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0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阿裏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我曾經被諾貝爾獎得主司馬賀忽悠,相信人工智能就是未來!


image


“人工智能這個幾個字,聽起來,我就很生氣!”馬雲 6 月 29 日在世界智能大會上的演講內容,一度成為熱搜話題。

小智發現,阿裏巴巴的爸爸們,普遍對“人工智能”的這種叫法存在不滿。

比如說,阿裏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阿裏雲和雲 OS 操作係統的創始人王堅,也就是那個“忽悠馬雲的騙子”、被人稱作“怪咖”和“瘋子”的博士。


image

王堅在 7 月 9 日中國人工智能小鎮啟動儀式的演講中表示,人工智能更準確的表述應該是“機器智能”。

人工智能之所迅速升溫,是因為互聯網成為了人類社會的基礎設施、我們看待數據方式的改變和數據本身。同時,他對杭州城市大腦和阿裏巴巴的“登月計劃”做了詳細闡述。以下為演講實錄,Enjoy:

談到人工智能,大家都在想,怎麼讓一台機器模仿人。

我自己在杭州這個地方經曆過 3 次,有人跟我講人工智能是未來。但我最終覺得,把它叫做機器智能會更好一點,這也是我今天想講的三個很重要的觀點:機器智能與城市大腦和下一個十年的登月計劃。


image




上世紀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時,有四個圖靈獎獲得者。其中有一個叫司馬賀,他在 80 年代初到過杭州,當時我在讀大學,坐在下麵聽他講人工智能,熱血沸騰的不得了。因為是學生,比較容易受騙啊,相信了人工智能就是未來!

他自己是心理學家,拿的卻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經濟學界非常有名。因為他那次課程,讓我在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做了一個比較重要的選擇。

大家都知道,可以從生物學的角度研究人,也可以從信息學的角度去研究人。因為當時選擇了從信息學的角度研究,所以後來才學了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這麼一個東西是值得我去探討。

那時候所有人講人工智能,其實都是在講機器,怎麼讓機器做一些人能幹的事情。直到今天,你去查牛津字典的話,它解釋 AI 是什麼,還是在講怎麼讓機器,讓一台計算機去做人可以做的事情。

著名的圖靈測試,本質也是怎麼模擬人。

因為這樣,我花了很多時間學心理學。慢慢明白過來,其實這裏是有一個非常大的悖論。這個悖論就是,人腦能不能研究人腦,這是非常複雜的事情。大腦有沒有能力去研究自己,這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

什麼樣的腦子才可以去研究腦子?隻有世界上最聰明的腦子,才可以研究大腦本身。大家如果對人工智能感興趣的話,隻要你不是世界上最聰明的腦子,還是老老實實做事,不要去研究腦子會好一點,這是我自己的感觸。

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博士畢業之後,大概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的時候,人工智能也熱了一陣子,有兩件事情。

人工智能提出時,日本提了第五代計算機。那時我們國家的項目,不是人工智能 2.0,是智能計算機。

那時候是第一次把硬件的發展和軟件的發展連在一起了,轟轟烈烈。當時出過幾本很厚的書,我認認真真看完關於人工智能的書,如果你現在再去看的話,大部分東西和今天談得都一樣。

也是那次轟轟烈烈之後,日本從此停在了所謂的第五代計算機。那個時候,我自己大概花了三五年的時間,在這中間,我相信了人工智能可能是未來,但是並沒有發生。

今天這個時候,大家又開始說人工智能。其實是這個世界發生了非常多的變化,但並不是人工智能發生了很多變化。

一年多以前,在北京的一個活動上,我講人工智能今天能夠又被撿起來,不是本身發展的結果。計算在這裏的影響很重要。人工智能到今天被廣泛談及,和三個東西是非常有關係的。

第一個:互聯網變成了人類曆史上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對我來講,可能人生最大的夢想是看到大腦被連到互聯網上。如果沒有這個物質基礎,我們不但沒有數據,所有講的事情都不存在。

今天語音識別能做到這個程度,當然和 DeepMind 的算法有關係。但是,如果我們還像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那樣,去得到語音的樣本數據,那今天所有事情也不會發生。大家一定不要把互聯網這個基礎設施和傳統意義上的網絡化混在一起。

人工智能成為熱點話題,實際上標誌著互聯網對這個社會發展的又一次推動,這是我自己的理解。

第二個,我們重新看待了數據,其實就是我們重新看待了周圍的世界。

人類曆史發展過程當中,變化是非常非常大的。其中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在數據之前,我們所用掉的計算能力是一次顛覆性的發展。無論是講深度學習,講人工智能,都逃不掉計算機這件事情。計算機最基本的單元就是用多少個晶體管來表達。我前天看到一個數據,還是蠻刺激我的。

