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王健林甩賣倫敦項目,接盤的還是富力,其老板曾經對許家印對賭公司

如果不是接盤了萬達王健林那77間酒店,富力地產都已經被人遺忘很久了。

現在,它又重回舞台中央。

01

8月22日,媒體報道,在接盤萬達國內的酒店後,富力地產又聯手中渝置地在交易最後階段接盤了萬達集團在英國倫敦運作已久的九榆樹廣場(Nine Elms Square)地塊。

據媒體澎湃新聞報道,今年1月份,St Modwen和Vinci委托JLL以6.16億英鎊的價格公開招標出售Nine Elms Square地塊。萬達此前已經和St.Modwen簽訂了交易合同,並進行了正式交換。但由於萬達自身的原因,合同交換後這筆交易進行了移交,而富力地產和中渝置地也正有意接盤,因此最終這筆40億的交易歸屬於這兩家公司。

萬達集團的出海受阻,想必看貓哥文章的朋友們都知道大致的脈絡。內憂外患的萬達,如今深陷各種傳言和政策不利之中,需要有人來“拉兄弟一把”,富力地產就扮演了這個角色。

經過這兩次大動作後,富力地產從蟄伏已久中突然奮起,大有重回一線之勢。他的兩位創始人李思廉、張力估計不會想過會以這麼戲劇化的方式再次亮相。

他們是中國最隱秘的地產大佬之一,曾經“得罪”過京城地產圈,現在又“殺”回來了。

02

“廣州每倒下一根煙囪,富力就多一棟樓”

經過1年多的調整,再加上吃下萬達的酒店項目,富力地產一掃頹勢,再提千億目標,2018年銷售目標是1280億元至1380億元。

這個目標雖然不小,但對於李思廉和張力來說,卻是一個早該實現的“小目標”

因為富力地產作為曾經的“華南五虎”,目前銷售規模已經落後曾位於同一起跑線的碧桂園、恒大,這兩家體量都超過3000億規模了,並且,富力地產近幾年業績增長速度相對較慢,2014年提出2016年衝擊千億目標失利。

尤其是恒大地產,當年還隻是廣州地產圈的“外來戶”,是個“小弟”,現在的體量卻是富力的數倍。要說富力的老板沒有失落感,那是騙人的。在廣州地產圈內,張力以熱衷於追趕各種時髦聞名——玩私人飛機,玩足球隊,去海外買地及投資各種風險性極高的項目。

現在,代表富力出麵張羅與萬達交易的是李思廉,其實富力是兩個老板,另一個是張力。

李思廉是香港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數學係;張力是廣州本地人。兩人攜手合作始於1993年,從那時候,一幹就是24年。

1993年,張力正從廣州市天河區政府的下屬單位出來做生意已經5年,其間主要靠做裝修和工程設計賺了一些錢,恰逢廣州樓市開始急速升溫,各路人馬紛紛殺入,他看到了做房地產的大機會。而李思廉自大學出來的第一份工是證券金融從業員,後來慢慢做起內地貿易,最後轉向房地產。兩人一拍即合,湊了2000萬,兩人各占50%股份,組建廣州天力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此即後來富力地產的前身。

天力地產的第一個大手筆,是一塊無人問津的化工廠的地皮,這是富力的第一個小區項目—富力新居。因為那塊地靠著煤廠,又挨著鐵路,誰都看不上眼。據張力回憶說:“當時那塊地上麵的煤還有一寸多厚,我們把煤一點點鏟起來,再用水衝幹淨。等房子一開賣,每平方米要3000多元,買房的人都排起隊來了。”

這一無心插柳的項目就成了以後“富力模式”的標準運作方式——“舊改”——盤下舊廠區,收拾幹淨,做好綠化,賣個好價。

從1997年到2000年短短幾年時間,富力在廣州完成了將近10個“舊改”項目,其中富力新居原為嘉邦化工廠,富力廣場拆自廣州銅材廠和同濟化工廠,富力半島花園原為廣州建材廠,富力千禧花園原是硫酸廠,興建陽光美居和富力現代城,則分別拆掉了廣州風機廠和廣州鍋爐廠。

當時業界戲言,“廣州市每一根釋放汙染氣體的煙囪倒下,背後都有富力的一份功勞”。

表麵上看,富力拿下的地塊都不好處理,又是硫酸廠又是化工廠的,處理起來很麻煩。

但是,富力注意到,中國城市的規劃相當不科學,工廠都建在城市周邊,當城市發展擴大,原有的國有化工企業經營不下去,工廠是關停了,但工廠的地將是未來的新中心。並且工廠用地相對於普通用地,被開發商拿下的速度要快得多,價格也相對便宜,加上周邊相對完善的生活配套,隻要工廠一拆遷,樓盤就能快速建起來,從而能很好地控製成本,不需要銀行龐大的高風險貸款。

