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郭敬明的性格,決定了《小時代》的萬眾矚目到《爵跡》的一敗塗地

8月21日晚8點,作家李楓的一篇題為“關於郭敬明。致所有人”的文章引爆了網絡,李楓在文中詳述自己簽約郭敬明公司的前後經曆,以及郭敬明對自己性侵的經過。

具體文章內容在此不再贅述,但客觀來說,這篇文章邏輯不清、舉證混亂,沒有說清楚具體的時間地點,也沒有圖片、錄音等證據,完全不是李楓應有的文筆。同時,性侵從他開始簽約時發生,但直至今天才爆料,顯然起因並非性侵本身,而是兩人之間有其他的利益糾紛,才讓李楓決定公開報複。

盡管李楓的這篇爆料站不住腳,但關於郭敬明的性取向早在娛樂圈瘋傳,已經不是公開的秘密了,因此同時被送上熱搜的還有朱梓驍和陳學冬。其實在小編看來,不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性取向既是個人選擇,也是個人隱私,沒有什麼好嘲笑和斥責的,當然,如果性侵屬實,那就另當別論,不過在事件沒有坐實之前,媒體和網友不應該妄下結論。郭敬明進入娛樂圈是因為電影,那麼他在電影領域由盛至衰的過程,其實也都是和他的性格行為息息相關的。

電影《小時代》開啟郭敬明大時代

在拍電影之前,郭敬明的身份屬性是作家,他在2008年至2011年先後發行了三部《小時代》,都取得了非常驕人的成績,其中《小時代3.0刺金時代》首印200萬冊,獲得2012年圖書銷量榜單冠軍。圖書的熱賣讓郭敬明萌生了將小說拍成電影的想法。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是2013年過完春節不久,和樂視影業的一個朋友一起吃飯,席間聊到他們公司的項目,她很鄭重的說,我們要發郭敬明的《小時代》,當時我還很不以為然,沒想到《小時代》竟然會這麼成功,點映場740萬票房,最終累積票房4.83億。但要知道,2013年全國隻有2萬多張銀幕,全年票房僅217億,如果放在今天,《小時代》肯定會有更好的票房成績。

拋開電影本身的非議不談,《小時代》的上映,對於郭敬明乃至整個華語電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郭敬明來說《小時代》開啟了他在電影方麵的大時代,郭敬明辦雜誌、開公司、拍電影,其實都能凸顯他的商人屬性,電影對他來說,藝術創作的成分少,通過粉絲經濟賺錢的成分多。對於華語電影,其實《小時代》是真正意義的開啟了IP電影的大潮,在那之後,無數受90/00後年輕人喜歡的青春、仙俠小說被紛紛搬上銀幕和熒幕,這算是郭敬明對華語電影的貢獻。

《小時代》為電影行業樹立了很壞的典範

但任何事情都需要辯證地看,《小時代》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也為行業樹立了很壞的典範。《小時代》1和2一共隻拍了79天,同時完全沒有任何電影經驗的郭敬明擔任導演,讓這部電影缺乏藝術性,《小時代》就和郭敬明本人一樣,洋溢著奢華的氣息,對浮華都市以及時尚元素的堆砌和過度渲染讓很多人表示無法接受,同時電影重場麵輕情節,敘事風格不統一,而電影“偽現實”也和我們應有的價值觀是相違背的。而這樣質量的電影能取得成功,讓很多明星發現原來電影的門檻已經低到沒有門檻了。在郭敬明之後,無數娛樂圈各個領域的人開始前赴後繼的衝向電影,有歌手、有演員、有綜藝主持……總體來看,他們極少能創作出高質的電影,郭敬明和他的《小時代》起到了不好的帶頭作用。

電影的失敗受性格影響

郭敬明為人高調,喜歡炫富,也熱衷於奢靡的生活,他曾在自己的刊物中高調炫耀奢侈品,也公開亮過自己的豪宅、書房,他將自己的這種個性和習慣完全注入到了電影中,他的性格決定了電影的最終氣質走向,而這樣的電影,注定很難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同,從《小時代1》到《小時代4》上映的三年間,雖然中國嗲應市場呈井噴式發展,但郭敬明的電影並沒能跟上步伐,而是在不斷的走下坡路,2013年暑期上映的《小時代2》隻拿到了不到3億元的票房,和上一部相去甚遠,2014年上映的《小時代4》盡管作為係列的終章,還轉了3D版本,但票房也沒到5億,遠遠沒有達到郭敬明和製片方的預期。這充分證明了一點,電影是一錘子買賣,《小時代1》的時候會吸引到很多不明真相的觀眾,但對於係列電影,如果一開始沒樹立良好的口碑,接下來的續集是一定會走下坡路的。

《爵跡》敗在做了不成熟的嚐試

不過,《小時代》係列近14億的總票房,讓郭敬明賺的盆缽皆滿,雖然口碑和票房在持續走下坡路,從商業的角度來說郭敬明還是贏了。於是在《小時代》係列之後,郭敬明馬不停蹄的開始了《爵跡》的創作,他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再大撈一筆。

因為在郭敬明看來,電影就是一門生意,和數學公式一樣,是可以計算的。《爵跡》同樣是一部IP電影,根據郭敬明的小說《幻城》改編,郭敬明將他的奢華範兒再次賦予了這部電影,集結範冰冰、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楊冪等一線明星,連李治廷都隻能淪為友情出演,在畫麵上,更是破天荒的100%純CG,演員在棚裏表演完,然後通過動作捕捉的方式再輸入到電腦,製作出最終的畫麵。

郭敬明以為,超強的演員陣容+前所未有的特效+小說《幻城》的IP效應,一定會讓這部電影大賣,但沒想到的是,電影並沒有受多大的歡迎,最終票房3.83億,扣除影院分成和發行費用,真正拿到的收益隻有一億多,可能還不夠電影特效的製作成本。《爵跡》讓郭敬明在領域走完了由盛至衰的全過程,也再一次證明了,拍電影需要商業考量,但電影本身不應該是一門生意。

最後更新:2017-08-22 20:49:07

  上一篇:go 白百何疑似出軌,陳羽凡不回應的N種猜想!
  下一篇:go 對外“受傷”,實為“懷孕”?謝娜長久缺席似乎默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