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阿裏又有重大宣布,馬雲攜達摩院和新10大金句亮相

今天,對於阿裏巴巴和馬雲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就在上午,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集團正式宣布成立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首批公布的學術谘詢委員會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

今年3月,馬雲在公司首屆技術大會上動員全球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新技術戰略”,啟動了“NASA”計劃,要麵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製體製,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

首批公布的學術谘詢委員會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鬥Michael I. Jordan、分布式計算大家李凱、人類基因組計劃負責人George M. Church等。作為最高學術谘詢機構,學術委員會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谘詢建議。

“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係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達摩院”將實行院長負責製,由阿裏巴巴集團CTO張建鋒擔任首任院長。張建鋒表示:“今天的阿裏巴巴,有能力更有責任為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據了解,阿裏巴巴目前擁有2.5萬名工程師和科學家。在機製設立上,阿裏巴巴達摩院將與阿裏巴巴集團現有的研發體係保持相對獨立,專注於麵向人類未來的前沿技術研究。

在阿裏巴巴“達摩院”公布的前日,還有十三位頂級科學家前往阿裏巴巴總部座談,包括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院士、定義了“計算思維”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周以真、全球人臉識別技術“開拓者”和“探路者”湯曉鷗教授等。

馬雲將“達摩院”視為阿裏巴巴將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之一。他說:有一天即使阿裏巴巴不在了,希望“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

以下為達摩院學術谘詢委員會成員簡介:

高文:

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係統芯片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個國際標準委員會“中國代表團”團長

梅宏:

青鳥係統主要創始人、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朝暉:

浙江大學校長,之江實驗室副理事長

黃如: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納米尺度新型半導體器件、工藝技術及相關應用技術領域權威學者,

Michael I. Jordan:

美國三院院士,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泰鬥,兩位根目錄人物之一,眾多知名AI科學家的導師。

李凱:

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提出分布式存儲設計思想。

周以真:

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定義了計算思維;

Henry M. Levy:

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院士。

George M. Church:

“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用新方法開創了“個人基因組”研究的時代。

Avi Wigderson:

以色列數學家、計算機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士

馬雲:達摩院至少服務20億人,解決1億就業

馬雲表示,達摩院至少要服務全世界20億人口,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同時希望解決1億就業機會。

起初不成立研究院 是因為考慮到生存

“我確實不懂技術,這不丟人。但不懂技術還裝懂的人,那才丟人”,馬雲稱,18年來,阿裏巴巴從未停止在技術上的投入。起初,阿裏巴巴不成立研發院,因為那時阿裏巴巴考慮的是生存,“沒有資金沒有盈利,那時做研究院其實很麻煩”,18年後,阿裏巴巴有了技術和資金基礎,才開始考慮做研究院,“我認為達摩院應該去解決問題,同時有利益還有快樂”。

馬雲對達摩院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必須活的比阿裏巴巴長久,“企業是有周期的,但能留下來的,是阿裏巴巴的技術、經驗以及對社會的擔當。現在我們已經18年了,還有84年要走,達摩院至少要活85年”。

第二,達摩院至少要服務全世界20億人口,為1000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希望達摩研究院解決1億就業機會,即普惠共享、可持續發展以及快樂”。

第三,達摩院必須自己具備盈利的能力,“天下隻有自己靠得住”,今年阿裏巴巴將啟用1000億人民幣作為啟動基金,在全球尋找人才,但是未來得依靠達摩院自己。

對於達摩院的期盼,馬雲稱它是經濟體的達摩院,必須代表這個世界,代表時代,因為它屬於中國。此外,達摩院要有自己的風格,“必須超過IBM、微軟、穀歌等公司的研究院”。

馬雲還表示,若一個組織不能解決社會的問題,那將不能做長久。在21世紀,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就要解決偉大的問題。

企業家不是唯利是圖 要以天下為責任

古往今來,中國的商人和學者大多存在矛盾。馬雲認為,這種現象讓人悲哀,反觀美國,絕大多數學者看上去都像商人,雙方共同發揮長處,“世界隻有讓企業家和科學家結合的完美,這個世界才有未來,所有的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意識,以結果、效率、公平為導向”。

馬雲進一步解釋稱,最近國家提出企業家精神,其感慨萬分。他認為,兩者有很多地方保持一致,第一是都要樂觀;第二是都要有創新和思考,“所以我想,在中國未來十年,企業家若不能和企業家共榮,那你的企業是走不久的”,馬雲強調說,企業家不是買賣的關係,不是唯利是圖,必須要以天下為責任。

馬雲還調侃道,“有人說阿裏巴巴是外資企業,其實我們是利用外資最好的公司,服務於中國市場。我們絕大部分是外資,用了美國、日本的錢服務中國市場,我們也要服務全世界”,

我們對技術的擔心 是因缺乏自信和想象力

近年來,有很多人喜歡參觀阿裏巴巴,這讓馬雲感到迷茫,“我也不知道看什麼,我們隻有電腦和桌椅”,說到此處,馬雲話鋒一轉,“不隻有這些,還有未來!”