何況,當時還沒有嚴格的土壤修複規定,不需要漫長的盤整、擱置、修複。

舊廠改造“變廢為寶”,讓富力一發不可收拾,從廣州起,不斷複製到全國去。

03

“來自南方的傻子”

2002年李思廉、張力帶著富力“揮師北伐”進軍北京,北京是首善之都,多的是關係硬路子廣的開發商,很多都有國資背景。比如當時任誌強領銜的華遠地產、劉曉光掌舵的首創,就連SOHO的潘石屹也在通惠河北岸經營多年。

富力地產在北京拿下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擊敗任誌強、潘石屹,拿下位於通惠河南岸的雙井地塊,該地塊成交價格為31.58億,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塊地王,轟動了當時的京城樓市。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兩個南方人瘋了。這一地塊,就在潘石屹的建外SOHO對麵,通惠河南岸,離河邊還有條鐵路,地塊是原來北京起重機廠等五家老廠房所在地。雖然離CBD隻有一河之隔,但在當時北京人眼裏,這是屬於城鄉結合部的地方。

彼時有代理行測算,那個項目的保本價格5800元/平米左右,包括:樓麵地價2900 元/平方米+建安費2000元/平方米+稅費500元/平方米+廣告營銷費用400元/平米=5800元/平方米。這在當時已經被稱為不可想象,當時雙井附近商品房也僅僅是6000塊一平米。

對比周邊同等地塊房價後,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這個區域的普通住宅賣5700多元/平方米已經不太好賣了。”

所以,當時業內有人表示,這是32億元的冒險遊戲,60%的人等著看“廣州人”的好戲。其中,就包括潘石屹。

結果,2002年3月,6900元/平米起價帶精裝修銷售,均價7000元/平米,震驚市場。隨後,2002年10月,連漲三次價,達7600元/平米。更令業內外震驚的是,此時富力城一期13萬平米銷售率達80%。隨著前期項目品質和形象逐漸被市場認可,大盤價值開始出現大幅增長,富力城作為高品質樓盤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為什麼賣得好呢?

很簡單,當時的北京富力有關人士稱,作為南派開發商,富力地產的精細開發促使京城不少住宅項目的立麵、戶型、園林等很多元素得到同步提高。其北方區總經理謝強就此曾表示,當初南方發展商到北京時,北京的房地產水平比南方可能要落後三到五年,“現在在產品品質上則沒有什麼地域性差別了,差異隻是在細節。”

對,就是當時北京的地產商造不出“好房子”和“好園林”。

張力和李思廉贏了,但他們那句“北京沒有好房子”徹底得罪了京城的同行,從此以後,在北京地產圈再也沒了朋友,再也難拿到好地段的項目了。富力在北京的下一個城,已經是到東南五環外了。

04

每次都下錯注

北京富力城項目後,2005年富力地產在香港上市,那是富力最輝煌的時候,其後,就逐漸走下坡路。中國的房地產是個政策市,有宏觀調控這隻大手主導,隻是,經曆四次宏觀調控,但每一次調控,張力都下注失誤,數次出現危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誤了富力的發展。

也影響到了他與廣州城另一地產大佬許家印的身價、影響力對比。

房地產商圈子其實是挺排外的,不是一個圈子的玩不到一塊去。

王健林從大連起家,2008年才搬到北京;孫宏斌的融創中國的總部至今還在天津;富力的總部在廣州。都不是北京地產圈的“核心朋友圈”。但各有各的本事:

王健林善於利用地方政府改造老城區市中心商業、建設新區商業的急切目標;

孫宏斌藝高人膽大,敢於擴張,總在別人危難之際吃下籌碼,比如綠城、佳兆業、樂視;

張力和李思廉就是舊廠區改造高手,把一個個化工廠、起重機廠收拾好後賣給不斷湧入城市的居民。現在張力和李思廉也學會了孫宏斌“撿漏”的高招,不但吃下了萬達的酒店,還拿下了它的海外項目。

他們的背後是中國過去20年不斷擴大的城市規模,以及數以億計湧進城市的年輕人,那是個“黃金時代”。那個時代崛起的房地產大佬們都喜歡金碧輝煌的感覺,據說,張力已經把富力足球隊的主場越秀山原本藍色的座椅全部都換成了金黃色。

而這支足球隊的城中“死敵”,正是恒大集團許家印麾下的廣州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

2012年,在兩家俱樂部德比之前,張力曾說:“許家印上次給我說,下一場德比要贏回去,而且讓我兩個球。我說如果讓我兩個球我賭什麼都可以,賭公司都可以。”

幸好,當時張力沒有把公司輸出去,否則就沒有後續的大戲了。

本文係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喵~來和貓哥做朋友,

添加貓哥微信,驚喜不斷喲~

幫你賺錢!幫你省錢!更多貓湯,點擊獲取:

最後更新:2017-08-28 00:12:14

  上一篇:go 郭敬明涉嫌性騷擾背後,和朱梓驍陳學冬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下一篇:go 王俊凱登雜誌封麵9秒全賣光,這人氣不是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