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物聯網消費時代 車載穿戴將實現人車合一

2017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中,自駕車將是未來趨勢之一。在物聯網時代下汽車產品宣傳中最火無疑是“車聯網、車載WIFI、手機遠程控製、手機映射”這一係列的名詞.

為提升汽車性能、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及操作上的效率,透過穿戴式設備的生理特征識別技術與汽車聯網,結合為車載穿戴式設備,配合雲端平台架構,運用視線追蹤及腦波監控等等技術輔助行車駕駛係統,配合這些應用情景與服務模式,除提供虛擬駕車的體驗外,駕駛的習慣與操作,也將因設備聯網後而有所改變。

目前已有大量新創公司加入設計與研發,車載穿戴式技術趨勢的關鍵,在於擁有專利就能占有市場,BMW 、大眾、特斯拉、沃爾沃、通用、現代、福特等汽車製造商的智能穿戴設備,除與微軟、穀歌等異業合作,開發以眼鏡和手表等形式為主的車載穿戴式設備,更積極將關鍵技術布局在汽車與設備無線通信、個人身分識別、操控簡便,以及行車安全等更多元的應用層麵。車載穿戴式設備結合無線通信、車輛控製、識別配對、傳收信息、人機接口、顯示器光學、導航、增強現實等硬件技術,整合穿戴式設備應用程序和統包軟件。

駕駛者進入車內後,穿戴式設備即與車輛進行配對認證,並將駕駛者生理數據鏈接到駕駛輔助係統,車子與設備可同步偵測駕駛者生理數據。如果在駕駛期間發生意外事故,駕駛者可透過智能眼鏡的視野,清楚了解汽車內部狀況,或透過設備向雲端平台實時回報並請求支持;前方路段有危險狀況時,雲端平台的警報係統會發布警示訊息,提醒駕駛注意,以確保行車安全。

  智能穿戴設備透過遠程指示車輛,提供信息及執行任務等遠程控製係統,除可提供車子定位、門開或鎖的狀態,亦可規劃地圖信息、設置導航及計算可用油料的行車距離等操作,大幅提升駕駛操控方便性,縮短控製的距離,實現車子遠程控製。

  在提升駕駛的安全上,係統控製技術從語音、手勢進化到眼神的控製,透過智能眼鏡感測駕駛者的視線落點協助駕駛進行操作,眼神控製是依據駕駛者視線移動的方向和距離,感測駕駛者身體動作和頻率,以識別變換車道的意圖,傳送相應的圖像並顯示開車信息。

  在安全操控上,儀表板就是健康監測中心,所有識別的數據會回傳至儀表板,包含識別駕駛者視線是否落在區域之外、方向盤感測駕駛者血糖指數、偵測頭的方向性與動作與頻率、駕駛位上不舒服的姿勢等監測數據,以判斷駕駛者是否處於瞌睡或危險狀態,若未符合安全的機製則發出警示,從而促進安全駕駛。

車載穿戴式提供不隻是導航及信息提供的功能,而是促進汽車安全,以及增進駕駛樂趣等千變萬化應用與服務模式的工具,在這個領域已有許多新創團隊積極參與研發與設計,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更應積極鼓勵透過不斷的創新,才能驅動更優質的駕駛環境與行車安全。作為智能產品方案服務商朗銳智科(www.lrist.com)相信車聯網進入我們的生活不會太久。

最後更新:2017-08-13 22:29:15

  上一篇:go  轉|解讀係統日誌的重要性
  下一篇:go  阿裏雲智能機器人—雲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