大概一兩年的數據,全世界每年要為每個人生產出大概 20 億個晶體管。20 億個晶體管什麼概念,在 70 年代初 IBM 出來的一個芯片才有 2 千多個晶體管。那時候整個美國加起來的晶體管數,可能都沒有現在一個人所擁有的晶體管數。

計算能力的爆發是超出大家的想象,這些東西帶來的變化,其實是今天我們又可以重新看待人工智能的基礎。大家一定要記住,矽實在是了不起,不管摩爾定律在不在,這個東西實在了不起。從 70 年一個芯片上隻有幾千個晶體管,到今天世界要為地球上每個人生產幾十億個晶體管,這是世界的巨大進步。

前幾天我在矽穀見到一家創業公司,大家知道今天做深度學習,或者做人工智能的人,必說什麼 GPU。那個創業者和我說要做一個處理器出來,這個處理器是今天最好 GPU 處理能力的 1 千倍。大家認真想一下,已經從 2 千個晶體管芯片到每個人有 2 億個晶體管。如果再把計算能力提高 1 千倍,你想想看我們能幹什麼事情,任何人在有生之年不能幹完的事情,一眨眼幹完了。

第三,就是數據本身。

有一個事情非常了不起,影響我們決定做一個像城市大腦這樣的東西,就是 carema,一般翻譯成攝象頭,我認為最好翻譯成成像器械。成像器械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東西?你今天坐在這兒,還找不找得到一部沒有攝象頭的手機?你甚至都買不到一部隻有一個攝象頭的手機,因為成像技術的發展,人類突然出來一個喜好,自拍,它的結果就讓人類自身的數據被留下來了。

大家在說無人駕駛時,可能忽視了一個事情。今天一輛車上有多少個成像設備,無論這個是用 camera 做出來的,還是用雷達的電磁波做出來,它還是一個成像技術,一輛無人車實際上是一輛成像技術的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今天城市裏有多少成像設備來感知城市的一切。你的手機,你開的車,一個城市的所有東西,其實數據的分布程度超出大家想象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此時此刻在天上有多少衛星在飛,拍下了多少張照片,可以幫助我們,回答多少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

前幾天我看到一家公司,它們拿衛星的圖像估算全世界石油的儲量,我看了之後覺得很有意思。我們應該為城市做一件事情,為什麼呢?今天城市修了那麼多道路,我們永遠不知道在這一時刻所有的車占了城市道路的多少麵積,其實衛星圖像可以告訴你。

大家也知道衛星圖像多到了我們沒有辦法處理,這時候隻有機器可以把它看完。發展到今天,可能人工智能最好的叫法是叫機器智能。可以讓機器去幹以前人不能幹的事情。這是真正變化的開始。

比如說前幾天我在加拿大看一家創業公司,它做關於情感計算。用手機照相機來看你的臉,但不是做大家想象的人臉識別。它看了你的臉,就知道你的心跳是多少,血壓是多少。它說人每天低頭看手機,為什麼這個時候不能把體檢做掉。而這件事情是人永遠做不了的。

你今天去看很多公司做的人工智能,其實都在做人做不了的事情。發展到今天,把它叫機器智能更能夠聚焦,做人工智能的人就會把做心理學的事情撿回來了。




我們有機會想象一個東西,在這個基礎上能夠做一個東西叫城市大腦。

這個想法源自杭州。大家認真想一下,城市是非常了不起的,城市是人類最了不起的發明。今天我們所有做的事情能不能離開城市,高鐵、航空、電、車。城市本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它實際上是所有發明的一個重要平台。

今天我們在講機器智能時,這個平台會出現什麼東西呢?

城市發展到今天,最早的時候隻有路,並沒有供水係統。後來有了供水係統,慢慢覺得應該有電網,慢慢有了下水道。大家應該看到城市的發展過程當中,其實是技術發展形成的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東西。

不是今天才有城市問題。當所有城市交通都用馬來做時,也有交通堵塞的問題。我相信城市發展到今天,使得我們有一次機會來做非常大的創新。

這裏一個基本的東西,所有今天我們完成的發明,無論是互聯網也好,無論是大家講的手機也好,大家講的成像係統也好,天上飛的衛星也好,見過的每一架飛機也好,都為這個城市積累了巨大的財富,那就是數據。

杭州市當時做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們不應該做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化係統,傳統意義上的人工智能。我們應該做一個東西叫做城市大腦,它會是未來城市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

