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節約救治時間,降低患者死亡率
近日, 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對近370萬例患者的記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數據顯示新診斷的癌症患者需要經曆很長時間的等待才能接受治療,這種時間延遲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風險,難道真的不可避免嗎?或許智慧醫研究報告可以告訴你應該怎麼辦。
研究人員通過對國家癌症研究數據庫中惡性腫瘤和2004年至2013年初診患有早期實體腫瘤的患者診斷和首次治療之間的天數進行的統計,一共匯總了3,672,561名患者的情況, 涵蓋了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非小細胞肺癌,腎髒和胰腺癌等高發性癌症。最終,研究人員指出治療開始時間已由21天增加到了29天。初診和治療之間的時間間隔,被稱為“治療開始時間”.
如果患者改變治療設施,治療開始時間延遲更有可能發生。治療開始時間的延遲程度與I期和II期乳腺癌,肺癌,胰腺癌以及II期結直腸癌患者的總體生存期密切相關,每延遲一周, 患者死亡風險便增加1.2%至3.2%。
據悉,朗銳慧康擁有多年設計服務經驗,積累眾多優質方案,秉持著專業團隊嚴格把關,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服務態度,已經成功為許多客戶提供了團隊化和專業化的服務,為客戶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朗銳慧康對智慧醫療節約救治時間的優勢做了簡單的說明:“現在智慧醫療,在我國已經逐步進入到醫療機構中,智慧醫療能夠將患者的健康檔案和醫療數據直接傳輸到數據庫,方便對病患資料的查詢;其次智慧醫療設備具備高效性,多功能性,能夠進行多項常規檢查,大大節約了患者的診療時間;最後,還有許多智慧醫療設備已經走進家庭,可以隨時在家進行常規檢測,身體不適時還能發出警報通知家人,如此一來身體疾病信號就能早早知道,大大節約了治療的開始時間。”
未來, 隨著智慧醫療體係的深入拓展,醫院的各項救治都將通過智慧醫療來解決,這也意味著,今後我們的健康將得到更大的保障。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https://www.lrioh.com)(https://www.lrist.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