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十年风光背后也有苹果的无可奈何

25日传出消息,iPhone 8发布会将于9月举行。iPhone面世十年,新手机势必受消费者注意,华尔街分析师预测,新机可能出现超级销售周期,为苹果带来营业新高峰。iPhone十年,已为苹果创造不少奇迹,十年来共卖出12亿支手机、将苹果变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2015年iPhone 6和6 Plus创造的收入,占当年美国GDP的5% 。值得注意的是,风光背后,苹果也有无可奈何的挫败经验。
过去数年,iPhone销售收入,占苹果全部收入的50%至70%;今年4至6月,苹果季度收入454亿美元,iPhone卖出4100万支,占全部收入的55%,虽比iPhone 6和6 Plus推出第一季占比70%下降不少,但仍占全部收入一半以上。可以想像的是,如果iPhone失守,销量持续减少,苹果可能崩溃??。因此近数年苹果的最大挑战,是寻找一个可「统治」市场的新产品,这是其创办人乔布斯2011年去世后,苹果一直存在的焦虑。
但至今为止,苹果虽不停地寻找,却找不到解答。2011年起为苹果掌舵的库克,两年前推出「苹果手表」,但不成功,离「下一个重大产品」的目标甚远。库克另一重要尝试是「苹果汽车」,但这个尝试迄今也不成功。
苹果的造车计划,开始于2014年。当时大批雇用工程师,受媒体注意,被称为「泰坦」的造车计划因此曝光。「纽约时报」25日引述五名知情人士说法报导,苹果造车计划一度大规模进行,不但研发自动驾驶科技,也研制「苹果汽车」;当时已进入造车细节,例如考虑到没有方向盘、没有煞车、没有加油系统的设计。自动驾驶科技方面,也开始研发雷射感应器(lidar)技术。
但苹果对要造什么样的车,并没有清楚方向,内部意见分歧,在「造车」和「只造自动驾驶科技」之间出现争论。研究自动驾驶八年的谷歌,内部也出现过同样争论,但三、四年前决定,只研发自驾科技,不造车。近年谷歌一直强调不造车,只用其他汽车公司的汽车,装置自己研发的自驾系统作测试。
去年6月,苹果泰坦计划的主管去职,换人掌舵,新主管果断决定,放弃造车,只研发自驾科技。最近又增聘自动驾驶技术工程师,重新出发。加州硅谷除了苹果,还有多家公司瞄准自驾科技,包括谷歌和优步(Uber),苹果能否在自驾科技上胜出,仍待揭晓。「商业内幕」本周报导,苹果目前自驾科技,只达到谷歌三年前的水平。已知的是,苹果和谷歌都决定不自行造车,未来可能与底特律的传统汽车公司产业联盟,推出技术合作的自驾车。
苹果「寻找下一个重大产品」的行动失败,还有一个深层原因:科技公司赖以生存的最重要产品,往往来自创办初期的构想,几乎没有科技公司能摆脱创办构想,而再创造出其他新产品。这种情况可从当今五大科技公司看出:苹果由个人电脑起家,自始一直是制作电脑的公司,麦金塔电脑、iPhone、iPad、MacBook和苹果手表,基本上只是电脑形状变化和变大、变小;谷歌靠搜索引擎的广告生存;微软靠视窗和Office软体(自个人电脑潮流消退后,微软至今未能回到鼎盛期);脸书靠社交网站广告生存;亚马逊基本上是网购公司(8500万名Prime会员是最大支柱)。
另一深层原因是,苹果要找新产品,重点可能不在产品,而在潮流。1980年代的科技潮流是半导体,个人电脑成为最重要产品;1990年代的潮流是互联网,所以出现谷歌;2000年代的潮流是社交网站,所以出现脸书;过去十年的潮流是行动科技(mobile tech ),所以是iPhone的时代。
目前情况是,移动科技的潮流未退,但新潮流并未出现,所以苹果要找新产品,却因为新潮流未现而不可得。大家都说,自驾车和扩增实境(AR)是未来潮流,所以苹果也投入研发这两种科技研发。
在苹果没法找到新产品下,苹果的粉丝只能继续等待。等待期间,苹果只能续依赖iPhone的收入维持营运;投资股东唯一的安慰,是最近半年苹果「服务性业务」收入增加(主要是Apps销售和1.85亿订户缴费),4至6月季度收入达73亿美元,占全部收入16%,意味苹果找不到新产品的未来岁月中,iPhone销售收入将逐年减少,服务性业务收入将产生维持稳定的重要作用。
最后更新:2017-08-28 00: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