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4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OpenStack实战》——导读

f0a6df9b303779b401570030c24ce91c327ddd0c


前言

我首次接触OpenStack是在2011年夏天,那时我就职于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我和我的同事兼好友Brent Salisbury被邀请参与一家财富50强技术公司关于产品研发项目的讨论。在会议期间,项目的执行发起人给了我们两个选择,使用现有的商业工具或者调研使用一个名为OpenStack的社区项目。自然结果是我们选择了调研我们一无所知的框架,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OpenStack之旅。这个开发项目没有任何产品产出,但与OpenStack的“不期而遇”却成为了我学术和职业生涯的转折点。Brent离开了肯塔基大学,与别人合办了一家创业公司,后来该公司被Docker收购了,于是他现在正就职于Docker公司。而我,走了与他不同的道路,从硕士变成博士并写了这本书。

在2013年年初,OpenStack的Grizzly版本跟当前的版本类似,但由于当时功能快速增加导致不稳定,让我们觉得在企业环境里,OpenStack还不能用于生产环境。虽然我没有冒险在企业里使用OpenStack,但研究计算是另一回事。作为研究生独立研究课程,我在研究计算时记录了使用OpenStack的案例、架构和策略。不止这样,我还描述了这个过程,最后在我们企业内部采用这个平台作为私有云。

我在原创的学术报告里使用图1来表示OpenStack在组件层面的分布式体现。我推测要烹饪一头大象,应该跟吃它一样,一次只能一块。在技术领域里,我们经常能接受技术分离作为一个组织的稳健做法——“我是存储人”或者“我是网络人”——但对很多人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只吃大象的一部分。在本书中,我会尽量将一些易懂的知识和新概念结合起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虽然可能你不想品尝大象的脚,但如果想成功地玩转云计算,最好在原理上知道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现在我写这个前言,刚好是Manning出版社的编辑第一次找我的两年后。当我开始这个项目时,还只有不到500名OpenStack贡献者,但现在已经有好几千名了。OpenStack不但成为了成长最快的开源社区之一,同时也被全球规模靠前的很多组织采用。更重要的是,至少对你来说,OpenStack现在已经足够成熟了,可以作为你的组织的私有云的基础。

目录

第一部分 入门指南
第1章 介绍OpenStack
1.1 OpenStack是什么

1.2 理解云计算和OpenStack
1.3 关联OpenStack及其控制的计算资源
1.3.1 OpenStack和hypervisor
1.3.2 OpenStack和网络服务
1.3.3 OpenStack和存储
1.3.4 OpenStack和云专业术语
1.4 OpenStack组件介绍
1.5 OpenStack发展历史
1.6 小结

最后更新:2017-05-31 18:01:21

  上一篇:go  《Git学习指南》——第1章 基本概念 1.1分布式版本控制,有何过人之处
  下一篇:go  JavaScript 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