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8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阿裏巴巴馬雲到聯合國當官了,合夥人胡曉明在湖畔大學說了啥

內容來源:湖畔大學出品,喜馬拉雅FM播出的《湖畔三板斧》音頻節目,本期由湖畔大學顧問孫權為大家分享。筆記俠(總裁智庫)經授權整理筆記版。

責編| Even

第1378篇深度好文:2809字 | 4分鍾閱讀

—每周三,在筆記俠遇見湖畔大學—

筆記君說——

俠客們,晚上好!新商業路上,筆記俠與你守望相助。

一個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合理的績效體係的設置,孫權老師認為阿裏巴巴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是績效管理。那麼阿裏巴巴的績效管理,是怎麼樣的?

帶著以下的問題,一起來學習:

如何定一個合理的目標,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施行哪些機製?

“定目標”的過程需要哪些分解動作?

如何看待“目標的調整”和“績效”之間的關係?怎樣合理調整?

一、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是績效管理

馬老師講企業即人,阿裏巴巴關於組織有兩個基本假設。第一個是把組織當成一個人;第二個基本假設是把組織當成一片土壤,土壤好了,啥都能長,隻要團隊好了,什麼業務都能長。

作為阿裏巴巴的管理者,管理手段和機製非常多,除了平常說的績效管理,還有招聘、開除、激勵、調薪、表揚等管理機製。但是如果要維持整個公司往前發展的狀態,不斷適應市場的挑戰,我所認同的阿裏巴巴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是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從本身字麵的意義來理解,如下:

第一,目標。如何設定一個很好的目標能夠讓團隊容易理解,可執行?

第二,在過程當中需要跟蹤,也就是所謂的“追過程”。

第三,績效的“效”是一個結果,是否在有了目標、追了過程以後有結果?

這是我們的三大手段。

二、阿裏績效體係的4個步驟

三大手段做完以後,我們的結果就是獎勵優秀的人員、懲罰沒有達到目標的人員,這就構成了阿裏巴巴績效體係的四個步驟。

我們有自己的願景、使命,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通過阿裏巴巴本身的技術能力,通過我們的服務能力,能夠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消費者、社會去改變。

最終的目的是必須要拿到結果,這個結果就是必須確保團隊能夠活下去,公司能夠活下去,阿裏的體係能夠持續下去。

因此,這個績效目標最後的目標一定是達到消費者滿意、客戶認同和公司自我發展相結合。我所理解的績效目標一定是: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做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想要讓我們的夢想永遠持續下去,最有效的方法是商業化,必須是有結果的,必須實行自我造血。

中間的機製有四個,分別是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獎優罰劣,這是我們績效目標的四個手段。

1、定目標

(詳情見下文)

2、追過程

當目標確定以後,我們要做的是每天每周要對目標的執行進行觀察,看我們在執行過程中是否需要微調,同時要跟蹤項目的落地情況,看目標的最後達成情況,因為沒有結果的目標是垃圾。

3、拿結果

我們為過程鼓掌,為結果買單。如果沒結果沒過程,那需要被淘汰;如果隻有過程沒有結果,那是悲劇;如果有過程又有結果,那才是我們讚賞的。

4、獎優罰劣

當團隊在總結、分配相應的激勵機製的時候,我們要把我們的資源傾斜給有過程有結果的人。同時讓團隊知道你為什麼獎勵,這才能讓團隊調整他們的策略,調整他們的本身的行動,一起來挑戰更高的目標。

三、定目標是最重要的

如果把一家公司比作一個作戰艦隊的話,我對阿裏巴巴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戰略、策略是這麼認為的:

使命——必須明確我們今天為什麼要遠航?

願景——希望知道我們到底要駛向何方?

戰略——這支艦隊之間的協同機製是什麼?

策略——出去以後必須回得來,回來以後,我們的路線目標是什麼?

在整個策略和戰略當中,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就是定目標。

第一,希望我們定的目標能像架起一門大炮,打得又準又遠。

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目標不能設得太小,需要跟我們三年、五年的戰略相一致。這樣我們前麵的一年、兩年、三年才能不斷地前行,最終跟我們的願景使命保持一致。

同樣我們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也便於團隊能夠被鼓勵、被激勵,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根據競爭對手、市場的變化,給團隊訂一個“隻有跳起來才能夠得到”的目標。

第二,定目標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分解動作,在定目標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根據之前定的路線、航期重新分解。

比如:給大家定了“一百萬會員”的目標,如果你今天把這個目標簡單做了分解給各團隊,團隊也不知道怎麼實行。

這個協同機製也就意味著,要說明白每個團隊做哪幾步,通過這些組合最後可以拿到一個結果。

給大家一個建議:定策略、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夠簡單,便於執行,不要囉嗦。這時你的團隊一定可以知道老板到底在想什麼,你的同事也知道公司的負責人到底想怎麼幹,這些都不僅僅是在傳達文化,同時也確定了目標。

四、如何更好地執行目標?

在執行過程當中,我認為有一些非常簡單的方式能夠讓大家(特別是管理者)在團隊管理中很好地執行目標,完成你的策略。在阿裏雲,我做的事情是:

第一,堅持阿裏老的策略,每一個最小單位都要求每天開晨會。

晨會製度是為了便於讓主管和團隊、相關同事之間,了解我昨天做了什麼?今天做了什麼?同樣為明天準備了什麼?

同時也可以讓團隊成員知道你的夥伴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他是不是有一些項目被延遲了,我們能不能幫助他?