就像今天的供水係統、供電係統,一個城市沒有它是運行不了的。這是非常欣慰的地方,也是大家覺得在杭州做人工智能創業是最好的地方。杭州接受了這個東西,覺得應該是杭州嚐試“城市大腦”的探索,這是一個非常高興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那是第一次在城市角度,把數據不再當著大數據來賣,第一次把數據當成是城市非常重要的資源來看。

杭州市也成立了一個部門,這個部門和中國或者世界其它地方部門不一樣的地方,它不叫大數據部門。它叫數據資源部門,這也是在中國第一個城市叫數據資源的地方。

這兩個東西加在一起,其實是說明了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個新的基礎設施會帶來非常多的重要發明;第二,有了非常新的資源,這個資源是人類曆史上沒有的。

城市大腦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當今天我們有了基礎設施之後,才可以真正的用數據資源,優化人類曆史上任何其它的資源。水的資源、道路的資源、電的資源,所以我想我們在杭州做這個東西,從交通做起。

先不說交通擁堵的問題,我自己一個非常小的心願是什麼。如果有了數據資源,有了天上衛星的這些資源,有了城市大腦這樣的基礎設施,杭州是不是可以把更多的路麵騰出來給市民做公園,而不是拿來跑車。

因為可能車用不了這麼多道路,隻是我們不知道。從人類發展角度來講,我想這是人類曆史上非常大的一次進步。如果我們在杭州把這件事做好的話,它的意義就和倫敦第一次修地鐵一樣。

今天所有的城市發展享受了很多人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所發揮的創造力,曆史給了我們一次機會,因為有互聯網這個基礎設施,因為有這麼大的計算能力,因為有那麼多數據資源,使得我們可以為一個城市建立一個新的基礎設施。

我相信城市這個複雜的問題,今天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因為人的不努力、大腦的不努力造成的。因為城市發展到今天,所有的問題都不是人的大腦可以解決的,這是我了解這件事情之後才慢慢體會到。那靠什麼?靠機器的智能來解決這件事情。

就像在人類的城市發展曆史上,早期,城市所有的動力都是靠人的力氣來推動發展的。慢慢會覺得人的力氣是不足以推動一個城市的發展,我們才把馬引進來了,在英國才把水的動力引進來了。後來發現還是不夠,所以有了蒸汽機。

城市發展到今天靠,我們的腦力是不夠的,需要機器的智能幫助我們把城市發展好,這是我想講的第二件事情。




阿裏巴巴的登月計劃,是蠻有意思的事情,和我在阿裏巴巴的經曆也有關係,和阿裏巴巴過去的一些想法有關係。

我們在 09 年的時候曾經論數過據對未來的影響,就把公司內部有關數據的項目統稱為“奔月項目”。後來我們就達成一個共識,公司內部能用好數據,變成一個企業財富時就叫做“奔月計劃”;當整個社會能夠很好的把數據資源變成社會重要資源時,我們把它當做“登月項目”。

我相信今天確實到了這個時候,當一個城市具有這樣基礎設施時,就是它真正利用好數據,這一人類自身產生的自然資源最好的時候。這件事情是可以探索十年的,我願意把它叫做下一個十年的登月項目。

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催生出非常多的東西。阿波羅飛船上有了人類真正意義上的移動計算,這是第一次把計算機裝到了這麼遠的移動裝置上。我想那個時候所催生的通訊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我們今天都在享受。

當互聯網變成基礎設施時,當我們有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計算能力時,當人類積累了曆史上從來沒有想象過的數據資源時。因為城市大腦這樣一個基礎設施,我想不但會為老百姓帶來很多事情,而且也會帶來非常多新的研究問題。

城市大腦這個事情,本身是可以變成人工智能最大的研究平台。為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我們有機會在杭州建立城市大腦,做最好的基礎研究。

杭州開建立城市大腦之後,蘇州在今年 2 月也開始了。因為這次人工智能的機會,因為所有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有一次機會為全世界做一次貢獻,這是城市發展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定會有越來越多人生活在這個城市裏。

機器智能讓我們看到了從來沒有過的世界,大家不要擔心和機器的關係,也不要恐慌。

在一百多年前,當人第一次用成像技術看到自己的 X 光照片時,也會覺得恐怖。可是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成像技術是在造福每一個人,我相信今天講的所有東西,都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7-13 09:02:25

  上一篇:go  螞蟻金服CTO程立:技術的價值與意義,在我看來是這樣的
  下一篇:go  Java——ThreadLocal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