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王者榮耀之父!一個無產階級遊戲人的奮鬥史:馬化騰給他發了2億獎金,他創造了騰訊25%的營收!

一個被人民日報狠狠懟過的遊戲,一個單季度營收超過60億的遊戲,一個營收超過94% A股上市公司營收的遊戲,在王者榮耀的背後站著的男人一時風光無二,但他本可以更早進入公眾的視線,如果你還記得2012 年騰訊公司級的季度戰略會上微信之父張小龍的那次8小時PPT大演講,那次騰訊請來分享的其實有3個產品經理,一個是張小龍,一個叫鍾翔平,當時負責備受重視的手機瀏覽器,而最後一個也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當時琳琅天上工作室的負責人,後來的王者榮耀之父:姚曉光。

17歲種下遊戲的種子,用BASIC語言爭取到第一台電腦

南昌的夏夜悶熱難當。 1993 年的一天晚上,姚曉光做完作業後呆在自己屋裏看書。電力係統的父親走了進來,手上拿著本《 BASIC 語言》,他想考考兒子的計算機知識。從語句到函數,看見兒子對答如流,父親滿意地點了點頭。

那時曉光剛上初三,半年來一直吵著要買電腦,父親知道他對電腦很癡迷,每逢周末就會和同學一起去自己的辦公室,折騰那台長城電腦,一折騰就是一整天。但畢竟兒子年紀還小,買台電腦要花幾千塊錢,這筆錢足以把家裏重新裝修一遍,再添些大件家具,用來買電腦會不會太奢侈?父親想試探一下,看看兒子是不是真懂電腦,是不是真想用電腦來學習。

考了幾次後,父親放心了,兒子不僅能熟練操作電腦,還會用 BASIC 編程。在辦公室那台“大力神”的單色顯示器上,他用 BASIC 語言進入 CGA 模式,一個像素一個像素地畫出了三國遊戲的人物和地圖。

那年暑假,父親和兒子一起,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電腦公司。最後,他們騎了一個小時的自行車,從南昌大學對門的一家店裏買回了一台 386 。“那時候全校隻有我一個人有電腦,感覺自己很有麵子。”曉光開心地回憶著當時的情景。從這台 386 開始,曉光踏上了奇妙的遊戲之旅。

17 歲生日那天,曉光請同學來家裏玩。吃完晚飯後,他提議大家一起幫他通關正在玩的一款遊戲——《暗黑破壞神》。於是一個同學用鍵盤加血,一個同學加魔法,他負責操作鼠標,經過一番鏖戰,終於將關底老怪 Diablo 擊斃。這是第一款令曉光深受感動的遊戲,通關的那一刻,他就下了決心,今後一定要做出一款超越《暗黑破壞神》的遊戲。

大學時代遊戲製作圈內小有名氣,差點做成“中國迪斯尼”

接觸電腦前,姚曉光的業餘愛好是畫畫。房子、樹木、怪獸、外星人……麵對一張白紙,塗抹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他覺得很有成就感。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世界,這也是他日後毫不猶疑地選擇遊戲開發作為事業方向的原因。

從 BASIC 、 Visual BASIC 到 C++ ,曉光對開發工具的掌握越來越熟練。進入大學後不久,他成了國內最早的一批網民,以NPC6的名字在網絡上行走。那年暑假,他用幫老師編寫多媒體製作軟件所得的 2000 元報酬,買了一顆 MMX 200 的芯片和一隻小“貓”,開始了自己的撥號上網生涯。網上他最常去的地方是雅虎的遊戲開發網環,在那裏他認識了雲風工作室(後來在網易工作了10年)、冰河工作室和金點時空的一批遊戲製作愛好者,大家經常在一起談論做遊戲的理想。