“對於下一次技術革命,如果沒有想象、沒有擔當、沒有學習,人類是悲哀的”,馬雲說,當今多數人在講物聯網、雲計算等,其實都說明了新數據時代的來臨。

未來的30年,各行各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不屬於互聯網公司,而屬於利用好互聯網的公司,“我相信,科技一定為了人而存在,我們對技術的擔心,因為缺乏自信和想象力。

IT時代,讓IT技術越來越強大,而DT技術是讓別人越來越強大,所以IT是二八,DT是八二,DT時代必須強調普惠和共享以及個性化。未來,隻有made in internet”,馬雲說,未來希望看到更多的技術合作,隻有更多的跨界合作,才有未來。

馬雲最新金句

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開幕式上,馬雲作了主題演講。在長達約20分鍾的演講中,馬雲對新成立的達摩院、企業家精神以及未來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同時也產出了新的馬雲金句:

1,我確實不懂技術,這不丟人。但不懂技術還裝懂的人,那才丟人。

2,阿裏內部不允許吹兩個牛:第一是技術強大,第二是服務做得好。

3,達摩院必須具備盈利能力。未來五年,阿裏巴巴會對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作為啟動資金,但未來要靠自己掙錢。

4,阿裏巴巴要活102年,每天度日如年,非常艱難。阿裏巴巴沒了之後,我們要留下一個研究院。所以達摩院要活的比阿裏巴巴長。

5,我說就叫達摩院(DAMO),這個名字叫著叫著就習慣了,英特爾、穀歌等起初也不習慣,後來叫著叫著也就習慣了。

6,想要成為偉大的企業,就需要解決偉大的問題。

7,未來阿裏巴巴的利潤來自技術,而不是規模。未來市場規模不是靠預算,而是靠創新。

8,有人說阿裏巴巴是外資企業,其實我們是利用外資最好的公司,服務於中國市場。我們絕大部分是外資,用了美國、日本的錢服務中國市場,我們也要服務全世界。

9,未來十年,企業家不能跟科學家結合、沒有科學意識,是走不久的。所有的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意識,以結果、效率、公平為導向。

10,對於下一次技術革命,如果沒有想象、沒有擔當、沒有學習,人類是悲哀的。

阿裏CTO:達摩院未來3年投1000億

成立達摩院是由阿裏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宣布的,他表示,將在全球各地建立實驗室,並引入更多高校教授參與其中,未來三年投入1000億元進行基礎科學研發。

張建鋒認為,互聯網時代第一步浪潮是把計算機變為平台,這步浪潮中將信息鏈接在一起,例如穀歌;第二部浪潮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這步將信息分享和傳遞變得更加方便,例如社交應用。反觀阿裏巴巴,它是通過互聯網平台將消費者和商品鏈接在一起,“這個鏈接和普通的網售有本質區別,是雙向鏈接”。

張建鋒稱,以IOT為代表的物聯網將成為下一步浪潮,但單單將物品鏈接遠遠不夠,要進行感知和控製。此外,阿裏巴巴還想做新一代認知交互,例如自動駕駛,“我們希望把整個人機交互有個全麵升級”。

“今天我們宣布成立阿裏巴巴達摩院”,張建鋒稱,第一,達摩院將在全球各地建立實驗室;第二,達摩院將和高校建立研究所,目前已和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成立了實驗室;第三是全球研究中心,目前已在莫斯科,特拉維夫建立了研究機構;第四是產學研開放協作,即全球學術合作網絡,通過這個項目讓國內外更多高校教授參與其中,“我們做了很多技術研究,並且很快讓研究成果落地”。

目前,達摩院已經聘請了全球10名不同領域科學家加入,包括哈佛大學、加州大學、北京大學等教授。

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也來到現場。姚期智稱,雖然要成立一個研究院具有挑戰,“但是相信在馬雲的支持下,阿裏巴巴研究院和達摩院,一定在不久的未來,看到個世界級領先的研究院”。

來源 | 網絡整理

半導體行業最強人脈圈期待您的加入

行業群:

物聯網IOT、電子代工廠SMT、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充電樁行業、工業自動化與4.0、無人機群、汽車電子科技、智能可穿戴、新能源汽車產業、VR/AR虛擬現實、安防與監控係統、IC設計與原廠、半導體材料設備晶圓、半導體封測、半導體代理分銷、半導體投融資群、元器件撮合交易1群

職能群:

市場銷售、采購 供應鏈管理、設計工程師、AE.FAE、品牌公關媒介、人事招聘

群規:

1、所有群都是實名製,入群即修改群昵稱:昵稱+公司+職位;

2、歡迎群友交流,自我介紹資源,杜絕刷屏廣告;

3、鼓勵多多討論產業相關話題,禁止使用粗俗、惡意詞匯。

回複“報告”可查看所有半導體產業研究報告

最後更新:2017-10-12 13:24:23

  上一篇:go 劉詩詩橘紅色皮衣氣質不凡,網友直唿四爺賺大發了!
  下一篇:go 嫁給愛情的九大女明星,劉詩詩和高圓圓最讓人羨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