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6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喬布斯這話預言了留英碩士申請的軌跡:其實大一開學就進入程序了

其實,在英國碩士入學的錄取要求中,還隱藏著“學術文化”的內容。這些“軟實力”最好從國內大一開始積累、曆練,否則即使進入英國大學碩士階段,恐怕也會步履維艱。

中國高校2017年9月開學的時間就要到了,通過高考的新生即將進入大一。

一般而言,大學本科階段,大三是個分水嶺,有些學生開始考慮碩士階段留學。

按說從大學一年級開學到三年級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可是有些事情如果不提前考慮,有可能永遠失去留學的機會,特別是英國名校。

中國高等教育的“潛規則”有可能影響學生提前規劃留學路徑。

“嚴進寬出”的國內大學體製,導致準入成本居高不下。高考前長達一年的複習準備,耗費了大量精力、時間,高三畢業生的疲勞程度可想而知。與此同時,中國高校的畢業門檻並不高,大學期間的學習反而輕鬆很多。

這個內在機製的運轉,以高考為分界線,中國學生呈現出“前緊後鬆”的精神狀態。在高三階段被剝奪的娛樂時間,由大一、大二的時間作為補償——一年拚命學習,兩年瘋狂放鬆,高三的損失,大學補,曾被強行壓製的彈簧,此後又毫無束縛地肆意反彈了。

十八九歲的青春歲月,還做不到收放自如,難免忽而忘我學習,忽而我行我素。

史蒂夫·喬布斯曾警告說,“我們不可能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把過去經曆過的蛛絲馬跡聯係起來,找到與當下的因果聯係。”

的確,高考後的放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為日後更大的糾結埋下伏筆。

以英國留學為例。英國大學碩士申請一般沒有統一的入學考試,不像美國大學要求考GRE、GMAT等,這樣一來,國內大學本科平均成績在錄取方麵的權重就很大了。

作為英國大學的校方代表,我接觸了很多申請英國碩士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在留學展會上,能聽到一些學生和家長這樣說:早知道要留學,大一、大二階段真不該太放鬆了。

從本科階段成績單上看,這部分已經大四的學生,在大一、大二時分數不高,大三以後成績突飛勐進,但總平均分並不理想。

英國碩士錄取規定的本科階段的平均成績,一般不低於75%(以百分製為例,需要75分以上),有些英國大學要求80%。

要求較高的英國大學,針對一些熱門專業(比如商科),80%都不一定能錄取,甚至還要看主課成績。

高考後的鬆懈給自己本科階段的學習挖了“大坑”,特別是前兩年,即使大三開始奮起直追,但往往由於大一、大二“虧空”太大,大四階段又常常沒有太多“提分”的課程,導致總平均成績不能達到英國留學的要求。

要知道,這種“前緊後鬆”的局麵,使大三的節奏過於緊張,除了在主課方麵投入大量精力外,還要準備雅思考試。

恕我直言,以四六級考試為核心的大學英語教學,很難滿足留學英國的需要。再加上大一、大二階段由於鬆懈而浪費了大量時間,指望大三或大四再彌補,隻可能繼續沿襲“應試教育”那一套,靠課外培訓和“機經”訓練在雅思分數上做做文章,也算亡羊補牢了。

其實,國內高中階段,由於高考的現實壓力,已經浪費了提高英語能力的黃金時間。

本科階段又進入了四六級和雅思的應試英語模式,有效的英語能力提高的時間已經微乎其微了,硬著頭皮到英國讀碩士,壓力山大!

更要命的是,英國高等教育入學和畢業的要求與國內正好相反,屬於“寬進嚴出”,學生一旦出現掛科,風險很大,往往隻有一次補考機會,再不過,就沒有學位了,留學失敗。

其實,在英國碩士入學的錄取要求中,還隱藏著“學術文化”的內容。沒有哪個英國大學會明確規定其中的細節,在他們看來,經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學生應該具備與老師、同學的互動能力,分組討論的總結、演示(PPT)能力,完成作業、考試、論文的學術寫作能力。

上述的“軟實力”最好從國內大一開始積累、曆練,否則即使進入英國大學碩士階段,恐怕也會步履維艱。

在留學展會上,谘詢英國大學研究生入學條件的中國學生最多,聽到最多的問題仍然是“老師,您看我讀什麼專業好”,顯然,中國學生還需要更多自我了解、自我把握。而這一切,從大一開學就應該開始磨煉自己了!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現任英國諾森比亞大學中國區首席代表;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資深自媒體人,獲評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同時得到騰訊教育、新浪教育、一點資訊教育頻道的關注和支持。

最後更新:2017-09-02 12:19:19

  上一篇:go 馬雲又要搞事情,關乎90%製造業老板生死存亡,甚至將有五萬人失業?
  下一篇:go 林更新勐盯張天愛,發出“直男的凝視”,趙麗穎又暗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