這是我在阿裏巴巴堅持做的,這給我帶來的功效是非常大的。

10—15分鍾的晨會,對一天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它匯到一年,就是我們每一天的一個行動目標變成每一年的組織行動目標。

第二,務必要確定過程。

確定過程是當一個管理者定了目標以後,你是否每天都在看團隊完成的情況,是否知道了客戶對我們的服務滿意或不滿意。這些可以便於你能夠在過程當中調整策略,調配兵力,讓組織完成目標。

第三,一定要明確方向,並且能進行獎優罰劣。

你隻有通過獎優罰劣,才知道誰拿到結果,他就應該被表揚;誰沒有結果,他需要更努力。這自然地就變成了一個組織的行動,變成了一個組織的習慣。

五、績效不等於KPI,重要的是能及時調整策略

我自己認為今天我們的績效不完全等同於KPI。所謂的KPI是一個定量的,譬如一百萬會員一千萬收入,但是由於市場原因,有可能你的KPI沒完成,但是你的績效是不錯的。

我們需要在過程中根據競爭的變化情況和客戶的滿意情況,以及公司的戰略部署及時調整我們的策略、調整我們的目標。

大家不要把調整目標和完不完成絕對的對立起來,一個好的指揮員永遠是在戰鬥當中不斷調整或者優化策略,才能夠打贏這場仗。所以,如果遇到我們的策略或者戰術有一些變化的時候,要做的第一個事情就是:

一定要跟團隊充分溝通,我們為什麼要調整這個策略?

我們一定要對我們本身的績效目標進行修正,對前段的工作進行總結,給一個績效評分,並且對馬上即將生效的績效目標給一個設定。最終進行績效管理的時候,一定是把前半周的績效和後半段的績效加起來綜合來看的。

六、一個組織完美的協同方式

如果隻說一句話,我想給大家建議:績效重要,但其實也不重要。

員工要的是被尊重感、被認同感,隻要你在過程中充分溝通、相互理解,我相信再難的目標、再大的調整,團隊一定會認同、組織一定會配合、同事一定會理解。

其實馬總講了一個很好的比喻:

作為公司的CEO或者作為一家公司的總裁,他要管五年到十年的策略和目標,他要做的就是看得遠,明確我們要去哪裏。有可能在那邊大家都不了解、都不知道,但需要看得更清楚,能夠給團隊信心一起走向一個未知的領域。

第二階段的關鍵在於總監,我們希望總監這層能夠看清一到兩年的目標,這時他要做的是根據三五年的戰略落實一年、兩年的行動方案和計劃,確保我們在局部戰役上能夠打贏。

再往下一層是資深經理,經理這一層要做的是能夠看清楚一個季度要做什麼,在一個季度中我們要取得的階段性結果和目標是什麼?

再往下是普通員工,他們要做到是能夠確保今天能夠做好事情,明天的事情能夠被準備。一天變成一周,四周變成一個月,這就變成了一個組織的協同機製。

我認為在這過程中,一定是頭部、腰部、腿部相互的協同。

如果把一個公司最小的細胞單元比作為員工,我們希望能夠激活每一個細胞,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定位,都知道自己的目標,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公司的大方向、大策略,這就形成了一個組織的協同作戰,這是一個最完美的過程。

延伸閱讀:

阿裏人力資源總監苗翠花也曾分享過關於阿裏的績效管理手段:湖畔大學苗翠花演講:阿裏的績效管理挑戰以及解決之道。她說:

我們今天的企業像一個小社會,我們要如何學會宏觀經濟的治理,所以就去了新加坡發展局、新加坡管理學院、市長培訓班等,去學習宏觀經濟的調控。

這表達了我們的業務和組織形態已經到了生態網狀結構的時候,彼此很多因素會發生更多的關係,而不是在縱向上發生關係,而我們的組織和管理模式還是比較工業化的管理模式。

首先,求確定性(清晰的目標、計劃、考核、結果認定和回報,栓在KPI上,我們從KPI中讀到的弊病都是現象)。

撥開現象,我認知到了這一點,當我們業務呈現網狀平台的時候,我們利益的輸送還是在一條線上;

當我們組織隨著業務在發生這樣變化的時候,我們還在追求組織的確定性;

所以員工在疑惑到底要和誰好?

如果我們的KPI能夠講清楚,也就不會有困擾,因為時間、內容、匯報關係發生了變化。

那麼不變的東西是什麼?人,要求一個最大的認可和最大的利益化的。組織和個人評估之間發生種種偏差,反映在不公平、績效不滿意、對組織文化的挑戰上。

第二個本質的挑戰是單線化,上級決定了我,我決定了下級。

後來我們進行了一係列的探討和改革,最重要的一點是怎麼從科層製組織狀態走向用團隊項目的績效和個人發生連接。

你投入在什麼事情上,隻要把你每時每刻的表現在你身上沉澱下來,就不會介意組織發生了什麼變化,因為你每一刻的表現會被記錄下來。

客戶需求時時刻刻都會存在,每個人會圍繞這個發揮不一樣的價值,你自己有自己的價值樹,如果把個人的價值是放在整顆樹上,那麼個體就具備了對抗組織變化和不確定性的力量。

如果能夠建立以個人價值為承載的合理體係,績效體係就發生了創新和變化的點,乃至是根本性的點。

如何從企業中找到個人價值的承載點,發生新的利益輸送關係,使績效突破,是我們一定要去思考的事情。

最後更新:2017-10-08 00:41:09

  上一篇:go 阿裏巴巴今天如此強大,女人們,你們功不可沒!
  下一篇:go 神一樣的造城速度,阿裏巴巴總部所在地-未來科技城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