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爸爸說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呸!

今年7月,在貴州大數據峰會上,馬雲爸爸說:“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嚐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這話一出,就像平地一聲雷,以每秒30萬公裏的光速擴散開去,響徹整個媒體圈。

除了需要天天追熱點的苦逼媒體狗,吃瓜群眾們也對中國30年後的“預言”紛紛發表“見解”。

馬雲爸爸的話雖然不可全信,但人工智能正在慢慢滲透人們的生活是毋庸置疑的。

從最開始匯聚全球頂尖金融人才的華爾街被人工智能攻陷,到今年五月舉行的圍棋大戰中,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3:0橫掃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九段。

8 月 11 日,在Valve年度Dota2錦標賽期間,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OpenAI宣布他們所打造的一個AI機器人在電子競技遊戲Dota2中擊敗了一個名為Dendi的人類職業玩家,而比賽所采取的形式是很直接的 1v1。

而特斯拉CEO馬斯克與穀歌DeepMind聯合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等在內的115名機器人、AI界領袖人物,此前共同簽署公開信,敦促聯合國阻止自主武器(又稱殺人機器人)的使用。

這些都還是全世界範圍內的,再來舉幾個離生活近點的例子。

無人超市、無人駕駛、無人酒店、無人餐廳、乃至最新的無人水餃工廠等“無人”大浪潮。

日訂單分揀能力達30萬,均效提升了5倍,人員投入比例減少了近70%的京東智能分揀機器人。

九寨溝地震發生的18分鍾後,中國地震台網的寫作機器人,寫了篇新聞稿,用時25秒;今日頭條上,一個名叫小明的機器人截至今年5月已完成5139篇體育類報道,總閱讀超1800萬。

摩根大通開發的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軟件COIN,使原先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需要360000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隻需幾秒就能完成。

2000年,高盛位於紐約的股票現金交易部門有600個交易員。而如今,隻剩下2個交易員,剩餘的工作全部由機器包辦。

……

於是,一個令人們普遍感到焦慮的議題誕生了:人類製造出來的機器會讓人們失去自己的工作。

那麼,人工智能真的會取代人類嗎?來看看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的調查數據吧!

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平穩階段。與一些認為技術發展會對勞動力市場造成破壞的看法相反,在從1850到2015年這165年時間裏,因技術進步而對勞動力市場產生破壞和擾亂的情況極少發生。

據美國勞工部最新統計,目前美國就業/人口比為60%,而1950年時約55%。可以看出,雖然科技一直在發展,但和半個多世紀前相比,美國的失業者沒有增多反而減少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首先,科技發展必然導致一些崗位消失,而另一些崗位也隨之興起。美國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總裁羅伯特·阿特金森的研究顯示,今天科技每消滅10個工作崗位,就會創造6個新工作崗位。這一比例是1950年-1960年以來最高的,也意味著今天科技對就業的破壞力是最低的。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紙媒行業在衰弱,新媒體在興起,從而傳統記者減少,新媒體小編增多,且遠遠多於傳統記者。

其次,科技對工作的“替代”作用被過度關注,而其對工作的“輔助”作用則未獲足夠重視。例如,ATM機的發明按理說將減少銀行出納的工作機會。

但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大衛·奧托(David Autor)的研究發現,雖然從1995-2010年美國ATM機數量從10萬暴增到40萬,但1980~2010年期間銀行出納人數也從50萬增加到55萬。

再次,科技進步推升勞動生產率提升,這令社會總產出更高、經濟效率更高,並最終令人們收入更高、閑暇時間更多。

隨之而來的是旅遊、醫療、文娛、健身、餐飲等消費需求變得更旺盛,而這將帶動服務業工作崗位大幅增加,且這些個人化的服務很難被機器所取代。

因此,奧托發現,雖然科技發展在不斷消滅工作崗位,但卻並沒有減少工作崗位總量。一個基本事實是:科技消滅“職業(jobs)”,但沒有消滅“工作(work)”。

雖然迄今的曆史證明,科技對工作“數量”的衝擊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對工作“質量”的衝擊不小。麵對科技進步,一個大學經濟學教授和一個汽車製造工人所受的衝擊是不一樣的。

百度CEO李彥宏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7年夏季高峰會上也表示,AI控製人類的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因為人工智能、神經網絡隻是類比,不是真正的模仿。正因為AI和人腦是不一樣的,所以AI永遠也不會有一天達到和超過人腦的功能,“所以我不擔心這件事情”。

所以啊,人工智能必然會導致一些崗位消失,這已成為當代無法忽視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綜合性問題。

但是人工智能永遠不會取代人類,畢竟它還是人類“生”出來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升自我,盡量讓自己處於非重複勞動工作中去,比如來做個新媒體小編,你說是吧?

猜你喜歡

領蛙|萊茵體育|“舌尖上”的資本戰

《浙商新力量》的內容資訊除了微信渠道外,還覆蓋百度百家,今日頭條,搜狐媒體平台 ,騰訊媒體平台,網易媒體平台,一點資訊,並讀新聞等,擁有廣泛而優質的傳播效果。

看完我們的文章,需要被報道的創業者或者投資人,可在微信公眾號下麵回複“報道”兩個字,我們會及時與您聯係。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微信公眾號下麵與我們聯係。

最後更新:2017-08-25 20:33:49

  上一篇:go 郭晶晶和老公購物打扮超樸素,一對比,李湘真讓人看不下去了!
  下一篇:go 迪麗熱巴首次承認與鹿晗戀情!原來熱巴是被鹿晗這個動作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