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最坑的情節,諸葛亮成了背鍋俠,此人也成了小肚雞腸之輩
我們看過的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裏,有一出眾所周知的情節: 東吳大都督周公瑾,風流倜儻,能征善戰,多次禦敵以不敗之地。可惜卻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因不忿諸葛亮比自己才高謀遠,多次和孔明明爭暗鬥,結果卻一一敗北,最後弄了個吐血而亡的結局,"既生瑜,何生亮?"是其留在世上的最終遺恨。
《三國演義》人物圖
且看《三國演義》五十七回介紹的周瑜之死:
周瑜引水陸大軍五萬,往荊州出發,快到荊州時,見城上插兩麵白旗,並無一人。周瑜將船靠岸,領二十名騎兵到城下察看。
忽聽到一聲梆子響,城上一齊豎起刀槍。趙雲站在城樓上喊叫: “孔明軍師已知都督的計策,所以留我在此守候。”探馬又來報,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四路兵馬,從四麵殺來。周瑜大叫一聲,舊瘡複裂,從馬上墜了下來,眾將急忙將他救回。
周瑜被救回船,軍士報告說劉備、孔明在前麵山頂上飲酒取樂,周瑜更加憤怒,咬牙切齒說:“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偏要去取。” 便令船隊上行,到巴丘時,探子報說:“上流有劉封、關平兩人領軍截住水路。”
周瑜正要出戰,孔明忽然差人送信來。勸他不要去取西川,如曹軍乘虛而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讀完信,口吐鮮血,他知道自已活不長了,便上書孫權,推薦魯肅代替他的職位。死前歎了口氣說 :“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死時才三十六歲。
然而曆史上周瑜真的如文中所言是個小肚雞腸之輩麼?其實不然,真實的周瑜實乃堪稱完美的一個儒將。
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人。洛陽令周異之子,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範成大譽之為“江左風流美丈夫”。周瑜年輕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謙虛寬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還深得主上孫策、孫權的禮遇器重。
周瑜和孫堅的兒子小霸王孫策同年,二人誌趣相投,情同手足。當年袁術十分欣賞周瑜的才能,曾極力邀請其歸順自己,共創天下。然而周瑜看出袁術目光短淺,難成大器,於是改投江東孫策門下。
孫策意外亡故後,周瑜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召共同輔佐幼年孫權。張召主內,周瑜主外,形成了所謂的"內事不明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局麵。後來,孫權討伐江夏,官拜周瑜為前部大都督,兵鋒所至,無不披靡!
赤壁之戰
周瑜雖為武將,卻性格溫良,舉止儒雅,他還精通音律,彈得一手好琴,當時流傳一句話"琴有誤,周郎顧",可見周瑜風雅之妙。蘇軾還在《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誇讚周瑜: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此時的周瑜誌得意滿,還娶了名滿江東的二喬之一,真是達到了事業的頂峰。
真正讓周瑜揚名立萬的是流傳千古的赤壁之戰,此一役,周瑜以少勝多,巧施連環計和反間計,而後配以火攻,一舉大破曹操百萬雄兵,一時間威震天下。
公元210年,周瑜奏報孫權批準後,領兵西進伐蜀,準備去施展自己更大的宏圖大誌。可惜事與願違,天妒英才,東吳大軍出發不久後,周瑜即患病離世,一代將星隕落,時年三十六歲!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
關於周瑜之死,後人流傳有多個版本,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1 孔明說
我們廣為熟知的周瑜之死,就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這點不論從羅貫中著作的《三國演義》裏,還是根據其改編的電視,戲曲等,都是如此。諸葛亮羽扇綸巾,談笑間便把個文武雙全的大都督氣得一次次口吐獻血,最後不治身亡。
這個版本流傳最為甚廣,可以說人盡皆知,所以也毋庸詳述了。
2 中箭說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戰後,周瑜與程普乘勝進攻曹操手下將領曹仁守衛的江陵,“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
這件事當發生在公元209年上半年。可見,周瑜確實中過箭,而且一度傷勢較重,但並不像《三國演義》所說的是中了“毒箭”。而且孫權不久就“拜(周)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屯據江陵。”以後再沒有箭傷加重的記載。