校園裏的曉光並不清楚當時的國產遊戲業正處於大轉變時期。 1997 年,大批知名、不知名的公司湧入遊戲市場,他們捋起袖子,前赴後繼,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單機遊戲的開發熱。短短一年後,國產遊戲的大環境急轉直下。金盤電子、騰圖電子和前導軟件等先驅相繼退出,大批中小公司甚至尚未有產品問世即告解體。中國大陸原創遊戲從無到有、隨即半路夭折,僅用了三年時間,令人扼腕。

這時的曉光正在獨自研究《暗黑破壞神》,思考怎樣才能編寫出同樣的效果。“當時我還沒有多少程序方麵的感覺,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從何下手。我有一個同學數學很厲害,他瞄了一眼就告訴我說,裏麵的人物走的是菱形格。我這才豁然開朗。”

在同學的幫助下,曉光用 Visual Basic 和 DirectX 7.0 編寫了一個模仿《暗黑破壞神》的 demo ,場景中的人物可以在八個方向上行走,被物體遮擋後,物體會呈現半透明,他還在這個 demo 中實現了最短尋路的 A* 算法。正是憑借這個 demo ,曉光找到了第一份遊戲開發的工作。

大學期間曉光的另一得意之作是他和同伴陳承一起開發的“網絡炸彈狗”遊戲,委托開發這個遊戲的,就是今天有著數十億資產的陳天橋。那時的陳天橋還是一個創業青年,拿著炒股賺來的 50 萬元創建了盛大網絡。他希望通過互聯網推廣一個虛擬角色——卡通狗“史丹莫”,這隻“史丹莫”就是“網絡炸彈狗”的主角。遊戲的玩法類似現在的《泡泡堂》,由陳承策劃、曉光編程,盛大提供圖片素材。差不多快完成的時候,他們一起來到上海,和盛大商談合作的事情。由於盛大隻是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無力涉足遊戲研發,最後隻好作罷。

不顧家人反對加入遊戲行業,當興趣變成工作,興趣也會變成壓力

2000 年的中秋之夜,天氣已經轉涼,北京三環的馬路邊上坐著一個年輕人,靜靜地看著天上的月亮,刺眼的車燈不時從他身上掃過。獨自一人賞完月,曉光回到簡陋的住處,上鋪的同事玩網絡遊戲還沒回來,於是他找出宮崎駿的《螢火蟲之墓》看了起來。故事講述的是二戰中的日本兩兄妹成為孤兒,因與被迫照顧他們的遠房親戚相處不來,而到附近的廢棄防空洞下獨自生活,最終逃不過饑餓的折磨相繼死去。影片灰暗、悲涼的氣氛感染著曉光,不知不覺中淚水流了下來。

這一年曉光大學畢業,父母為兒子設計好了一條他們認為很完美的道路。電廠雙職工的子女大學畢業後可以進入電廠工作,憑借豐富的計算機知識,曉光被安排在了電廠的機房實習。 300 多平米的機房寬敞、幹淨,整齊地擺放著數十台高端電腦和櫃式服務器,對於一名酷愛電腦的人來說,這裏的工作環境舒適,而且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再理想不過。但此時的曉光已經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開發遊戲上。

父母從來沒有想過兒子竟然會選擇遊戲作為職業,在他們看來,遊戲根本算不上是一種工作,怎麼可能靠遊戲養活自己?當時電廠新員工的工資是 1000 元,母親想留住兒子,就對曉光說:“你要做遊戲我們不攔著你,但你必須保證新工作的收入至少是電廠的五倍。”正好北極冰(即日後的亞聯遊戲)的老總戴紅通過網絡發現了曉光的 demo ,便寫了封 E-Mail 邀請他加入極致工作室,一起開發《網絡俠客行》。北極冰開給曉光的工資是 5000 元。

最後更新:2017-08-22 10:22:08

  上一篇:go 鹿晗最新路透西裝革履被讚型男,專家:鹿晗音樂走在世界前沿
  下一篇:go 吳昕承認戀情,潘瑋柏是最佳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