也得服。”
百度無疑是服了,這就是百度的算法嗎?在這樣熱門的關鍵詞排名中,在網站被舉報欺詐的情況下依然給出這麼顯赫的排名?這讓那些因為相信百度而購買了接近2000元卻用著MTK6573芯片的垃圾無售後山寨平板的普通用戶作如何想法?
真是可悲,和五年前一樣,其實什麼都沒有變。大道至簡,唯“多”不破。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