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儀器領域消費級可穿戴設備技術的發展
智能穿戴產業的興起正是互聯網科技催生的典型代表,四、五年前,哪個人手腕上戴一款智能手表,再不濟戴上一個智能手環,走在大街上都顯得格外拉風。目前來看,智能穿戴行業的產品形態已經得以顛覆,企業競爭縱向比拚的是技術、功能等硬件領域,橫向則較量的是一個企業是否會擁有深耕用戶的思維,即使在動蕩的市場動態中,依然可以看到可穿戴式設備在世界各地持續增長。
可穿戴設備.jpg
在醫療儀器領域, 不久之前,心電圖胸帶還是先進的技術,然後才有了“穿戴式”的功能。從那時起,我們已經看到了GPS、加速度計、陀螺儀、光學生物傳感器、皮膚電流響應傳感器等等被集成到各種可穿戴設備中。這些技術已經帶來了全新的用戶體驗,主要是在運動和健身的追蹤等可穿戴設備市場已經有了長足發展的領域。然而,可穿戴技術尤其是生物傳感器係統的新進展為醫療健康和醫療器械中可穿戴設備的應用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根據Frost&Sullivan的預測,到2020年,專門用於慢病管理和其他臨床應用的臨床級醫療可穿戴設備市場將達到189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9.9%。
可穿戴的光學傳感器係統在醫用案例中的性能水平正在被驗證。比如,已經有數據表明消費者穿戴式設備中的嵌入式生物特征傳感器係統可以檢測到心房顫動的存在。這是通過測量和分析R-R間期——心髒搏動之間的時間——來顯示健康和非健康心髒的不同模式來完成的。
下方的左圖是健康的心髒,從左下方到右上方顯示除了一個“魚雷”的形狀,而右圖顯示的集群在圖片的左下方,這明確地表明了是房顫。這些圖表中的數據是由具有先進生物識別技術的用來測量心率和R-R間期的消費級音頻耳塞收集到的。耳部心律監測的重要意義在於它可以非常準確地完成監測(基於與耳朵位置相關的高灌注和低運動偽影原理),並且真正實現了可移動(嵌入在人們日常使用的耳戴設備中)。
另一個例子是血壓。類似於在消費級可穿戴和可收聽設備中的先進光學生物識別傳感器,已經被證明了能夠與消費級血壓袖帶相提並論。 Valencell正在進行一項持續性的研究,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從100多個被分成光學生物識別傳感器和血壓袖帶兩組的不同研究參與者中收集了數百組數據,結果是令人信服的。
像這樣的以及其他領域的進步正在引導著許多業內人士的看法,他們認為不僅在性能方麵,而且在成本方麵,消費級的生物識別可穿戴設備的創新已經開始超越醫療監測技術的創新了。作為醫療儀器方案商朗銳慧康(www.lrist.com)相信,當今市場上的消費級可穿戴產品已經可以應用於醫療了,為移動醫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更新:2017-08-25 15:02:47
上一篇:
十大威客平台
下一篇:
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的未來發展趨勢
Memcache,Redis,MongoDB(數據緩存係統)方案對比與分析
自適應網站與響應式網站的區別在哪?影響大嗎?
百度產品經理探秘:需求把握和正確決策
站長們注意啦!開源CMS Drupal 8發布更新修複多處高危漏洞補丁,提示您升級
Newell Teapot, Cup and Spoon
菜鳥超級進口大倉618首度亮相!跨境商品也能當日次日達
(案例篇)日誌易:IT運維分析及海量日誌搜索的實踐之路(下)
機器學習中,使用Scikit-Learn簡單處理文本數據
《Ansible權威指南》一1.4 Ansible是如何工作的
Linux Debugging(一): 使用反匯編理解C++程序函數調用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