周瑜在攻打曹仁時,確實不幸被流箭射中了肋下,不過好在處理及時,周瑜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因為是主管軍事領導,所以並不用親自在一線衝鋒陷陣,因而此箭傷並不能致命,所以說中箭死亡之說不能成立。
東吳版圖
3 疾病說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這是說周瑜病死在了半路上。按照孫權冊封周瑜為南郡太守,屯聚江陵,周瑜事先曾詣京晉見孫權上策取蜀來看,由東到西的地理位置為吳郡、巴丘及江陵,周瑜離開孫權後,經過洞庭湖畔的巴丘還沒到領地江陵就半途身亡。
不過此種說法也經不起推敲,自周瑜出道以來,不管是跟隨孫策還是扶保孫權,那都是獨當一麵的大將,文能定國,武能安邦。大大小小的戰役曆經無數,無不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從未聽說過因病誤事一說,正因為如此,周瑜才深得江東兩位君王賞識,所以說歿於疾病實在有點牽強附會。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
4 孫權說
先來看看周瑜和孫策的關係。當初周瑜不假思索地拒絕了袁術拋來的橄欖枝,而毅然決然選擇了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孫策,實在令孫策欣喜若狂。從此對周瑜奉為上賓,委以重任。後來又共同迎娶江東二喬成為連襟,親上加親。
孫策暴亡後,理應孫策之子孫紹繼承其位,但因其尚在幼年,故才輪到孫權上位成為東吳君主。因而此事一直成為孫權心中的詬病,擔心其正統性會遭到質疑,威脅其帝王身份。而最有理由讓孫權禪位的就是周公瑾這個兩朝元老了,加之周瑜身份顯赫,威名遠揚,也無怪孫權擔心他功高震主,心存忌憚。
至於後來孫權對周瑜行事處處牽製,也漸有提防之意。周瑜何等聰明,對孫權的小九九心知肚明,這其實也在周瑜心底造成了憤懣的心情。想我堂堂正正周公瑾,為江東開疆拓土,東拚西殺,屢立戰功,才換來如今的三足鼎立之局麵。而今卻被孫權無端猜忌,實在是心有不甘。這也就為周瑜後來的突然發病埋下了隱患。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
不過孫權雖然對周瑜有所猜疑,卻和周瑜之死沒有直接的關係。而在周瑜死後,孫權扶柩痛哭,並親自出殯發喪的表現來看,其實他還是很在意周瑜的,畢竟他是有勇有謀的江東第一儒將,為孫權的事業建功匪淺!
那麼周瑜最後為何突然之間暴死於前往江陵的路上,這裏麵究竟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呢?《三國誌· 龐統傳》記載了這樣一段話: 約戌時光景,瑜忽收到密函,閱畢,瑜暴怒撕之,後噴血兩口,不省人事!
龐統一直都是周瑜身邊的謀士,可以說是周瑜最信得過的人,而自從周瑜死後,龐統就離開了江東,投靠了三國裏最為弱小的蜀國,也可能龐統明白了周瑜的死因,於是心灰意冷,擔心再次步入其後塵,所以才保了劉備。可見龐統的話有一定的可信度。
前往江陵路上的周瑜接到一封密信後,忽然發怒,以至於吐血的程度,可見此信的內容深深激怒了周瑜,使得他一時間不能自控。那麼這封信裏究竟說了什麼,信是何人所送,卻因為被周瑜毀掉而無從得知。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
據後來歸順劉備的龐統一次和諸葛亮私密談話裏提及,龐統懷疑那封極信有可能是曹操寫給周瑜的,而內容大概和周瑜最親密的人----他的妻子小喬有關!
眾所周知,曹操對江東二喬一直心懷覬覦,這個人妻控雖然身邊有很多搶奪來的他人妻妾,卻還是對貌美如花的二喬念念不忘,杜牧有詩賦曰: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曹操在垂涎二喬的同時,又對周瑜心有餘悸,畢竟當年火燒赤壁之仇一直未報,所以無時無刻不想法設法置周瑜於死地。於是謀士許攸給曹操獻了一計-----離間計!在挑撥周瑜君臣關係的同時設法激怒他,即使孫權不中計殺掉周瑜,也必然會讓君臣關係大打折扣,同時也會誘使盛怒下的周瑜不能自控,引發出不可預料的後果。
結果周瑜看罷來信,上麵曹操對妻子小喬念念不忘還有侮辱性的語言終於激怒了他,暴怒之下誘發了箭傷複發,加之對孫權猜忌自己的壓抑還有旅途勞累,多種因素匯聚一起,這才使得周瑜吐血暴亡。
央視版《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和諸葛亮
所以說,周瑜之死和諸葛亮沒有關係,那隻是羅貫中為了美化孔明,而不惜醜化周瑜來做陪襯罷了。真實的周瑜之死,除了他自身的傷病外,還和孫權以及曹操有關,說白了,周瑜是必須要死的,隻有他死了,等於曹操報了赤壁之仇,而孫權的皇位也就坐得心安理得了!
曆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楊紅誌
最後更新:2017-11-08 21:12:16
上一篇:
周星馳和他,兩個都是喜劇之王,美中不足的是都無後
下一篇:
馬天宇在機場弄丟卡夾沒現金 厚臉皮找路人掃微信借錢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