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級診療模式下 中國醫療信息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解讀
【深度】分級診療模式下 中國醫療信息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解讀 。大數據時代數據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在醫療健康領域,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步入醫療健康大數據時代。中國是除印度之外人口數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國家,龐大的人口基數讓中國在醫療大數據領域所積累的醫療數據量和優勢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數據的價值不僅是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挖掘所獲得的信息,也會在商業、科技決策,優化資源配置,連接節省資本等具有無可比擬的價值和潛力。本篇報告對目前中國市場上醫療信息化公司進行了基本梳理和重點解讀,旨在探究在分級診療模式推動下中國醫療信息化公司的發展現狀。
在醫改政策和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的推動下,醫療大數據一旦實行互聯互通,其商業和科研價值不斷被開發,能夠對政府、醫院、醫生、患者、藥品器械企業、醫保這六方麵的資源進行重新優化配置,將打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現在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數據孤島” 數據共享難問題比較突出,數據商業價值開發還有很大阻礙。表麵上看是各個醫療機構的係統接口不統一,代碼和數據結構不同,再加上醫院共享數據的動力比較低。歸根到底,在現有以藥養醫的醫療體製下,醫院不開放數據對其影響不大,若開放數據,必然會導致患者分流和醫院收入透明度增加,從而影響醫院和醫生的收入。所以,醫療大數據共享的核心是在三醫聯動下,通過破除以藥養醫、分級診療、醫生自由執業等多方政策協同下實現。
要實現數據互聯互通,首先得滿足各方利益訴求,才能真正實現醫療大數據的商業化運營,包括對政府、醫保、醫院、醫生、患者、藥企等六方利益訴求的分析。
最後更新:2017-07-05 15: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